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6篇
系统科学   63篇
丛书文集   14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4篇
综合类   20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61.
通过引进并计算无环向图上各节点的裕度以及路径的裕度得到性能指标与扰动参数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无环向图上关键路径扰动分析算法.  相似文献   
262.
本文阐述Delphic半群理论及其推广,再生现象和延迟再生现象半群结构的研究。  相似文献   
263.
通过极大极小代数的方法对串行生产线进行建模,并给出了Johnson算法的严格证明  相似文献   
264.
研究了2-D系统一般模型控制输入能量受限下的能达集问题.当该系统能达时,给出了其控制能量受限下能达集的表达式.利用线性矩阵不等式(LMI)给出了一个估计该能达集范围的方法,该方法在计算上是容易的.最后给出了一个示例.  相似文献   
265.
讨论了板模型中一类具广义边界条件各向同性、单能、非均匀介质的中子迁移算子的谱,证明了在右半平面中,该算子仅有有限个具有限代数重数的实离散本征性.  相似文献   
266.
JPEG2000的5/3离散小波变换FPGA硬件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内嵌延拓提升小波变换”(Combining the data-extension procedure into the lifting-based DWT core)快速算法的硬件结构,它无需额外的边界延拓过程。由于将其边界延拓过程内嵌于小波变换模块中,使该结构具有减少内存使用量,降低功耗,提高硬件利用率和运算速度的特点。这种改进结构经FPGA硬件仿真验证,适用于JPEG2000的5/3小波变换,当然也可用于其它各种实时图像压缩处理硬件系统。  相似文献   
267.
张永红  周焕芹 《河南科学》2009,27(3):312-315
信息隐藏技术作为一种常用的数据保密技术,通过将有价值的数据隐藏于其它数据中来实现对数据的保护.给出了一种基于快速傅立叶变换的快速图像隐藏算法.数值试验表明该方法的隐藏能力较大,并保证了很好的视觉质量,且算法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268.
基于离散曲率的二次误差度量网格简化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医学图像三维重建时产生大量的三角面片,极大地限制了三维重建的速度。提出了一种基于离散曲率的二次误差度量网格简化算法。在代价函数中引入顶点离散曲率,通过将代价函数作为顶点对的权值来控制顶点对合并次序,更好地保留了原模型的细节特征,同时修改模型特征点与特征线的权值,使得简化过程中原模型的特征点与特征线能够较好地保留。经实验对比与分析表明,该算法有效地提高了图像质量且能很好地保持原模型的图形特征。  相似文献   
269.
本文考虑二阶离散左定Sturm-Liouville (S-L)问题■的谱,这里[1,T]_Z={1,2,…,T},λ是谱参数,r(t)在[1,T]_Z上变号.本文得到了该问题特征值的存在性,交错性以及对应特征函数的振荡性.  相似文献   
270.
In this paper I inquire into Bogen and Woodward’s (1988) data/phenomena distinction, which in a similar way to Cartwright’s construal of the model of superconductivity (1995)—although in a different domain—argues for a ‘bottom-up’ construction of phenomena from data without the involvement of theory. I criticise Bogen and Woodward’s account by analysing their melting point of lead example in depth, which is usually cited in the literature to illustrate the data/phenomenon distinction. Yet, the main focus of this paper lies on Matthias Kaiser’s (1995) case study of the plate tectonic revolution, the most extensive case study that has been put forth to support the bottom-up construction of phenomena. On the basis of new historical evidence, which has been overlooked not only by Kaiser but also by the entire historical literature on the plate tectonic revolution, I demonstrate that phenomena are not constructed from the bottom-up but rather, admittedly counter-intuitively, from the top-dow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