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0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23篇
丛书文集   15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综合类   458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451.
耐Cr(VI)菌株的筛选及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对六价铬Cr(VI)有强耐性的细菌,采集铬污染土壤,通过稀释平板法进行初筛,将单菌落分离纯化,进一步将单菌落分别接种于含不同浓度的铬培养基上进行复筛,并通过形态特征和16S rDNA序列测定对Cr(VI)耐性较强的菌株进行鉴定.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pH、接种量、温度和培养时间对最优菌株耐Cr(VI)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初筛分离纯化出5株对Cr(VI)有一定耐性的菌株,命名为Cr1~Cr5.通过浓度梯度试验复筛出耐Cr(VI)能力较强的菌株Cr2,此菌株在含250 mg/L铬的培养基上生长良好,经鉴定为蜡样芽孢杆菌.该菌株的最佳培养条件为pH 7.0,4%Cr2种子液接种量,35℃培养3 d .在此条件下,对Cr(VI)的去除率达87.7%.该研究为微生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52.
在高铬型钒钛磁铁矿基础特性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配矿优化和烧结杯试验,并对烧结产物进行显微分析.结果表明,该矿烧结基本特性差,随着配比的提高,垂直烧结速度和产品转鼓指数下降,成品率和利用系数先升后降.另外,显微结构分析表明,高铬型钒钛烧结矿矿物组成主要有磁铁矿、赤铁矿、钙钛矿、铁酸钙、硅酸二钙和玻璃质.随着该矿配比的提高,烧结矿中铁酸钙、硅酸二钙含量降低,钙钛矿及玻璃相含量增加,液相量不足.因此,在实际生产中,该矿配比宜控制在10%~20%之间.  相似文献   
453.
以木质素磺酸钠和葡萄糖为原料,采用溶液聚合法制备了一种新型球形木质素基树脂(LBR)。通过正交试验筛选制备LBR的工艺条件,得到制备LBR的优化工艺条件为:木质素磺酸钠用量10g,聚合反应温度190℃,葡萄糖用量5%(占木质素磺酸钠的质量分数),体系pH 0.5。在此优化条件下,制备的LBR产率达到37.75%。利用红外光谱、热重分析、X衍射分析、扫描电镜及Boehm滴定等分析测试手段对LBR的结构和物性进行了表征和测定,结果表明所制备的LBR是由随机样式极强的无定形高聚物组成,且负载有大量酸性基团(羧基、内酯基和酚羟基);在低于250℃时,LBR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LBR呈现球形颗粒状,具有发达的微孔结构,较大的比表面积,有效粒径范围在1~10μm之间。此外,室温条件下,LBR对Cr(VI)的饱和吸附量高达74.29mg/g。  相似文献   
454.
采用溶胶 凝胶法制备了铂铬共掺杂纳米TiO2薄膜,并用AFM、XRD、UV Vis等对薄膜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铂铬共掺杂TiO2薄膜粒径约为32 nm;厚度为290 nm左右时,薄膜对亚甲基蓝的降解率在2.5 h达到95%左右;共掺体系的最佳掺杂量为n(Cr)∶n(TiO2)=0.4%, n(Pt)∶n(TiO2)=0.03%, 此时TiO2薄膜对亚甲基蓝有良好的降解效果,优于同等条件下制备的纯TiO2薄膜和铂、铬单掺杂TiO2薄膜。  相似文献   
455.
为了将PTC(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at)电子浆料以厚膜电路的形式制备在不锈钢基片上,并把不锈钢本体作为散热器,引出电极利用PTC效应制成可控电热元件.方法:提出基于1Cr18Ni 9不锈钢基片的PTC厚膜电路的组成结构,并根据1Cr18Ni 9的膨胀系数和电路元件的电气特性实现了厚膜电路PTC电子浆料的应用设计技术.结果显示以PTC厚膜电路材料组成的可控电热元件,其功率密度高达200 W/cm2;其电阻膜层的表面加热速度可达200-300℃/s;其使用寿命达到1 万小时以上.可见与传统的电热合金材料、陶瓷基片加热器以及元件组合的加热器相比,本实现技术电路具有功率密度大、响应速度快、加热温度可控等优点.  相似文献   
456.
借助DEFORM软件对4Cr9Si2楔横轧成形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工艺参数对楔横轧4Cr9Si2轧件表面螺旋痕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轧件表面螺旋痕是轧件在成形过程中产生应力状态改变而产生的缺陷.随着成形角增大,表面螺旋痕深度将增加;随着楔尖圆角增大,表面螺旋痕将迅速降低;展宽角对表面螺旋痕影响较小;断面收缩率减小,塑性变形量小,表面螺旋痕将减轻.通过实验验证了有限元模拟的正确性.最后对某型气门进行了模拟和实验,当Ψ=70.84%时,在α=32°,β=7.5°,R=12mm下得到了表面无螺旋痕气门.  相似文献   
457.
Cr掺杂浓度对ZnO基稀磁半导体生长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射频磁控溅射设备在本征抛光Si(100)衬底上沉积Cr掺杂ZnO薄膜,分析不同掺杂浓度对薄膜的生长结构的影响.分别用XRD、SEM和XRF来表征薄膜的晶相结构、表观形貌和掺杂浓度.实验结果表明,掺杂浓度为2.10%的Zn1-xCrxO薄膜,出现了更好C轴取向性,衍射峰半高宽较窄,样品表面平滑致密,晶粒较大为3.555 nm.  相似文献   
458.
The morphology and kinetics evolution of γ' and γ phases in Ni-xAl-(20-x)Cr at%(x=7.5-13.7) alloys aged at700℃ were studied by utilizing the phase-field simulation.The separated γ' phases from γ matrix in low Al content(x 13) alloys transferred to the interconnected morphology with separated y phases in high Al content(x 13) alloys,and long-time aging produced near cubic γ' phase.The coarsening rate of γ' phase declined firstly when the Al content x=7.5-9.0,then increased sharply as x ranges from 9 to 12,while the coarsening rate of γphase declined directly.Additionally,the average edge-to-edge distance of neighboring γ' phases showed a threestage variation when Al content x 9,it decreased to minimum value and increased slowly then decreased again with aging time.In contrast,when 9 ≤ x 13,the average particle distance of γ' phase decreased to a nearly constant value.With the coarsening of y phase,their average particle distance increased.The kinetics evolution was clarified with the combined variations of the particle number density,average particle radius and volume fractions in the continuous composition Ni-xAl-(20-x)Cr at% alloys.  相似文献   
459.
微观组织对70Cr3Mo钢接触疲劳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金相、SEM、TEM、XRD等手段,研究了钢不同热处理条件下70Cr3Mo的组织对接触疲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70Cr3Mo钢直接淬火+回火条件下以孪晶马氏 主的组织的接触疲劳性能高于等温淬火+回火条件下贝氏体的接触强度。  相似文献   
460.
采用机械合金化制备了复合贮氢材料Ti0.25V0.3Cr0.4Mn0.05-La0.67Mg0.33Ni3.0.X-ray衍射表明:Ti0.25V0.3Cr0.4Mn0.05-La0.67Mg0.33Ni3.0复合材料为bcc结构,与Ti0.25V0.3Cr0.4Mn0.05合金衍射图谱相比,该复合材料衍射峰的衍射强度明显降低并宽化.吸放氧研究表明,Ti0.25V0.3Cr0.4Mn0.05-La0.67Mg0.33Ni3.0复合材料易于活化,在3.5MPa、室温下经过26h即可活化,但合金贮氢量没有明显改变.电化学性能研究表明:该复合材料具有很好的电化学循环稳定性能,300次循环容量仍保持在9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