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3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6篇
系统科学   3篇
丛书文集   15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39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61.
利用Monte-Carlo方法模拟了不同偏心率、不同厚度的椭圆钴纳米环的磁特性.模拟结果表明:当系统的偏心率较小时,厚度越大的椭圆钴纳米环的涡旋态(“vortex”态)越稳定,此系统的磁滞回线保持圆形纳米环的主要特征;系统的偏心率较大时,系统的磁特性与圆形纳米环有较大差别,涡旋态的稳定性与厚度并无明显关联;对椭圆钴纳米环的自旋组态分析发现,椭圆系统在极化态(“onion”态)与涡旋态之间出现了更多的亚稳态  相似文献   
62.
The morphological evolution and precipitation kinetics of γ′ and D0_(19)(Co_3 W) phase in Co–Al–W alloys at 900 °C have been studied by applying Phase-field method and experiment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transformation process of γ′ phase and D0_(19) phase. The growth processes of D0_(19) phase and precipitation of γ′ phase under elastic fields were simulated through coupling with thermodynamics and dynamics databases. The simulation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misfit δ≥ 0.53% has a greater impact on γ′ particle morphology in γ/γ′ structure.Co–Al–W alloy with low Al and high W is one of the factors to promote the precipitation of D0_(19) phase. Three stages during aging, namely the γ′ phase incubation stage, the γ′ phase fast nucleation and growth stage, and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γ′ phase to D0_(19) phase stage can be observed with the non-constant coarsening rate that varying with the decrease of γ′ phase. The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PSD) during the precipitation of D0_(19) phase is more in line with MLSW theory than LSW theory. This simulation results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 results to help analyze microstructure evolution of Co–Al–W alloy.  相似文献   
63.
以3-吡啶-4-苯甲酸(HL)和Co(NO3)2·6H2O为原料,利用水热法合成了一雏链状钴配合物{[Co(L)2(HL)(H2O)]·H2O}n(1)。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技术测定其晶体结构,并利用元素分析、热重分析等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晶体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1属三斜晶系,空间群P-1,晶胞参数为:a=1.1362(2)nm,b=1.1688(2)nm,c=1.4104(3)nm,α=93.93(3)°,β=104.25(3)°,γ=116.81(3)°,Z=2,V=1.593(3)nm3,Mr=690.56,Dc=1.658/g·cm-3,μ=0.745mm-1,最终偏离因子R1=0.0969,wR2=0.1616。配合物1呈现出一维分子钩双链结构,相邻链间通过O—H…O氢键相互作用组装成二维超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64.
王志强  周勇  杨晨晖 《太原科技》2008,169(2):75-76
对超音速火焰WC-12Co涂层进行了磨粒磨损试验,研究了磨粒磨损试验参数对涂层性能的影响,并通过SEM对涂层表面的显微形貌进行了观察分析,探讨了WC-12Co涂层的磨粒磨损失效机制.结果表明:涂层的失重随试验载荷及磨料直径的增加而增加;在载荷或磨料粒度较大时.涂层的磨损失效形式为晶粒剥落及犁沟切削相结合;当载荷或磨料粒度较小时,其失效形式主要为晶粒剥落方式.  相似文献   
65.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在B3LYP/Lanl2dz水平下,对原子簇Fe2Co2P中40种可能存在构型在二、四重态下进行全参数优化和频率验证,获得了18种稳定构型,分别对其能量、几何参数和电子性质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显示:原子簇Fe2Co2P能够稳定存在的几何构型中既得到了单帽四面体和三角双锥的立体构型,又得到了五边形和菱形的平面构型;原子簇Fe2Co2P中金属和类金属之间的成键立体构型强于平面构型,立体构型中成键主要是由金属和类金属提供的,平面构型中金属与类金属之间及金属与金属之间对成键的影响相差不大;从电子性质得出影响因素主要是几何构型及金属与类金属的成键数目,P所带相对电荷量与其周围成键金属原子数成正比。  相似文献   
66.
研究了二甲基亚砜中Co2+在Pt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293 K时,在0.01 mol·L-1CoCl2-0.1mol·L-1LiClO4-DMSO体系中利用循环伏安法、计时电流法、计时电量法测定Co2+的扩散系数D0和传递系数a分别为1.66×10-6cm2·8-1和0.12;并通过塔菲尔曲线求出交换电流密度i0=3.36×10-8A/cm2.  相似文献   
67.
为了研究强磁场对蒸镀法制备Co3O4薄膜结构影响,以提高该材料的取向性,改善Co3O4薄膜的磁学性能,该文以99.99%的Co为原料,分别在无磁场和强磁场条件下低真空热蒸镀Co3O4薄膜,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和振动样品磁强计研究了以Si(111)为基底的Co3O4薄膜晶粒尺寸、取向和磁性能。结果表明:随着磁场强度增加至4T,晶粒尺寸由200 nm减至20 nm,晶体由杂乱取向排列转为平行于磁场方向取向生长,薄膜的矫顽力减小,矩磁比增大至0.81。结果表明:强磁场对蒸镀法制备Co3O4薄膜晶粒的大小和取向有显著影响,能显著提高材料的矩磁比。  相似文献   
68.
用微波辅助提取技术从粪鬼伞(Coprinus sterqulinus Fr.)菌丝体干粉中提取粪鬼伞多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依据响应面分析法研究了微波功率、提取时间和料液比对粪鬼伞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确定微波提取粪鬼伞多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微波功率637W、提取时间3min、料液比为1:23,粪鬼伞多糖的提取率为14.39%。  相似文献   
69.
在去除重金属离子的海水中添不同浓度的Co2+进行养殖实验.结果表明:中国对虾(Penaeuschinensis)仔虾对Co2+最佳需要量为μg/L.低浓度的Co2+对AKP和ATPase都有激活作用,高浓度的Co2+对AKP和ATPase有抑制作用.由于AKP和ATPase活性的高低与中国对虾仔虾生长状况相一致,因此AKP和ATPase活性可作为检测水中Co2+浓度是否适合中国对虾仔虾存活和生长的指标.  相似文献   
70.
合成了 1 -苯基 - 3-甲基 - 4 -苯甲酰基 -吡唑啉酮 - 5 (HPMBP)合钴 (II)化合物 ,并进行了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表征 ,用 X射线衍射方法测定了其晶体结构 .晶体属单斜晶系 ,空间群P2 1 / c,a=1 1 .2 5 9(4) ,b=1 4.784(5 ) ,c=1 1 .6 0 7(4) ,β=1 0 7.1 5 7(7) ,V=30 39.43 3,Z=2 ,Dc=0 .76 9g·cm- 3,F(0 0 0 ) =1 384,最终偏离因子 R=0 .0 993,金属 Co(II)原子与PMBP- 及乙醇中的氧原子配位形成八面体构型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