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系统科学   4篇
丛书文集   12篇
综合类   5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41.
对微型构造的定义、类型及形成机制作了简要论述。微构造对油水的分布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油层内的倾斜和起伏会引起油水的重新分异,其结果是正向微型构造区内形成剩余油富集区,斜面次之;负向微型构造区形成高含水区。在井网调整部署时应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42.
以改性聚丙烯酰胺为主要原料,配以交联剂和稳定剂,制得选择性堵水剂DQ-2.优选出选择性堵水剂DQ-2的最佳配方:0.6%改性聚丙烯酰胺+0.6%交联剂+0.03%稳定剂.采用瓶试法成胶实验和岩心流动实验评价了DQ-2体系的各项性能.实验结果表明:DQ-2堵水剂耐温30~70℃;抗矿化度性能良好,对K+和Na+的容忍度可以达到10 000 mg/kg,对Ca2+和Mg2+的容忍度可以达到5 000 mg/kg;对不同渗透率的岩心,堵水率达到90%,突破压力梯度大于10 MPa/m,堵油率小于30%,突破压力梯度低于1 MPa/m,具有较好的油水选择性.DQ-2体系的这些性能指标均达到了长庆油田现场应用的要求,实现了对水淹油井的有效治理,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3.
环渤海及京津地区油田地热能利用的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中国学者对地热能发电潜力关注不够的问题,选取华北油田某采油区块进行地热发电可行性研究,从地质条件上分析其地热能资源的潜力,从技术上探讨其使用螺杆膨胀发电机组发电的原理,从经济上计算其经济环境效益。研究结果表明:方案中的合理装机数量为2台发电机,当年增加的收益即能覆盖前期的所有成本,10 a期地热利用总收入为3.892亿元,因此本项目的可行性充分;渤海湾盆地各油田目前共有上万口特高含水率(含水率大于95%)油井在采油,照此利用地热能,地热发电将成为各油田极具发展前途的新能源产业。  相似文献   
144.
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溶洞型储集体识别及定量表征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采用井震联合、动静结合手段,识别出塔河奥陶系碳酸盐岩溶洞型储集体21个缝洞单元,并根据缝洞单元储量规模和天然能量进行分类评价;整合井震资料,采用协同序贯指示模拟方法,建立塔河油田溶洞储集体的三维展布模型。结果表明:溶洞型储集体是塔河油田最主要的储集类型,钻录井过程中出现严重井漏、放空和钻时降至极低是识别大型溶洞的重要标志;"串珠状反射+波阻抗高异常"为溶洞型储集体的典型地震响应特征,据此可以定性预测井间溶洞展布;融合反射能量体和高精度相干体能定量预测井间溶洞展布。  相似文献   
145.
对双河油田 1 - 3层系储层河控扇三角洲沉积微相进行了细分研究。研究区可分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砂坝、前缘席状砂、远砂坝、前扇三角洲泥共五种沉积微相 ,不同的微相见于不同钻井中的不同流动单元中。研究区可作为储层的砂体主要为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河口坝砂体、前缘席状砂砂体及远砂坝砂体。不同类型的砂体由于其形成环境不同 ,其物性和分布有较大差异。沉积微相明显地控制着储层的物性和平面展布。从整个层系看前缘席状砂微相始终控制着剩余油储量 ,应作为挖潜的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146.
安塞油田杏河区长6油层组沉积微相研究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目的通过沉积微相研究,为精细油藏描述中“相控建模”和后期数值模拟提供坚实的地质依据。方法运用地质、地球物理(测井)等方法,对安塞杏河区长6油层沉积体系进行了分析。结果首次建立了该区长6沉积相模式,细分出沉积微相,并阐述了各小层沉积微相的时空展布特征;分析了长6油层油水运动规律及其与沉积微相之间的关系,提出了相应的开发调整方案。结论该区为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包括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河道侧翼、分流间湾、水下天然堤和前缘席状砂等6种沉积微相,而且沉积微相与油水运动规律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因果联系。  相似文献   
147.
薄互层油储是近年来国内外石油工业勘探开发研究的热点。而对薄互层砂体地质规律的识别是快速有效地进行储层预测的关键,因此,砂体地质规律及其地质模型的建立与分析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文章以大庆齐家南—古龙北地区葡萄花油层为例,详细阐述了薄互层砂体地质模型建立的方法和原则,并首次利用该模型对该区葡萄花油层砂体厚度及其展布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48.
镇—泾油田存在油水同层、水层分布丰富、底水活跃、原油伴生气等特点,水泥浆在凝固期间容易受地层流体的侵蚀、冲刷、污染,从而影响水泥浆的水化反应和强度发展,导致水泥浆容易发生油气水窜,影响水泥环的胶结质量。通过分析,研究出适合本工区的水泥浆体系和固井工艺技术措施,解决了镇—泾油田油气水窜的问题。优质率由28%提高到88.23%,提高60.23%。合格率由76%提高到100%,提高24%。  相似文献   
149.
板桥油田板二油组扇三角洲沉积与油气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黄骅拗陷板桥油田板二油组扇三角洲沉积的古沉积背景和沉积特征的研究,将扇三角洲前缘亚相划分为水下分流河道、水下河道间和席状砂微相。认为其中的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厚度大,分布范围广,物性好,是区内重要的储集层。  相似文献   
150.
针对新街油田台7断块泰一段二砂层组厚油层内非均质性严重、产能不均匀等问题,对其进行了精细的地质研究.综合利用岩心、测井资料,结合沉积微相分布,对比厚油层的砂体剖面和岩电特征,认为厚油层内主要为泥质夹层和物性夹层,建立了夹层的电性、物性识别标准,以夹层空间分布面积为标准找到1个稳定夹层,依据该稳定夹层将厚油层进一步细分为2个单层,将厚油层的非均质性降低到一个相对均质的单元,并总结了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细分对比模式和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