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22篇
  免费   269篇
  国内免费   615篇
系统科学   244篇
丛书文集   399篇
教育与普及   40篇
理论与方法论   5篇
现状及发展   25篇
综合类   7593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67篇
  2021年   117篇
  2020年   89篇
  2019年   103篇
  2018年   105篇
  2017年   125篇
  2016年   116篇
  2015年   180篇
  2014年   310篇
  2013年   243篇
  2012年   398篇
  2011年   417篇
  2010年   323篇
  2009年   414篇
  2008年   413篇
  2007年   514篇
  2006年   429篇
  2005年   386篇
  2004年   390篇
  2003年   322篇
  2002年   322篇
  2001年   259篇
  2000年   284篇
  1999年   240篇
  1998年   185篇
  1997年   183篇
  1996年   148篇
  1995年   177篇
  1994年   160篇
  1993年   172篇
  1992年   149篇
  1991年   145篇
  1990年   116篇
  1989年   110篇
  1988年   87篇
  1987年   36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设Ω是RN中具有光滑边界的有界域,本文讨论泛函的欧拉方程在边界条件下多解的存在性。这里若I(u)不是偶泛函,在给定的条件下,我们可以利用偶泛函的扰动理论证明I(u)的欧拉方程Dirichlet问题的无穷多个解的存在性。  相似文献   
992.
Altman定理的推广与改进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该文用拓扑度理论推广了Altman关于全连续算子的一个不动点定理,建立了一个推广定理,由此定理将Altman定理中全连续算子A的条件|Ax-x|^≥|Ax|^*-|x|由a=2改进进为a〉1。  相似文献   
993.
考虑非线性时滞差分方程xn 1-xnexp[rn(1-xn-k)](n=0,1,2,…),x-k+,x-1≥0,xo>0其中{rn}是非负实数列,k是正整数,本文获得了方程的每个正解关于正平衡点振动的充分条件,本结果改进了有关的结论。  相似文献   
994.
设 (Mr,T)是 1个在 r维闭光滑流形 Mr 上的不平凡光滑对合 ,它的不动点集为 F,给出了F =∪mi=1 H Pi(n) (4 n 相似文献   
995.
本文研究一类应用于反应时测试的随机数学模型——双向Poission点过程及其拓广。首先考察双向Poission点过程及其点间间距的统计特性,并拓广之为齐次双向点过程;最后讨论这一模型在反应时测试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96.
本文获得 Lennard-Jones 气体的第二维里系数 B_2(T)的用抛物柱函数的严格表示。给出B_2(T)的高、低温下渐近行为、数值计算、标度律、Boyle 点数的论证以及与其他结果的比较.对 Balescu 的某些结论作了一些讨论。  相似文献   
997.
本文进一步研究平面n次系统奇点的性质,证明了n次系统的m重奇点是由m个初等奇点汇合而成的。讨论了有限远奇点与无限远奇点的关系。  相似文献   
998.
本文建立了一个关于映象族的公共不动点定理,该结果推广了 Iseki 的一个定理,并在稍强的条件下大大加强了 S.A.Husain 和 V.M.Sehgal 的一个定理,从而推广了另外几位作者的一些结果。  相似文献   
999.
通过分析钻柱的应力和应变状态,对钻柱的中性点和零轴向力点给出了新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并阐述了稳定力和屈曲力(通称为虚轴向力)的概念。导出了处在垂直井眼中的复合钻柱的有关计算公式。文中还与原有的研究结论进行了对比分析,并提出了不同意见。本文以钻柱为研究对象,所得的结果可以推广应用到套管柱及油管柱上。  相似文献   
1000.
叶俊峰 《开封大学学报》2005,19(2):61-64,82
作为英国意识流小说的杰出代表,弗吉尼亚*伍尔夫一直致力于小说的改革和创新,主张通过表现人的意识流动来构建主观"内在的真实".在其早期的短篇小说<墙上的斑点>中,作者纯粹从个人心理反应的叙述角度,运用内心独白、自由联想、蒙太奇、诗化语言等写作技巧,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对社会造成的巨大创伤,表现了人们压抑、苦闷、空虚和绝望的心情.<墙上的斑点>堪称现代主义与意识流创作的经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