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85篇
  免费   90篇
  国内免费   131篇
系统科学   54篇
丛书文集   133篇
教育与普及   64篇
理论与方法论   16篇
现状及发展   19篇
综合类   3120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76篇
  2022年   69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88篇
  2014年   155篇
  2013年   178篇
  2012年   173篇
  2011年   186篇
  2010年   162篇
  2009年   196篇
  2008年   200篇
  2007年   187篇
  2006年   122篇
  2005年   113篇
  2004年   125篇
  2003年   117篇
  2002年   137篇
  2001年   94篇
  2000年   84篇
  1999年   85篇
  1998年   62篇
  1997年   59篇
  1996年   68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57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正丁烷氧化制顺酐钒磷氧催化剂的助催化作用及活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有机相中还原五价钒制得钒磷氧催化荆前驱体,然后用漫渍法引入具有与V^4 离子半径相近的Fe、Co、Cu元素,并完成了正丁烷选择氧化制顺丁烯二酸酐的固定床活性评价试验,探讨了助荆对催化荆性能的影响以及反应条件、活性相结构对顺酐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加入助荆可提高催化荆活性和顺酐收率。复合组分的催化性能优于单一组分,适宜的反应条件是提高顺酐收率的前提,活性相(VO)2RO7(O20)晶面适宜失序对提高顺酐收率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2.
对比研究了两种不同成分铁基粉末烧结材料和粉末烧结热锻材料的显微组织和机械性能。结果表明,粉末烧结热锻材料综合机械性能显著高于粉末烧结材料。粉末烧结热锻材料的显微组织近似致密组织,密度可达7.60—7.70g/cm^3;表观硬度增加约50%;摩擦学特性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83.
提出了一种基于马尔可夫预测模型的数据仓库缓存管理策略.将Chunk作为缓存的基本粒度单位,通过收集用户已提交的查询,利用马尔可夫模型预测下一步用户将要访问的视图区域的概率分布,并在此概率分布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预测风险的缓存淘汰算法.实验结果表明,算法缓存命中率高,有效地缩短了OLAP查询的响应时间,提升了系统的整体性能.  相似文献   
84.
运用HNC理论的相关概念,对汉语的几种移位现象进行了一次全新的论述。就语义块的完全移位和部分分离现象,按照深层语义结构是否发生变化进行了分类,着重从语义块的分离、格式、句类的转换方面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有些移位现象只是句子表面的变化,有些就改变了句子的深层语义结构。并且这些移位现象可用句类表示式及相关符号形式化地表示出来,便于计算机处理。  相似文献   
85.
通过室内模型试验,研究了不同水泥掺量的水泥土防渗屏障和上海老港填埋场的膨润土砂水泥(塑性混凝土)防渗屏障对Cu~(2+)的阻滞效果,并应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Cu~(2+)在防渗屏障中的有效扩散系数进行求解.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水泥掺量和屏障厚度的增加,水泥土屏障对金属离子的阻滞效果会逐步提升;Cu~(2+)在水泥土中的有效扩散系数(1×10~(-7)~2.5×10~(-7) cm~2·s~(-1))是在土中的有效扩散系数(9.53×10~(-6)~1.14×10~(-5) cm~2·s~(-1))的1/35~1/100;上海老港填埋场中的塑性混凝土防渗屏障对Cu~(2+)有较好的阻滞效果.  相似文献   
86.
4D打印:智能材料与结构增材制造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4D打印技术是基于智能材料与结构的增材制造技术提出来的,4D打印制造的实体结构形状可以随外界环境发生变化。通过对形状记忆合金、形状记忆聚合物、压电材料、电致活性聚合物、光驱动型聚合物、水驱动结构等智能材料与结构的增材制造方法与驱动效果进行综合比较发现:直写打印成型具有适用性广的特点,单一智能材料的驱动性能有限;混合增材制造技术可以兼具多种智能材料的性能,拥有多种原位驱动模式,能够克服单一智能材料与结构的不足。文献综述表明:4D打印技术研究整体还处于实验室探索阶段;4D打印还需要在拓宽智能材料范围、开发打印软件、探索打印工艺、研究软材料打印方法、解决不同智能材料的兼容问题等方面展开深入研究,才能够在医疗、军事、航天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87.
利用液相还原法制备了纳米Fe/Cu颗粒,考察了其对水中亚甲基蓝的去除性能,研究了不同pH、亚甲基蓝初始浓度和反应时间对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酸性条件下Fe/Cu纳米双金属对亚甲基蓝去除效果良好,且在45min时反应达到平衡,对亚甲基蓝的去除过程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方程和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  相似文献   
88.
In this study, a multilayer Al/Ni/Cu composite reinforced with SiC particles was produced using an accumulative roll bonding (ARB) process with different cycles. The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is composite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optical and scanning microscopy and hardness and tensile testing. The results show that by increasing the applied strain, the Al/Ni/Cu multilayer composite converted from layer features to near a particle-strengthening characteristic. After the fifth ARB cycle, a composite with a uniform distribution of reinforcements (Cu, Ni, and SiC) was fabricated. The tensile strength of the composite increased from the initial sandwich structure to the first ARB cycle and then decreased from the first to the third ARB cycle. Upon reaching five ARB cycles, the tensile strength of the composite increased again. The variation in the elongation of the composite exhibited a tendency similar to that of its tensile strength. It is observed that with increasing strain, the microhardness values of the Al, Cu, and Ni layers increased, and that the dominant fracture mechanisms of Al and Cu were dimple formation and ductile fracture. In contrast, brittle fracture in specific plains was the main characteristic of Ni fractures.  相似文献   
89.
The Cu2MoS4 nanoparticles were prepared using a relatively simple and convenient solid-phase process, which was applied for the first time. The crystalline structure, morphology, and optical properties of Cu2MoS4 nanoparticles were characterized using X-ray diffraction,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field emiss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UV-vis spectrophotometry. Cu2MoS4 nanoparticles having a band gap of 1.66 eV exhibits good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in the degradation of methylene blue, which indicates that this simple process may be critical to facilitate the cheap production of photocatalysts.  相似文献   
90.
为了提升2A14铝合金耐局部腐蚀性能,采用扫描电镜(SEM)、点蚀测试、循环阳极极化曲线(Tafel)和电化学阻抗谱(EIS)等分析测试方法,研究了Cu含量对2A14铝合金锻件显微组织和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u含量降低,诱导点蚀的Al2Cu和AlCuMgSi残余结晶相体积分数减小,点蚀坑密度显著降低,合金抗点蚀性能和电化学腐蚀性能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