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69篇
  免费   82篇
  国内免费   267篇
系统科学   56篇
丛书文集   128篇
教育与普及   703篇
理论与方法论   89篇
现状及发展   21篇
综合类   322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197篇
  2013年   134篇
  2012年   162篇
  2011年   168篇
  2010年   194篇
  2009年   219篇
  2008年   223篇
  2007年   224篇
  2006年   220篇
  2005年   244篇
  2004年   246篇
  2003年   259篇
  2002年   200篇
  2001年   196篇
  2000年   186篇
  1999年   133篇
  1998年   107篇
  1997年   79篇
  1996年   70篇
  1995年   77篇
  1994年   76篇
  1993年   55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91.
针对全错位排列这类NP完全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DNA自组装的全错位排列问题计算模型。该模型利用了DNA分子间的自组装能力,在具体操作时只用到凝胶电泳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实验误差。  相似文献   
192.
著作权的发展始终伴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发生着改变进行着相应的调整,合理使用制度作为保护作者和其他著作权人利益与促进信息广泛传播的利益平衡机制,随着网络技术应用的不断深入和普及,合理使用制度面临网络技术的考验,网络作品对合理使用的挑战和网络技术与合理使用之间的关系对合理使用制度提出了新的要求,合理使用制度必须与技术手段一道发挥作用,对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进行再平衡.  相似文献   
193.
以灌胃腺嘌呤诱导的慢性肾功能衰竭Wistar大鼠为实验材料,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了大鼠血清Hcy浓度的变化;应用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methylation-sensitive amplification polymorphism,MSAP)技术,检测了慢性肾衰大鼠肾皮质基因组DNA甲基化程度的变化,并对M...  相似文献   
194.
本文介绍了DNA序列的一种非退化的2D图形表示,基于图论距离方法将该图形表示转化成了相应的矩阵表示并讨论了它们的数字特征,以便人们对DNA序列作进一步的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95.
浅谈DNA鉴定在法庭科学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DNA多态现象和分析技术的应用研究结果显示,DNA多态性的本质就是由于进化过程中各种原因引起的染色体DNA中核苷酸排列顺序发生改变,产生DNA序列在个体内差异,并在个体保持终生不变。DNA分析也有潜在出错的可能,本文介绍了目前的研究情况、应用前景及亟待解决的标准化问题,并将其归纳为自动化、新标记、标准化等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6.
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消费社会的特征越来越明显,“仿像文化”的盛行就是最主要表现。大量的仿像文化在重塑现实的同时,也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仿像”的大量出现,是我们从传统走向现代进程中必然出现的现象。而如何守卫审美传统,减小影像、仿像对它的冲击,以及如何整合现代仿像的审美现象,是我们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7.
郭盛华 《科技资讯》2012,(18):247-247
随着DNA条形码技术的不断发展,资源丰富的条形码序列信息可供研究者进行各个物种的研究工作,藻类分类学家也做了各种各样的尝试,开发有效的DNA条形码序列进行相关藻种的鉴定,目前的条形码如RBCL、ITS均在石莼属等物种鉴定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8.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1]丁文祥.数字革命与竞争国际化[N].中国青年报,2000-11-2005).[2]张田勤.罪犯DNA库与生命伦理学计划[N].大众科技报,2000-11-12(7).  相似文献   
199.
合成并表征了三个钌(II)多吡啶配合物[Ru(phen)2(7-CH3-dppz)]2+ (i)、[Ru(phen)2(7-F-dppz)]2+ (ii)和 [Ru(phen)2(7-CF3-dppz)]2+ (iii).利用光谱法和粘度实验研究了配合物与DNA的结合行为.结果表明3个配合物均以插入方式与DNA结合,其与DNA的亲和力顺序为(ii) > (i) > (iii).同时采用密度泛函(DFT)理论计算合理解释了3个配合物与DNA结合行为的差异.  相似文献   
200.
Rice (Oryza sativa) was first domesticated in the lower and middle Yangtze regions of China, and rice remains have been found in many Chinese archaeological sites. Until now, only phenotypic archeobotanical evidence, such as the spikelet bases of ancient grains, has been used to speculate on the domestication process and domestication rate of rice. In this study, we sequenced 4 genomic segments from rice remains in Tianluoshan, a site of the local Hemudu Neolithic culture in the low Yangtze and two other archaeological sites (~2400 and 1200 BC, respectively). We compared our sequences with those of the current domesticated and wild rice (O. rufipogon) populations. At least two genotypes were found in the remains from each site, suggesting a heterozygotic state of the rice seeds. One ancient genotype was not found in the current domesticated population and might have been lost. The rice remains belonged to the japonica group, and most if not all were japonica-type, suggesting that the remains might be at an early stage of indica-japonica divergence or an indica-japonica mixture. We also identified sequences with significant similarity to those from species of Sapindales, Zygophyllales, and Brassicales, 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the identification of other plant remains in the Tianluoshan site and the common rice field weeds such as mustards in southern Chin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