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83篇 |
免费 | 23篇 |
国内免费 | 48篇 |
专业分类
丛书文集 | 17篇 |
教育与普及 | 8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2篇 |
现状及发展 | 63篇 |
综合类 | 364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3篇 |
2022年 | 5篇 |
2021年 | 6篇 |
2020年 | 5篇 |
2019年 | 9篇 |
2018年 | 8篇 |
2017年 | 7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9篇 |
2014年 | 13篇 |
2013年 | 13篇 |
2012年 | 22篇 |
2011年 | 15篇 |
2010年 | 11篇 |
2009年 | 23篇 |
2008年 | 23篇 |
2007年 | 29篇 |
2006年 | 34篇 |
2005年 | 38篇 |
2004年 | 27篇 |
2003年 | 24篇 |
2002年 | 16篇 |
2001年 | 15篇 |
2000年 | 17篇 |
1999年 | 14篇 |
1998年 | 12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6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8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6篇 |
1991年 | 5篇 |
1990年 | 6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1篇 |
1985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计算最大堆迭的RNA二级结构预测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RNA二级结构预测用于蛋白质功能分析,在生物信息学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提出了一个时间复杂度为O(n^2)的基于Greedy算法思想的算法.基于“堆迭结构相对稳定”的RNA分子结构特征,算法思想为计算具有最多堆迭的RNA二级结构.用VC++编程实现了该算法,采用PseudoBase的RNA分子片段进行了计算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良好的准确度.该算法可预测RNA分子的嵌套二级结构和伪结点一级结构. 相似文献
102.
以拟南芥芯片杂交分析中发现的一个低磷条件下诱导的钙调蛋白类基因AtPsiCaM为研究对象,通过RNA干涉使该基因沉默,获得AtPsiCaM基因的转基因干涉植株,以期对该基因进行进一步的功能研究。 相似文献
103.
基因治疗是目前生物学和医学领域里的一个研究热点 ,传统的基因替代方法有许多很难克服的缺点 ,与之相比 ,基因修复策略有着明显的优点 .在此 ,文章介绍了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具有较好应用价值和医学前景的一种基因修复新技术—— Chimeraplasty技术 相似文献
104.
105.
2006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结构生物学教授科恩伯格,表彰他在研究真核细胞转录分子机理方面的贡献.科恩伯格在真核细胞转录调节控制分子机制方面的研究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他将现代生物化学技术和结构测定结合起来,在原子水平重建酵母RNA聚合酶以及一系列和模板DNA、产物mRNA、底物核酸、调节蛋白功能有关的复合物,从而使真核细胞转录的机理得到全面、深刻而清晰的阐述. 相似文献
106.
以~3H-尿嘧啶核苷作为RNA合成的标记前身物,用放射自显术研究了中华大蟾蜍早期胚胎发育中RNA合成的速率及其与发育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从受精卵开始至原肠胚期,RNA的合成活性逐渐增强,神经胚期略有下降;RNA合成速率有明显的动—植物极梯度;在诱导与被诱导部位,RNA合成速率明显高于其它部位. 相似文献
107.
108.
mdr 1基因及其表达产物P-gp是引起肿瘤细胞多药耐药(MDR)的主要原因,抑制mdr 1基因的表达可用于逆转MDR.RNAi可用于特异抑制靶基因的表达,本研究的目的是构建获得可特异有效靶向mdr 1基因的siRNA元件.应用siRNA设计软件与mRNA结构分析软件设计构建了3个分别靶向mdr 1基因mRNA环结构和茎结构的siRNA元件,同时构建了携带mdr1基因序列的luc报告质粒,通过siRNA表达质粒与携带靶序列的报告质粒的共转染抑制实验检测不同siRNA的抑制效率,结果显示靶向环结构siMDR1B具有较好的抑制效率和特异性.进一步将siMDR1B表达载体与mdr1基因表达载体共转染细胞,应用免疫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相比对照细胞,siMDR1B可显著抑制其转染后mdr1基因产物P-gp蛋白的表达活性.同时采用CCK-8细胞活性检测试剂评价了siMDR1B对细胞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siMDR1B不会影响细胞活性,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本研究获得的可有效靶向mdr 1基因的siRNA元件可为进一步开展逆转MDR研究提供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09.
肝脏和BAT是小型哺乳动物体内重要的产热器官。中缅树Qu肝脏、BAT重量及肝脏和BAT总RNA含量在冷驯化过程中出现先降低再增加的趋势。冷驯化4h-7d肝脏总RNA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变化均不显著,但冷驯化14d时显著上升;BAT总RNA含量从1h到8h有下降趋势,从24h开始显著上升并持续至14d。在冷驯化过程中,中缅树Qu肝脏RNA含量较BAT的增加快,但BAT RNA含量的增幅较肝脏大。表明中缅树Qu肝脏对急性冷暴露的反应要比BAT快,但其BAT的拉产热能力强于肝脏。文章的实验结果表明,低温能够诱导中缅树Qu BAT和肝脏重量和总RNA含量增加,从而使其适应性产热增加,能够更好地适应其生存环境。 相似文献
110.
将人工全化学合成的尿激酶原(pro-urokinase)cDNA克隆到表达载体pET3d中,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LysS,经IPTG诱导,获得了占菌体总蛋白18%的高表达。经SDS-PAGE和Western-blot鉴定,表达产物主要为单链尿激酶,并且在菌体内基本以无活性的包涵体形式存在。经体外变复性,从IL培养基中可获得300000单位的活性尿激酶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