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77篇
  免费   165篇
  国内免费   256篇
系统科学   231篇
丛书文集   99篇
教育与普及   20篇
理论与方法论   7篇
现状及发展   28篇
综合类   3998篇
自然研究   15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124篇
  2021年   122篇
  2020年   105篇
  2019年   103篇
  2018年   72篇
  2017年   111篇
  2016年   105篇
  2015年   149篇
  2014年   229篇
  2013年   155篇
  2012年   296篇
  2011年   248篇
  2010年   201篇
  2009年   213篇
  2008年   215篇
  2007年   311篇
  2006年   283篇
  2005年   220篇
  2004年   249篇
  2003年   134篇
  2002年   117篇
  2001年   100篇
  2000年   87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利用1981-2014年川渝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川渝地区雾霾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子,结果表明:川渝地区雾日变化总体呈下降趋势,两种雾日观测资料的倾向率分别为-6d/10a和-8.2d/10a,研究时段内未出现突变点,80年代到90年代初,雾日变化周期以2~4a为主,21世纪后以8~10a为主.霾日总体趋势与雾日变化相反,呈上升趋势,倾向率为8.2d/10a,1997年开始发生突变,90年代变化周期以2~4a为主,2000年后4~10a周期变化较显著.在对雾霾与风速和空气相对湿度的关系讨论中发现,整个川渝地区雾与风速的变化趋势一致,与相对湿度呈正相关;霾与风速的变化趋势相反,与相对湿度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22.
为研究刚性步枪弹侵彻人体组织的致伤机理,以弹道明胶作为人体组织的替代物,通过在速度坐标系中分析弹头所受阻力、升力和转动力矩关于攻角和速度的定量关系,建立了步枪弹侵彻明胶的空间弹道模型.利用镜面反射系统开展了7.62 mm步枪弹和5.80 mm步枪弹侵彻明胶的实验研究,并通过直接线性变换法获得了两种步枪弹侵彻明胶的水平位移、竖直位移、侧向位移、俯仰角和偏航角.分析研究表明:弹头侵彻明胶的平动和转动均是空间运动;弹道模型能较好地模拟实验步枪弹侵彻明胶的空间运动规律;随弹头质量和赤道转动惯量的增加,弹头的能量消耗增加;极转动惯量对弹头的能量消耗过程几乎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23.
理想的动力总成悬置在低频高幅值激励下应具有大刚度大阻尼、在高频低幅值激励下小刚度小阻尼特性.针对现有磁流变液悬置的动刚度可控范围低、零场动刚度大及工作行程有限等问题,本文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在全工作频率范围内具有较大动刚度范围、较小零场动刚度和最大化工作行程的磁流变液悬置,即内旁通道阀式磁流变液悬置.利用有限元仿真软件对该磁流变液悬置进行了电磁场仿真分析.建立了该磁流变液悬置的可控阻尼力数学模型,并基于搭建的伺服液压作动系统进行了磁流变液悬置阻尼力可控性能试验.  相似文献   
124.
针对中国碳排放的空间相关性和差异性,通过全域空间自相关检验分析中国区域碳排放的空间依赖性和时空跃迁路径,局域空间自相关检验分析中国区域碳排放的空间集聚性,依据时空跃迁测度法对中国区域碳排放散点图的时空演化展开分析.结果显示:中国碳排放省域间存在自相关性,并且表现为一种集聚格局;碳排放的相关性呈逐渐增强的趋势;中国碳排放的空间相关性和局域区域结构具有一定的锁定效应和路径依赖.因此,应该客观理性地看待中国碳排放问题,发展低碳经济和治理碳排放的政策应该主要从空间视域动态地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125.
针对板式电位差计测量电阻的实验装置,以干电池为研究对象,用补偿法测量实验数据,引入SPSS的曲线估计功能,得到并验证出长度和标准电阻的复合量与长度量的定标曲线,由此标定出待测干电池的内阻。用置信概率为95的不确定度,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最终得到更为直观的、可靠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26.
