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90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234篇
系统科学   27篇
丛书文集   116篇
教育与普及   703篇
理论与方法论   71篇
现状及发展   17篇
综合类   275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164篇
  2013年   119篇
  2012年   134篇
  2011年   140篇
  2010年   159篇
  2009年   195篇
  2008年   186篇
  2007年   182篇
  2006年   188篇
  2005年   215篇
  2004年   218篇
  2003年   244篇
  2002年   177篇
  2001年   171篇
  2000年   170篇
  1999年   124篇
  1998年   97篇
  1997年   71篇
  1996年   66篇
  1995年   69篇
  1994年   70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61.
龚静 《世界科学》2000,(7):43-44
曾经看到过一则笑话,说是从前有个和尚出门去,带着雨伞和包袱,师傅叮嘱和尚路上小心,千万别将东西和自己走丢了。和尚一路行一路念叨,突然遭遇大风大雨,和尚猛扑一跤,爬起来,一看雨伞包袱在不远处,自己呢?和尚一惊,大呼:我呢?我呢?路人皆笑:你不就是吗?和尚一摸光头:阿弥陀佛,还好,还好,“我”也没丢。 和尚的可笑,深味之下也很有理,我们是不是真的就从未丢失过自己?是否一直牢牢地把握着自己呢? 也许,如和尚般摸到自己的躯体,还不足以确定的。 “我”关乎到躯体──生命,关乎到灵魂,关乎到自我、超我、本我。…  相似文献   
862.
据美国媒体、英国《观察家报》近目报道,纳粹元首阿道夫·希特勒1945年4月30日在柏林地堡内饮弹自杀,长期以来一直是希特勒死亡原因的官方说法。虽然一些历史学家对希特勒死于饮弹自杀表示了怀疑,但前苏情报机构一直保存着一块带有子弹孔的“希特勒头骨”碎片,证明希特勒的确是自杀身亡。可是令人做梦也没想到的是。  相似文献   
863.
观察病毒的装配几十年来 ,科学家们一直把噬菌体作为模拟感染人类病毒的材料。然而 ,对于噬菌体如何制造更多的噬菌体 ,迄今仍神秘莫测。现在 ,加利福尼亚大学(UC)的生物物理学家们第一次捕捉到了正在进行自我装配的噬菌体。他们利用微球和激光技术 ,观察了病毒是如何把自身的基因组装填入蛋白质外壳 ,以及它们是如何与其DNA展开激烈的争夺战的。结果显示 ,担负DNA包装任务的显微曲柄 ,是迄今所测到的最有力的分子发动机。一位研究噬菌体的生物学家D·安德森 (D .An derson)说 :“长期以来 ,我们总是结合应用生物化学和遗…  相似文献   
864.
中国乳业的“9·11”使世人谈“奶”色变,“奶”水有毒,正成为全国乃至世界人民的恐惧和梦魇。温家宝总理在纽约联大会上就国内正在发生的婴幼儿“毒奶粉”事件深表痛心。他甚至向全球企业界发出呐喊:一个企业家身上应该流着道德的血液,只有把看得见的企业技术、产品和管理,以及背后引导他们并受他们影响的理念、道德和责任,两者加在一起才能构成经济和企业的DNA。  相似文献   
865.
契丹今何在     
爱读武侠小说的读者,对“契丹”二字一定不会感到陌生。建立过219年辽王朝的契丹民族曾经是一个非常显赫的民族,但他们自明朝队来突然在历史记载中消失了。契丹人到哪里去了呢?2001年7月中旬,我国众多媒体纷纷播发了一条消息──科学家终于破解了契丹失踪之谜。  相似文献   
866.
目的针对医学院校生物化学课所开设的脱氧核糖核酸DNA的提取与成分鉴定原实验方法中,学生实验结果不太理想而进行实验改进。方法采用不同氯化钠浓度比差别法来抽提DNA蛋白;用SDS处理后再用氯仿-异戊醇抽提除去蛋白质,加入乙醇脱水析出DNA。用化学显色法作DNA成分鉴定。结果实验经过改进后效果理想,实验结果观察现象明显,学生实验成功率提高,实验成本降低。  相似文献   
867.
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环形DNA分子的新型计算模型.该模型的核心构成包括环形DNA分子,链霉亲和素包被的磁珠及环化酶.通过应用该模型解决了一个5个顶点的最大团问题,证明了该模型的可行性.在整个计算过程中,真解的搜索是借助于磁珠和环化酶,DNA分子结构在线性和环形之间相互转化.环形DNA分子的应用极大地减少了计算所需的时间和空间,算法的时间和空间复杂度均为O(n+m).对于解决一个n个节点的最大团问题,这种算法和枚举型算法相比,在搜索过程中所需试管数较少,只需n+1个试管,而利用枚举型算法则需要2n个试管.另外,文中构建的非枚举型初始解空间大大提高了DNA计算机的存储和计算能力.在将来,这种新型的DNA计算模型或许会成为一种解决某些NP完全问题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868.
For about three decades, DNA-based nanotechnology has been undergoing development as an assembly method for nanostructured materials. The DNA origami method pioneered by Rothemund paved the way for the formation of 3D structures using DNA self assembly. The origami approach uses a long scaffold strand as the input for the self assembly of a few hundred staple strands into desired shapes. Herein, we present a 3D origami "roller" (75 nm in length) designed using caDNAno software. This has the potential to be used as a template to assemble nanoparticles into different pre-defined shapes. The "roller" was characterized with agarose gel electrophoresis, atomic force microscopy (AFM) 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  相似文献   
869.
合成了一个镍-多吡啶配合物[Ni(dmbpy)3](H2O)(ClO4)2(dmbpy=4,4’-二甲基2,2’-联吡啶),并通过室温挥发法培养了该配合物的单晶.单晶X-衍射结果表明,该配合物属三斜晶系,P-1空间群,主要晶体学参数为:a=11.192(13),b=14.444(18),c=14.468(18),α=84.86(2)°,β=76.691(19)°,γ=68.24(2)°,V=2114(4)3,Z=2.配合物分子由1个单核镍阳离子单元[Ni(dmbpy)3]2+、2个高氯酸根阴离子和1个水分子组成,配合物中镍原子的配位环境为六配位的八面体构型,3个dmbpy分子以双齿形式和1个镍原子配位.通过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了该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CT-DN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该配合物与CT-DNA之间存在静电和插入两种作用模式.  相似文献   
870.
一种从琼脂糖凝胶中回收高温链霉菌DNA的有效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低速离心法结合亚精胺特异沉淀DNA的方法,从琼脂糖凝胶中回收到浓度较高的高温链霉菌Sau3AI部分酶切总DNA,回收率大小于30%,节省了使用酶量,提高了DNA的纯度,且易操作,有广泛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