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0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23篇
丛书文集   15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综合类   458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31.
用Newman的叠加模型研究了KZnF3:Cr^3+晶体C^3+-k^+空位的三角晶场参量。研究表明,晶格畸变对晶场的贡献不可忽略,进一步证实了晶格畸变:Cr^3+离子上方三个F^-离子下方三个F^-离子分别偏离[111]晶轴2.661°和-1.149°。  相似文献   
432.
在非水溶剂中制备出1,8—萘喧氮氧化物与高氟酸铬形式的配合物单晶,确定了它的组成.进行了红外光谱、摩尔电导、磁矩、氧化还原性质、热重分析及差示扫描量热等测试,并作了x射线单晶衍射结构分析.结果表明,Cr~(3+)离子与3个配体的氧原子和氮原子配位,配位数为6.  相似文献   
433.
以12Cr2Mo1R钢所用渣系为研究对象,选择Al作为脱氧剂,建立脱氧热力学模型.在不同的Al添加量条件下对12Cr2Mo1R钢熔渣-金属界面处各物质的平衡质量分数进行计算,分析各物质平衡质量分数随Al添加量的变化规律,为在给定Al添加量条件下进行终点成分预报,以及根据钢种成分要求选择Al添加量范围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随Al添加量的增加,Si,Mn,Al,Al2O3的平衡质量分数呈上升趋势;SiO2,MnO,FeO的平衡质量分数呈下降趋势.若仅从Si,Mn,Al成分合格的角度考虑,Al的添加量占吨钢的百分比不能超过02%.  相似文献   
434.
张兰 《燕山大学学报》2005,29(5):433-437
以00Cr25Ni7Mo3N双相不锈钢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材料固溶处理、冷轧、变形前加热过程中以及超塑性变形过程中的金相组织.研究结果表明:固溶处理可以使得热轧后的组织得到改善,但其晶粒依然很粗大,所以冷轧就成为进一步改善材料微观组织的重要手段.在超塑性变形过程中,由于δ和γ的细小等轴双相组织的大量出现,为材料获得超塑性提供了组织保证.  相似文献   
435.
在40Cr基体上镀TiN,存在膜基结合不牢的问题,作者前期工作已证实在镀TiN膜前先进行离子渗氮予处理,可以提高膜基结合力,本文从微观的方面对这一机理进行研究,膜层与膜基界面的透射电镜观察结果表明,40Cr基体经离子渗氮后再镀TiN,膜层晶粒细小、均匀、膜基结合紧密。  相似文献   
436.
回火温度对高锰钢耐磨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进一步研究动态应变时效 (DSA)强化在高锰钢的加工硬化过程中对其耐磨性能的影响 ,将合金高锰钢和普通高锰钢进行不同温度的回火处理 ,并对其组织、结构、电阻及耐磨性能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合金高锰钢中的强碳化物形成元素Cr有效地扩大了C -Mn有序原子对团簇微区 ,且这些有序的原子对团簇微区对提高高锰钢的耐磨性能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37.
用合金元素Mn、Al代替Ni、Cr ,得到Fe -Mn -Al(Cr) -C合金 ,其基体为奥氏体。对其进行全浸腐蚀实验。实验结果表明 ,Fe -Mn -Al(Cr) -C系合金抗 2 0 %HCl水溶液的腐蚀性能高于 0Cr18Ni9奥氏体不锈钢  相似文献   
438.
探究水葫芦对Cr(Ⅲ)污染水体的修复能力.水葫芦在质量浓度分别为5,10,15,20,25 mg/L的Cr(Ⅲ)培养液中生长4周后,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测定了水葫芦根和叶中Cr(Ⅲ)的质量浓度,并计算了水葫芦的生物富集系数(BCF)和转移因子(TF).水葫芦对Cr(Ⅲ)表现出了较好的耐受性,生物量随着Cr(Ⅲ)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在Cr(Ⅲ)质量浓度为25 mg/L时,根部叶片出现了萎黄现象.根的Cr(Ⅲ)质量浓度高于1 000 mg/kg以上(培养液质量浓度≥10 mg/L时),说明水葫芦对Cr(Ⅲ)具有很强的富集能力.在Cr(Ⅲ)质量浓度为20 mg/L时,根和叶的BCF最大,分别为213.23和5.86;在Cr(Ⅲ)质量浓度为5 mg/L时,水葫芦的最大TF值为0.066,表明Cr(Ⅲ)主要蓄积在根部.水葫芦作为根和叶可以同时收获的浮水作物,将其用于Cr(Ⅲ)污染水体修复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39.
以两种合金成分的相变诱导塑性钢为实验对象,先利用热模拟试验机确定其热轧及热处理参数后,经过热轧、冷轧工艺并连续退火,研究其力学性能。金相组织及宏观织构的特征。实验结果表明,Cr元素可以稳定低温奥氏体,降低贝氏体形成温度,使贝氏体的孕育期延长,增加最终组织中的贝氏体及残余奥氏体的体积分数;Cr元素的添加还增强了试验钢的力学性能,添加了Cr元素的2#钢强度和塑性均比没有添加的1#钢要高;两种成分的TRIP钢织构情况相似,主要组分包括:{332}纤维织构,{110}<001>组分和{112}<110>组分,可见Cr元素在提高钢板强度增加延伸率的同时,并没有损害钢板的成形性能。  相似文献   
440.
选用油气田地面管汇常用材料20Cr,采用自制的喷射式冲刷试验台,运用失重法,分别研究了在石英砂与蒸馏水、3.5%Na Cl和常压饱和CO2溶液形成的液固两相流体中,20Cr钢冲蚀速率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在三种不同介质中,冲蚀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总体上均为由大变小的趋势。在冲刷初期,冲蚀速率以一个较慢的速率逐渐下降;当冲刷超过一定时间后,由于金属表面腐蚀产物膜的沉积,覆盖金属表面,冲蚀速率有了明显的降低。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表面产物膜和表面腐蚀形貌进行了分析,指出产物膜是影响冲蚀速率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