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54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山西山楂分布区的数量分类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利用山西山楂分布区的生态因素,对山楂分布区进行了极点排序和主分量分析排序。在主分量分析的基础上,用系统聚类的类平均法、最短距离法和最长距离法以及模糊图论聚类法对山楂分布区进行数量分类研究。排序结果表明影响山西山楂分布的生态因素主要是温度、水分和分布下限。排序图反映了随着生态条件的改善,山楂种类多样性呈现出明显增加的趋势。通过聚类分析将山西山楂分布区划分为9个小区,这些小区不仅生态条件各异,而且山楂种类亦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2.
山西蟒河自然保护区鹅耳枥林的聚类和排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等级聚类、极点排序和主成分分析等多元分析法,对蟒河自然保护区的鹅耳枥林进行分类和排序。等级聚类法将保护区的鹅耳枥林划分为四个群丛。极点排序和主成分分析较好地反映了群丛所在地的温度、土壤水肥状况的梯度变化,及植被的连续性变化。分析的结果表明,鹅耳极林是原生植被破坏后形成的次生林,它在蟒河自然保护区的地带性分布是种群本身特性和生态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汾河临汾段湿地植被的数量分类和排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双向指示种分析法(TWINSPAN)和除趋势对应分析法(DCA)对汾河临汾段湿地植被做了分类和排序研究.TW INSPAN分类将湿地植被82个样方分为16个群丛,论述了各群丛的群落学特征.DCA排序结果反映了植物群落类型与环境梯度之间的关系,表明影响群丛分布格局的主导生态因子为土壤水分和海拔高度.  相似文献   
14.
文章应用程控交换机上的系统管理程序及泰斯达电信业务综合管理平台,结合程控交换机和相应外围设备的连接方式找到了故障点,解决了计费系统无法进行话单分拣的问题,提出了1套处理此类故障的处理原则,为故障迅速准确地处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应用双向指示种分析法(TWINSPAN)和除趋势对应分析法(DCA)对山西五鹿山辽东栎群落进行了分类和排序研究。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一类非线性二层规划的求解方法.该二层规划的第一层的目标函数是DC函数,下层是求一个二次规划问题的KKT点.将DC规划中的DCA与Zoutendijk可行方向法相结合,提出一种简单有效的算法来解这个非线性二层规划问题,并通过数值算例的计算结果说明了该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京西百花山植物群落数量分析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采用双向指示种分析法(TWINSPAN)和除趋势对应分析(DCA)对京西百花山植物群落进行数量分类和排序,并进行了环境解释.TWINSPAN等级分类将百花山50个样方分为10类,代表10个群系.DCA结果同TWINSPAN分析结果比较一致,并且较好地反映了植物群系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其中第1轴明显地反映出各个群系的水热梯度的变化,同时也反映出坡向的变化趋势;而第2轴则反映出海拔的梯度变化,表明群系所在地的海拔是决定群系分布的主要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18.
运用七级目测法凋查了天山北坡5个地区25个滴灌棉田样点的杂草优势等级,并转换成重要值数据,在此基础上计测了天山北坡滴灌棉田20种主要杂草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值;以杂草的优势度和生态位重叠值为依据,剧DCA排序和图论聚类分析中的最小生成树法,作出反映杂草生态学相似关系的排序图和最小生成树。结果表明:田旋花(Convolvulus arvensis)、藜(Chenopodium album)、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龙葵(Solanum nigrum)、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狗尾草(Setria viridis)、苘麻(Abutilon theophrasti)、野西瓜苗(Hibiscus trionum)、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等9种杂草的实际生态位较宽,它们是天山北坡滴灌棉田的优势种群(恶性杂草);莴苣(Lactuca tatarica)和播娘蒿(Descurainia sophia),稗草、野西瓜苗、反枝苋、苘麻,田旋花、藜、龙葵、狗尾草、芦苇等杂草间的生态位重叠值较大,对资源的竞争较为激烈。最小生成树法依据生态位重叠值的大小关系来反映杂草的生态需求相似程度,其将20主要种杂草划分为3组。对25个样地20种主要杂草综合生态需求的DCA排序表明:恶性杂草基本都聚集于排序图中央,与一般杂草区分明显,并与最小生成树对应较好;对5个地区各样方间生态相似关系的DCA排序表明:143团与奎屯两地区各样方在排序图中相互交织,说明棉田间杂草种类及其优势度较为相似,而其他地区间差异较明显。最小生成树中对不相邻的杂草没有明确的表明它们之间的生态关系,而DCA排序虽能从整体上反映所有杂草间的生态相似关系,但仍会丧失少量生态学信息。因此将两种方法结合,优势互补,优越性明显。  相似文献   
19.
燕山山脉植物群落的间接梯度分析与数量分类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利用植物群落排序和分类的理论与方法,对燕山山脉植被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燕山山脉植被的空间分布格局具有以中山带的蒙古栎,山杨和五角枫等为优势种的群落为中心,沿3个不同的生境梯度方向,植被类型依次发生更替的分布特征,即沿湿冷生境梯度向又白桦为优势种的桦木林方向发展,沿暖温较湿生境梯度向以三裂绣线菊,毛榛为优势种的灌丛群落方向发展和沿湿度递减生境梯度向杂草丛群落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为有效剔除工业现场采集数据中的显著误差,降低随机误差的影响,使校正后的数据更好的满足物料平衡和能量平衡,最大程度提高软测量模型的精度,提出一种基于同步算法的数据协调方法,并对双酚A生产工艺现场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校正。仿真表明,校正后的数据误差率得到显著降低,提高了数据源的精度和模型的泛化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