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88篇
  免费   122篇
  国内免费   169篇
丛书文集   183篇
教育与普及   108篇
理论与方法论   7篇
现状及发展   23篇
综合类   3058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82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95篇
  2020年   89篇
  2019年   78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96篇
  2014年   136篇
  2013年   137篇
  2012年   170篇
  2011年   161篇
  2010年   176篇
  2009年   208篇
  2008年   234篇
  2007年   193篇
  2006年   150篇
  2005年   139篇
  2004年   87篇
  2003年   107篇
  2002年   98篇
  2001年   93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77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63篇
  1996年   64篇
  1995年   72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研究水溶液成胶制备氧化铝过程中,掺杂氧化镧及利用聚乙二醇助成胶对氧化铝热稳定性和比表面的影响。通过XRD表征手段和TG检测方法来检测氧化铝在不同温度焙烧后的晶相改变和热失重情况,并利用BET检测方法检测不同温度焙烧后的比表面。实验结果表明,氧化镧的掺杂可提高氧化铝的热稳定性,利用聚乙二醇助成胶可有效提高氧化铝的比表面。  相似文献   
52.
Pr3+,Ho3+掺杂TiO2纳米粒子的光催化性能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TiO2因具有化学性质稳定、成本低、难溶、无毒等特点,是理想的光催化剂,但由于其吸收光谱在紫外区,日光利用率低,故其应用受到限制,为了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和光催化活性,需研究出可提高TiO2光催化活性的掺杂物,为此,以稀土元素氧化物和钛酸丁酯为原料,用溶胶-凝胶法制备掺杂有镨(Pr)和钛(Ho)稀土元素的TiO2纳米粒子,并用XRD,TEM手段对纳米粒子进行表征,以甲基橙为目标降解物,考察掺杂TiO2纳米粒子在自然光下的催化效果,实验结果表明,稀土掺杂能显提高TiP2纳米粒子的光催化性能,当掺杂量为l%时,光催化剂的活性最高,而且,掺杂Ho的TiO2催化活性高于掺杂Pr的TiO2。  相似文献   
53.
王飞  徐可为 《自然科学进展》2003,13(12):1334-1337
用高真空磁控溅射在Si片上沉积纯Cu膜,通过纳米压入实验得到薄膜硬度和弹性模量,模型和数值计算相结合得到薄膜屈服强度.结果表明溅射偏压对薄膜屈服强度影响较大,可以使薄膜在比较厚的情况下得到和数百纳米厚的薄膜相似的高屈服强度.其主要原因是溅射偏压改变了薄膜的晶粒取向和晶粒尺寸.  相似文献   
54.
以LiNO3,Mn(NO3)2和弱有机酸为原料,将其按一定比例混合,先于低温蒸干水分,再在250℃加热1h,得到黑色前驱物粉末;将前驱物在650~800℃焙烧10~20h便可得到LiMn2O4晶体.此外,研究了生产LiMn2O4晶体过程中温度及添加Ni,Co,Al对LiMn2O4晶化程度和结晶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液相法可以使反应物充分反应,能够得到晶形完整、结晶度高的尖晶石型LiMn2O4;并通过该液相法能更均匀掺杂,得到晶粒粒径更小的掺杂Ni,Co,Al型LiMxMn2-xO4.  相似文献   
55.
纳米TiO2的光催化行为及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反应的机理及影响因素,综述了其性能改进与应用研究的进展和方向.  相似文献   
56.
研究了掺硅时间和掺硅量对铁黄形态及结构的影响规律,制得了分布均匀、无枝叉的超细铁黄,其平均长轴为0.2 ̄0.25μm,轴比〉9。发现反应开始时硅酸钠的添加量越大,铁黄粒子越小,分布也越均匀,最终铁黄的结构变化也越大。当反应初期合成体系中硅原子与铁原子的摩尔比大于0.015时,反应过程会生成Fe3O4。铁黄合成后期掺硅对铁黄大小和轴比影响不大,但可以有效防止铁黄粒子凝并。  相似文献   
57.
聚苯胺的掺杂及其导电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对甲基苯磺酸(TSA)和磺基水杨酸(SSA)对聚苯胺(PAn)进行了掺杂,研究了在掺杂过程中浓度、温度及时间对聚苯胺电导率的影响,并对掺杂态PAn在空气中电导率与温度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TSA和SSA掺杂的PAn在研究的温度范围内电导率均随温度的提高而增加。  相似文献   
58.
本文对TiO2负载Ni、Cu和Ni—Cu合金催化剂中SMSI效应,及其对CO加氢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载于TiO2上的金属组分与载体间发生了相互作用,主要表现在对H2和CO吸附的变化及还原温度的提高;载体TiO2的作用是使CO的吸附出现了线式和桥式吸附态外的卧式吸附态(M…C=O→Tin+),引起CO活化程度的提高,有利于C=O键的断裂而形成表面碳物种;双金属Ni、Cu间发生相互作用而形成了均匀的合金相,该活性组分与载体TiO2的共同作用,对CO加氢中C2物种,特别是乙烯的生成有利。  相似文献   
59.
报道CeO2掺杂的SnO2基敏感材料的制备及其气体敏感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含5%CeO2和Sio2的SnO2基敏感元件在低温下对CO具有最高的灵敏度和良好的选择性。此外,对CeO2掺杂的SnO2敏感元件,在合适的CO浓度范围内所呈现的一种自振荡现象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0.
对Cu-26.69%Zn-3.82%Al形状记忆合金的超塑性的研究结果表明,该合金具有良好的超塑性.合金是空洞敏感材料、其超塑性断裂属于空洞断裂.经超塑性变形后,合金的记忆性能提高,并在较大的热处理工艺参数范围内具有良好的记忆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