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37篇 |
免费 | 108篇 |
国内免费 | 32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150篇 |
丛书文集 | 47篇 |
教育与普及 | 3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3篇 |
现状及发展 | 5篇 |
综合类 | 655篇 |
自然研究 | 14篇 |
出版年
2025年 | 6篇 |
2024年 | 7篇 |
2023年 | 6篇 |
2022年 | 8篇 |
2021年 | 5篇 |
2020年 | 12篇 |
2019年 | 5篇 |
2017年 | 15篇 |
2016年 | 17篇 |
2015年 | 10篇 |
2014年 | 31篇 |
2013年 | 24篇 |
2012年 | 47篇 |
2011年 | 29篇 |
2010年 | 37篇 |
2009年 | 36篇 |
2008年 | 42篇 |
2007年 | 38篇 |
2006年 | 39篇 |
2005年 | 28篇 |
2004年 | 40篇 |
2003年 | 41篇 |
2002年 | 35篇 |
2001年 | 22篇 |
2000年 | 15篇 |
1999年 | 28篇 |
1998年 | 29篇 |
1997年 | 23篇 |
1996年 | 31篇 |
1995年 | 22篇 |
1994年 | 29篇 |
1993年 | 17篇 |
1992年 | 20篇 |
1991年 | 16篇 |
1990年 | 13篇 |
1989年 | 17篇 |
1988年 | 12篇 |
1987年 | 12篇 |
1986年 | 8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讨论离散型输入输出数学模型的建立及在定期存款问题,溶液的混合、树群株数的增长和经济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3.
以沪铝期货市场为研究对象,针对金融市场的有偏性、尖峰厚尾性,结合条件极值理论与SKST分布刻画金融市场的极端风险,同时运用滚动时间窗口方法对不同波动率模型进行样本外动态VaR预测。鉴于传统的回测检验无法有效判断不同波动率模型风险测度效果的优劣性,本文引进一种新的风险检验方法——MRC-SPA检验,实证结果显示EVT有效提高了GARCH模型的样本外动态VaR预测精度,其中GARCH-SKST-EVT-POT模型以较小的市场风险资本实现风险规避,预测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4.
多集散点VRP客户需求扰动的恢复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客户既有需求(配送)又有供应(集货)的车辆路径问题(MDVRPPD)的客户需求变动而导致物流配送计划无法实现的问题,运用干扰管理的思想,从物流服务商满意度和客户满意度两个方面衡量物流配送系统的扰动程度。以最小化客户不满意度、配送成本和路径偏离程度为目标,构建干扰恢复模型。设计了求解该模型的克隆免疫算法。最后,通过仿真研究,将干扰管理优化结果与原方案重新调度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干扰恢复模型和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一种逐步优化灰导数背景值的GM(1,1)建模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证明了离散齐次指数函数经一次累加生成后为离散非齐次指数.进而在GM(1,1)以均值生成作为灰导数背影值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一种逐步优化灰导数背景值的方法,提高了建模精度,特别对于绝对灰度为0(或很小)的具有齐次灰指数律的数据,应用该方法可以得到十分理想的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6.
唐五湘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4,14(12):34-39
可靠性分配是把系统要求的可靠性指标分配给分系统、部件、元件的过程。可靠性分配本质上是一个工程问题, 需要考虑的因素都是一些不定因素(尤其是在系统的设计早期阶段), 很难用确切的数学语言来描述。即在系统的可靠性方面, 我们所获得的各分系统、各部件的有关信息是不完全、不甚确切的。也就是说, 这些信息是“灰色”的。本文首先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对各分系统进行综合评估, 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可靠性分配。我们把这种方法称为系统可靠性指标的灰色评估分配法。该方法可以把许估者的分散信息归纳成确切的评估值, 较好地解决了在研制的早期阶段, 由于对系统的认识不足而带来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8.
供应链中二级分销网络优化设计的随机规划模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给出供应链中二级分销网络优化设计的机会约束规划模型。模型中将各个分销中心的需求量和各工厂的生产能力设为随机参数,并进一步讨论如何将模型中的机会约束转化为确定性等价类问题。 相似文献
9.
张象林 《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10,26(5):20-23
通过引入新的附加矩阵对Lyapunov函数的差分进行处理,给出离散全状态饱和系统和离散部分状态饱和系统在原点大范围渐近稳定的充分条件,并将此条件与已有结论进行分析对比,证明了所得条件具有较小的保守性,最后利用数值算例验证了结论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通过2000~2006年对黑龙江省两栖爬行动物的种类及分布情况进行实地深入调查,并结合黑龙江省两栖爬行动物研究的历史资料及现代有关成果,从经纬度、年平均温度、年平均降水量、海拔、生境、垂直分布等生态因子对黑龙江省两栖爬行动物的物种分布格局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黑龙江省两栖爬行动物的物种总数与海拔、纬度成负相关关系;而与年平均温度、年平均降水量成正相关关系;在经度E128°~E130°之间物种数较多,其他地区则较少;灌丛、阔叶林等为黑龙江省两栖爬行动物适栖生境.在平原、丘陵低山灌丛、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分布着全省所有的物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