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3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6篇
系统科学   3篇
丛书文集   15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39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321.
给出了一类二阶算子矩阵生成C0半群的一个充分条件,并应用此条件证明了一类具体的二阶算子矩阵可生成C0半群.同时,还利用Hille-Yosida定理说明了结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322.
用KBH4还原CoCl2和CuCl2混合溶液制得Co-Cu-B催化剂,用于糠醛液相选择性加氢制糠醇,研究了不同Cu掺入量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发现当Cu:Co的摩尔比(X)为9.64×10^-3时,催化活性达到最佳.在反应1.5h后,糠醛的转化率为100%,对糠醇的选择性为100%.同时发现,随着Cu含量升高,催化剂活性显著下降,并通过催化剂的一系列表征,如XRD,XPS,TEM,ICP等,初步讨论了催化性能与催化剂结构,电子态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323.
n结型Co3O4/In2O3光催化剂是用共沉淀法制备的.并用X射线衍射对其进行表征。用光催化还原Cr^6+和光催化氧化甲基橙的效率来评价该催化剂的活性。实验分别研究了Co3O4的掺杂比、焙烧温度和焙烧时间对光催化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Co3O4的最佳掺杂比(质量分数)为5%。催化剂的最佳焙烧温度和最佳焙烧时间分别为300℃和2h。在可见光和紫外光的照射下。p-n结型光催化剂Co3O4/In2O3的光催化氧化活性和光催化还原活性均比纯In2O3的高。实验同时还探讨了影响p-n结型光催化剂Co3O4/In2O3催化活性的机理。  相似文献   
324.
以伊犁丰富的亚麻废弃物为原料,制备了用HCl修饰的亚麻生物吸附剂,比较HCl修饰的亚麻生物吸附剂和亚麻原料对Co^2+的吸附性能,得出二者最佳pH值分别为5.2和5.9,对应的吸附率值分别为63.38%和38.03%;最佳吸附时间均为120min,对应的吸附量值分别为0.11mol/kg和0.09mol/kg.可见,HCl修饰的亚麻生物吸附剂比亚麻原料吸附剂对Co^2+吸附率值高。  相似文献   
325.
326.
电刷镀纳米晶Ni-Co合金镀层组织结构与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可溶性阳极电刷镀技术制备Ni-Co合金镀层,利用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EDS)等方法研究合金元素钴对镀层组织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刷镀工艺下制备的镍钴合金镀层的晶粒尺寸都是纳米级;镍钴合金镀层都是单相面心立方固溶体结构,合金元素Co在镀层中具有固溶强化和细化晶粒的作用,随Co含量的增加,刷镀层的晶粒尺寸减小,硬度提高,耐磨性与耐腐蚀性能提高.  相似文献   
327.
共沉淀法合成Ni_(1/3)Co_(1/3)Mn_(1/3)(OH)_2的热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Me2+(Me=Ni,Co,Mn)-NH3-OH--H2O共沉淀反应体系进行了热力学分析,采用共沉淀法合成了LiNi1/3Co1/3Mn1/3O2正极材料前驱体Ni1/3Co1/3Mn1/3(OH)2,研究了pH值和氨水浓度[N]对前驱体振实密度的影响.热力学分析表明:以氢氧化钠为沉淀剂、氨水为络合剂,采用共沉淀法合成前驱体的最佳pH值为11,最佳[N]为0.1~0.5mol/L;在此条件下,金属阳离子Ni2+、Co2+和Mn2+的损失最小,分别小于1×10-3、1×10-3和1×10-6mol/L.在pH=11、[N]=0.24mol/L条件下,所合成的前驱体中Ni、Co、Mn的摩尔比为0.324∶0.349∶0.327,与理论设计值1∶1∶1非常接近,其振实密度高达1.32g/cm3.  相似文献   
328.
采用低热固相反应法制备锂离子电池层状正极材料LiNi1/3Co1/3Mn1/3O2,考察制坯、回火温度和回火时间对合成产物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和电化学性能测试,对LiNi1/3Co1/3Mn1/3O2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预烧后需要制坯,最佳回火温度为600℃,最佳回火时间为2 h;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备的样品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50.3 mAh.g-1,30次循环后仍大于130 mAh.g-1。  相似文献   
329.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中的广义梯度近似(generalized gradient approximation,GGA)对Sn11团簇的4种同分异构体(对称性分别为D5h,D5d,D4h,D4d)的几何结构、电子结构计算研究,得出对称性为D5d的团簇最稳定.将Sn11团簇的中心原子替换成过渡金属原子成为MSn10(M=Sc,Ti,V,Cr,Mn,Fe,Co,Ni)团簇,对其稳定性和磁性进行了分析.在Sn11团簇中将中心原子替换成过渡金属原子后,束缚能都变小了,说明过渡金属原子的替换提高了原锡团簇的稳定性,其中NiSn10团簇的束缚能最小,稳定性最强.过渡金属原子都具有一定的磁性,当把这些原子掺入锡团簇后,过渡金属原子的磁性都有所减弱,其中MSn10(M=Sc,Ti,V,Ni)团簇的磁性完全消失,其原因在于掺杂后,团簇中各原子的电荷分布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330.
1 引 言早在七十年代初期 ,Greedan和 Rao[1]用数值方法求解磁晶各向异性单离子模型最简单形式的哈密顿 ,给出了化合物晶场参数 B02 的符号 ( +号或 -号 )与该化合物的稀土次晶格的易磁化方向(易面或易轴 )的对应法则 ,用此法则 Greedan和 Rao成功地解释了 RCo5和 R2 Co17系列化合物的易磁化方向的实验事实 ,在可以忽略晶场参数高次项作用的情况下 ,此法则也适用于其它系列的强磁化合物 .在翟宏如、杨佳林、徐游三位教授的综述文章 [2 ]中比较详细地介绍了 Greedan和 Rao的这项工作 .Greedan和 Rao还计算了 RCo5( R=Pr,Nd,Tb,D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