纳博科夫在自传小说《说吧,记忆》中运用了桔状结构的叙事手法,使得叙事具有空间化风格特征。《说吧,记忆》的桔状结构叙事手法与纳博科夫断裂的时间感受相关,他凭借空间化的叙事手段在写作中获得一种象征性的共时性时间体验,并使得作品具有众声喧哗的后现代美学风格。  相似文献   
127.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immune cells and bone forming cells plays a vital role in maintaining the homeostasis of the skeletal system, and is regulated by the three-dimensional structure of tissues. Whether the construction of biomaterials can activate or reproduce this spatial “cross-talk” between immune cells and bone forming cells in bone natural formation process is a prerequisite for successful fracture healing and bone regeneration. Herein, a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macrophages-laden Haversian bone-mimicking bioceramic scaffold was successfully prepared through the biomimetic design of biomaterials and 3D printing technology. MSCs and macrophages were respectively distributed in the cancellous bone and Haversian canals of the scaffold to simulate the three-dimensional structure regulation of the cell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multiple intercellular interaction in natural bone tissue, and worked in concert to modulate the scaffold material-mediated osteo-immune microenvironment. The in vitro study revealed that the pro-inflammatory response of macrophages was more significantly inhibited when distributed with MSCs in the scaffolds at a cell ratio of 0.5:1 for co-culture, in comparison with multicellular culture at other ratios and unicellular culture. Meanwhile, MSCs exhibited the relatively high osteogenic potential, most likely via the activation of certain key signaling pathways mediated by macrophages-derived paracrine signaling mediators (OSM, BMP-2, and WNT10b). This work not only establishes a bionic platform for the regulation of multicellular osteo-immune response and regeneration but also offers a promising tissue-engineered biomimetic scaffold with improved immunomodulatory function for promoting bone tissue regeneration.  相似文献   
128.
资源型城市环城游憩带空间结构分析——以枣庄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城市居民以城市周围为目的的近距离旅游日益增长状况,选取枣庄5区1市49处旅游地作为研究样本,按照旅游活动性质将旅游地分为5种类型.因枣庄组群城市特征选取枣庄汽车总站和滕州火车站为中心,分别对49处旅游地数据进行城市中心距离、回转半径法与空间分布曲线等旅游计量地理研究,从而得出枣庄环城游憩带旅游地的空间结构特征.提出了枣庄环城游憩带的"一轴一廊,两翼辉映"的环城市游憩空间格局建议.  相似文献   
129.
从行业污染程度的视角对农村工业进行分类,分析农村工业结构变动的时空分异特征,探讨农村工业结构变动对环境影响的机理,构建环境影响指数,定量评价农村工业结构演进的环境污染效应.主要结论如下:①1988-2010年间农村工业轻度污染行业所占比重呈现增加的趋势,而污染行业呈现下降的趋势.研究期内环境影响指数呈现"增长-下降-增长"的变化趋势,2002年以后又逐步呈现增加的趋势.②农村工业结构区域分异特征明显,在省级层面,江苏、山东、浙江、山西、河北、河南、广东、辽宁、上海等省市重污染行业和中度污染占全国重污染行业的比重较多,环境影响指数也都较大.在区域层面上,污染行业也主要集中在东部发达地区,东部地区环境影响指数远远大于中部和西部地区.在环境管理实践中不同的地区应实行差别化的管理政策.  相似文献   
130.
基于社交网络大数据的研究视角,选取全国348个城市之间一年的跨城市社交媒体地理位置签到数据,采取优化粒子群(PSO)方法,使用引力模型,逆向推导该系统中空间相互作用的距离衰减函数以及各城市的节点吸引力。通过引入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人口规模和结构、旅游竞争力、教育水平5个方面的12项变量,经过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探究这些变量对节点吸引力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社交媒体签到系统中的交互流量符合距离衰减的幂律函数,与其他交互系统相比,其距离衰减系数偏小,说明全国尺度的城市间人的移动受距离影响不明显。对全国城市节点吸引力及其排名的进一步分析发现,与旅游竞争力、城市发展成熟度、人口规模这几个维度相关的因子对社交媒体签到系统中的城市节点吸引力有显著的影响。研究结论将为更好地理解人类签到和移动行为,为进一步了解复杂网络系统中节点吸引力的内涵做出一定的理论和实际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