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6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41篇
系统科学   7篇
丛书文集   63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研究方法   1篇
综合类   1260篇
  2020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81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79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58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测定氨氮时浓度及时间对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对不同浓度的氨氮标准溶液在各显色时间下的吸光值进行了分析,以了解实验随浓度、时间的变化情况,掌握达到最大显色所需的时间。从而指导实际的检测工作。  相似文献   
12.
完成了用分光光度数据确定二元质子酸碱重叠离解常数的程序设计,可快速、准确测定 pK_1和 pK_2,并给出模拟反算的离差及标准误差.程序用 TurboPascal(V5.0)编制.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在溴化十六烷基吡啶存在下,以邻菲啉为活化剂,铁催化抗坏血酸还原对羟基苯基重氮氨基偶氯苯的褪色反应及其动力学条件,探讨了反应机理,建立了高选择性测定痕量铁的新方法.本法检出限为95×10-11g/ml.线性范围为0-10μg/25ml.用于发样、食品样中痕量铁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
应用三层ANN_BP网络解析苯和甲苯的吸收光谱 ,不经分离 ,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苯和甲苯 .使用改进的BP算法 ,避免了神经网络学习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麻痹现象 ,提出了目标向量的简单变换方法及便于网络参数选择的收敛评价函数 .实验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同时表明 ,苯在 0 - 72 0mg/L和甲苯在 0 - 84 0mg/L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  相似文献   
15.
建立了与组合数有关的新不等式:设n(n≥2)为自然数,λ>0,则对k(k=1,2,…,n)满足n≥k λ-2,且x∈(0,1/(n 1))时,有Ckn-1(1/x-λ)(n/(1-x)-λ)k-1 Ckn(n/(1-x)-λ)k≥Ckn 1(n 1-λ)k.  相似文献   
16.
涂楚桥  梁宏  王光辉 《广西科学》1998,5(4):285-287,303
以5,6-二溴-2,3-二氰基氢醌为底物,在pH值4.50条件下,用分光光度法考察了Cl-、NO-3和SO2-4离子对漆酶催化活性的影响。发现Cl-、NO-3和SO2-4离子对漆酶的催化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最大抑制率分别可达75%、31.4%和17.1%。动力学研究表明,Cl-、NO-3和SO2-4离子的抑制作用是瞬时完成的,属于竞争性抑制过程,是通过与底物分子竞争漆酶分子中的Ⅱ型铜(Ⅱ)部位实现的。经测定,Cl-和NO-3离子与漆酶所形成的复合物其解离常数分别为1.12×10-4mol·dm-3和1.78×10-3mol·dm-3。  相似文献   
17.
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痕量正磷酸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一定酸度条件下,甲基绿与磷钼杂多酸在水相所形成的离子缔和物于665nm处有一最大吸收峰,而试剂空白的最大吸收在630nm左右。  相似文献   
18.
有关元素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分析方案设计系统及其知识库、推理机制的讨论表明,该系统设计的方案对元素的定量分析提供了显色体系、测量参数、消除干扰的方法等信息。对实际试样的检验表明该系统提供的方案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9.
用密封微波溶样导数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奶粉中的锌和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密封微波溶样技术对样品奶粉进行了预处理,用导数火焰原子吸收法对其中所含的微量元素锌和铁进行了测定,结果分别为30.84和0.2379mg·L-1。与常规样品消化方法相比较,微波样品处理技术具有方便快捷、污染少、消化完全等特点,而导数测量装置与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连接使测定的灵敏度锌和铁分别提高了18倍和10倍;检出限分别降低了10倍和23倍;并获得了良好的精密度。  相似文献   
20.
流动注射-导数-火焰原子吸收分析技术原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计算机处理流动注射-火焰原子吸收信号数据,建立了流动注射-火焰原子吸收的动力学模型,进而推导出流动注射-导数-火焰原子吸收信号的动力学方程,提出了导数吸收值与质量浓度之间的定量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