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6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41篇
系统科学   7篇
丛书文集   63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研究方法   1篇
综合类   1260篇
  2020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81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79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58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测定草珊瑚中硒含量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研究用萃取,荧光法、萃取-光度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分别测定草珊瑚中硒的含量。三种方法的测定结果较相近,均有较好的准确性和精密,方法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22.
 研究了用3,5-二溴-2-吡啶偶氮重氮氨基偶氮苯(3,5-DB-PDAB)固相萃取光度法测定镉(Ⅱ).在pH=10的硼砂-氢氧化钠缓冲介质中,TritonX-100存在下,3,5-DB-PDAB与镉(Ⅱ)反应生成2:1稳定配合物,体系最大吸收波长为530 nm,摩尔吸光系数ε=1.62×105L/(mol·cm),环境水样中的镉(Ⅱ)用强阴离子交换固相萃取柱固相萃取预分离和富集后用该方法测定,方法简单,准确度高,回收率96%~10%,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5%.  相似文献   
23.
二溴硝基偶氮胂褪色光度法测定微量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Ce(Ⅳ )对二溴硝基偶氮胂有褪色作用 ,研究了分光光度法测定铈 .实验表明 ,在硫酸介质中 ,有色溶液的最大吸收波长为 5 30nm ,方法的线性范围为 0~ 8.5 μg mL ,检出限为 1 .66× 1 0 -6μg mL .该方法用于人发样中铈的测定 ,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24.
研究了在pH =12 .5的NaOH介质中 ,3价铁与 2价钴分别与EDTA及H2 O2 形成的三元络合物的性质 ,利用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对微量铁和钴进行了同时测定 .钴和铁测定的线性范围分别是 4~ 3 6μg·mL- 1 和 2~3 8μg·mL- 1 .检测线分别为 3 .5 6μg·mL- 1 和 2 μg·mL- 1 ,本方法用于合成水样中 2离子的测定 ,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25.
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的实验条件研究   总被引:55,自引:0,他引:55  
通过对NaNO2-Al(NO3)3-NaOH体系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实验步骤的详细研究,指出了该方法中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总结出一种快速的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26.
二苯基碳酰二肼光度法测定镀锌层中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二苯基碳酰二肼与微量铬的显色反应,在硫酸介质中铬与二苯基碳酰二肼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紫红色络合物,在波长为550nm处测其吸光度。当铬含量在0-25μg/50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此法应用于铁片镀锌层中微量铬的测定获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27.
在pH1.4~2.4的NaAc HCl酸性缓冲介质中,药物雷洛昔芬与依文思蓝作用,形成离子缔合物,在280nm处产生强吸收。在此波长处吸光度A与雷洛昔芬浓度在0~2.3×10-5mol·L-1范围内,遵守比耳定律。建立了测定雷洛昔芬的分光光度法,测得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280达1.84×104L·mol-1·cm-1。该方法操作简便快捷,灵敏度较高,体系稳定。用于合成样中雷洛昔芬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28.
在pH1 7~2 8的弱酸性介质中,二甲苯蓝FF与牛血清蛋白、人血清蛋白、卵白蛋白、α 糜蛋白酶等作用形成结合产物时将导致吸收光谱发生变化,在390nm处产生明显的褪色作用,而在560nm附近吸光度增强,其ΔA值均与蛋白浓度成正比,根据蛋白质的不同分别在0~60mg/L或0~80mg/L范围内符合Beer定律,不同蛋白质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在2 8×105至1 3×106之间.据此,建立了一种测定蛋白质的双波长叠加分析法.该法应用于血清蛋白样品中总蛋白质的质量分析,回收率在98 7%~102 9%范围内.  相似文献   
29.
在Triton X-100存在下,研究了4,4’-二偶氮苯重氮氨基苯(BABAB)与铜的显色反应.在pH=10.0~11.5的Na284O7-NaOH缓冲溶液中,试剂与铜(Ⅱ)形成2:1型深红色配合物,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达1.23×105L·mol-1·cm-1.Cu2+的浓度在0~400μg·L-1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  相似文献   
30.
催化氯酸钾氧化灿烂绿褪色光度法同时测定痕量铜和铝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加热和KHC6H4(COO)2-NaOH (PH=5.00)缓冲溶液存在下,铜、铝催化氯酸钾氧化灿烂绿的褪色反应,建立了催化光度同时测定痕量铜和铝的新方法。本法测定铜、铝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4~0.40μg/L和0.40~2.0μg/L;检出限分别为3.6×10-12g/mL和1.2×10-11g/mL。方法简便、准确,并用于实际样品的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