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丛书文集   1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现状及发展   7篇
综合类   67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1.
白花丹参是一种珍稀的中药材, 含有多种微量元素, 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 本文针对白花丹参进行了多项实验, 采用MTT法检测白花丹参浸出液对INS-1细胞的凋亡的抑制作用, 并且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研究白花丹参对血糖和胰岛素释放的影响, 取实验大鼠的胰岛做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 观察白花丹参抑制胰岛B细胞凋亡的效果和胰岛组织中抑制凋亡的Bcl-2蛋白和促进凋亡的Bax蛋白的分布. 实验结果证明, 白花丹参能促进Bcl-2蛋白的产生, 削弱Bax蛋白促进凋亡的能力, 抑制了胰岛B细胞的凋亡, 从而使胰岛素的释放增加, 最终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 本文的研究对开发治疗糖尿病的辅助药物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诺和锐30与诺和灵30R在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64例口服降糖药物血糖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诺和锐30(A组)和诺和灵30R(B组)治疗4周,以空腹血糖(FBG)控制在6~7mmol/L、餐后2h血糖(PPBG)控制在7~10mmol/L为达标.4周结束时两组均行72h动态血糖监测.结果:(1)24h血糖最低值(分布):血糖〈5.0mmol/L,A组95%发生于0~3Am;B组80%发生于0~3Am,13%发生于午餐前.(2)24h血糖最高值(分布时段):血糖〉10.0mmol/L,A组100%分布于午餐后;B组47%分布于午餐后,35%分布于早餐后,18%分布于晚餐后.两组血糖最高值及两组血糖〉10.0mmol/L分布于午餐后的百分比两组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低血糖.72h动态血糖监测A组有4人共发生5次低血糖,B组有9人共发生14次低血糖.结论:(1)口服降糖药物继发失效的T2DM患者应用诺和锐30和诺和灵30R可较理想控制全天血糖.(2)动态血糖监测显示血糖漂移情况:A组漂移幅度比B组小;(3)A组早、晚餐后血糖控制优于B组,午餐后血糖稍差于B组.(4)A组发生低血糖事件明显少于B组.  相似文献   
13.
桑白皮水-醇提取物对糖尿病模型大鼠血糖和血脂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桑白皮水 醇提取物对糖尿病大鼠血糖和血脂的影响。方法 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以 2g d桑白皮醇提取液予以灌胃 ,观察 30d ,测定各组血糖、血脂水平。结果 实验组血糖由 ( 2 0 4± 0 6 )mmol/L下降至 ( 12 0±0 7)mmol/L ,有显著性意义 (t=2 35 ,P <0 0 5 ) ,但实验组血脂给药前、后无显著性差异 (t=0 83,P >0 0 5 ) ;结论 桑白皮水 醇提取物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具有降血糖作用 ,但对血脂无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生理剂量的睾酮能否改善老年雄性糖尿病大鼠的糖代谢。方法用6~7月龄雄性SD大鼠给小剂量的四氧嘧啶,72 h后筛选空腹血糖高和2 h糖耐量异常的动物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给药组,给药组每周两次给丙酸睾酮2 mg/kg,35 d后测空腹血糖、血脂和糖耐量。结果给药组空腹血糖显著低于对照组;糖耐量试验在30、60和120 min血糖均比对照低;给药组甘油三脂比对照组明显降低,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两组没有区别。结论睾酮能降低老年雄性糖尿病大鼠的空腹血糖和改善糖耐量。  相似文献   
15.
采用实验法通过12次测试获得受试者最大摄氧量,空腹及三餐后不同时间点血糖,不同强度、运动时间、起始时间运动后及次日晨的血糖,并对比不同运动方案的降糖效果.研究发现,该患者最大摄氧量绝对值为2.42 L/min,相对值为44.78 ml/kg/min,有氧能力较强;早、中、晚餐后血糖峰值出现时间均为餐后90min,且午餐后明显高于早、晚餐;餐后进行15min以内运动,中等强度血糖下降幅度大于低强度、较大强度;餐后进行30min运动,低强度降糖效果虽好于中等、较大强度,但运动停止后血糖反弹幅度较大,不适合该患者;餐后相同时间点(午餐后60min)进行中等强度运动30min效果好于15、45min,好于低强度30、60min;峰值前30min开始运动,运动前后血糖下降幅度大于峰值前15、45、60min.所以,该患者餐后(午餐后)60-75min开始,进行时间为15-30min、心率控制在143-147次/分中等强度跑台上的有氧运动为宜.  相似文献   
16.
Summary The platelet membrane insulin receptors of healthy and non-insulin dependent (type 2) diabetic patients were studied. Receptor number and affinity proved to be decreased in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he changes in platelet insulin receptor characteristics are in good correlation with the alterations reported in other tissues or cells. The possible role of these phenomena in the pathogenesis of disturbed platelet function in diabetics needs further investigation.  相似文献   
17.
Summary Alfa-ketoaldehyde dehydrogenase, which was extracted and purified from human livers, may act on carbonyl compounds, such as 3-deoxyglucosone, and be involved in the control of glycation (Maillard reaction) in the body.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和方法.方法:将14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给与常规健康教育,实验组实施健康教育路径,对比两组患者出院前的效果.结果:经健康教育路径护理组在糖尿病知识水平及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上都优于对照组.结论:健康教育路径很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糖尿病动脉硬化的诊断意义,比较颈部动脉斑块好发部位的差异,分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58例糖尿病患者及41例非糖尿病患者进行检查,观察颈部动脉分叉处斑块形成情况,分析收缩压及糖化血红蛋白对斑块的影响。结果:糖尿病组颈部动脉斑块的发生率明显大于正常组,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年龄及与收缩压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正常对照组无名动脉分叉处粥样硬化斑块发生比例较糖尿病组高,二者差异显著(P<0.05)。左侧颈总动脉分叉处、右侧颈总动脉分叉处及无名动脉分叉处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并随年龄及收缩压的增加而加重。无名动脉分叉处与颈总动脉分叉处同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好发部位。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消渴病的辩证分型、施治用药 ,对近年来这一病症的进展情况作一研究分析 ,结果表明 ,气阴两虚、痰浊内阻及瘀血内停为临床常见症型 ,并将益气养阴、祛痰利湿和活血化瘀有机相伍 ,为临床选方用药治疗消渴病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