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9篇
系统科学   14篇
丛书文集   15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12篇
综合类   251篇
自然研究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1]汇集了1990年国际图论会议(丹麦)上所提出的27个新的未解决的问题,其中第一个就是关于正则图的道路双覆盖猜想,Adrian Bondy等人利用Petersen定理已证明:对于3-正则图猜想为真。本文证明了对于任意的m-正则的完全图,猜想是成立的。  相似文献   
82.
As for electrostatic elimination there are many means. But the high humidity air electrostatic eliminator has simple, efficient, lightproof and fireproof etc. advantages. Thus it is of ten used in some industrial enterprises.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introduce an experimental device of high humidity air electrostatic eliminator and its principle and experimental data.  相似文献   
83.
本文综述了土壤水运动、植物吸水和土壤水分的调节。  相似文献   
84.
分析并提出减少CPE顶管中收口时间和切头损失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85.
李艳波 《松辽学刊》2004,25(2):83-86
由于作物产量是由基因和环境众多因子相互作用、调节的最终结果.要希望任何单个因子与作物产量相关,建立一种与作物产量的关系是非常困难的.本文从生理、生化和遗传等方面概述了杂种机制的形成及杂种优势预测方法的研究。  相似文献   
86.
浅谈农作物秸秆焚烧的危害和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焚烧农作物秸秆造成的资源浪费以及对农业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解决办法,如机械化秸秆还田、秸秆过腹还田、培育食用茵、制取沼气等。  相似文献   
87.
黑土长期施肥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经24年8个轮作周期,在黑土上长期不施肥(CK)情况下,作物产量下降了8 2%,单施有机肥(D1)产量增加了9 6%,;单施化肥(N1P1K1)产量增加了31 6%;而有机肥与化肥配合(D1N1P1K1)条件下,产量增加了43 0%。施肥对小麦的产量贡献率最大,其次是玉米,对大豆产量的贡献率最低。氮肥对作物产量的贡献率最大,其次为磷肥,钾肥对产量的贡献率最低。表2,参3。  相似文献   
88.
华夏农耕文化探源--兼论以粮为纲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华夏农耕文化发源于黄河、长江中下游冲积平原的林缘地带,由此向外扩展。伏教氏是脱胎于游猎采集而进入家畜饲养业的农业始祖。由满足畜牧业种草进而作物栽培的神农氏时代相继发生。农耕必然与定居相伴,以鸟巢为滥筋的木架民居结构于是出现,有巢氏与神农氏的时代同步。从此揭开了华夏民族以耕战为特色的农耕文化长卷。以商鞅“垦草”为代表的农耕思想,代代相传,直到晚近的“以粮为纲”,以谷物生产为主的农业系统和农耕文化盘踞中国数千年,对土地资源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工商业在春秋战国末年曾经有过生机勃勃的萌芽时期,文化科技也随之繁荣,史称“百家争鸣”黄金时代。但商业发展威胁了封建贵族,重士农,轻工商的思想逐步占据上风,到了初汉,从思想到社会,形成颇为完整的尊孔押商体系,从此中国科技也失去了生长的沃土。  相似文献   
89.
袁琪 《科技信息》2007,(15):57-58
作物生长模拟是数字农业的前沿性研究方向。在传统的作物生长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Agent技术的作物动画生长模型:模型中的作物作为自主智能体,能感知环境信息,确定生长及表现行为,最后通过运动系统产生动作来完成行为。  相似文献   
90.
适时地预测棉花的产量对于科学指导棉花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文章论述了遥感技术在新疆棉花遥感估产中具体应用.以现代RS、GIS技术为基础的空间调查,同时结合详细的地面调查资料对新疆棉花遥感监测、棉花种植面积计算、棉花估产,系统地介绍了在棉花种植面积遥感估产过程,以及基于背景数据的不同土地类型上的棉花产量遥感解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