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2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19篇
系统科学   60篇
丛书文集   47篇
教育与普及   22篇
理论与方法论   95篇
现状及发展   58篇
综合类   199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119篇
  2013年   123篇
  2012年   215篇
  2011年   206篇
  2010年   232篇
  2009年   216篇
  2008年   153篇
  2007年   135篇
  2006年   111篇
  2005年   120篇
  2004年   98篇
  2003年   103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文章指出了文山师专图书馆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32.
从高校科协在高校科技工作中的定位问题展开讨论,在分析高校科协的性质与特点的基础上,探讨高校科协的任务、地位及在促进科技创新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3.
熊明遇生当明清鼎革之际“东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时刻。他的主著《格致草》广被时人以至遗民征引和称颂。作为明末东林党的成员之一,熊氏对耶稣会士抱持开明的态度,并跟他们建立良好的友谊。正如书名所示,《格致草》的撰作,毫无疑问是继承了宋明理学“格物致知”的传统。《格致草》当中,具见熊明遇从耶稣会士的译作中节引西学所函盖的多个领域,如天文学及相关科学仪器、气象学、世界地理及绘图、灵魂学说和创世理论。然而,约从清初行禁书之令后,《格致草》一书便销声匿迹,而国人也不复知此书仍存于天壤之间,熊明遇研究西方科学的成果又多被其门人游艺征引;游氏著作《天经或问》传入日本后,当中提及第谷学说和熊明遇的观点,对江户时期的日本天文学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4.
东莞作为改革开放阵地的前沿,信息的快速更替,势必冲吉人们固有的观念,作为东莞社会思潮最敏感的载体--东莞理工学院大学生,他们的人生价值取向如何,是本文的关注,本文通过问产工调查,试图向大家剖析出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东莞理工学院大学生的道德观、文化观、就业观及金钱观等价值观念的现状,并力求从现状的思考中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5.
长期以来大学英语教学中,词汇教学始终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从大学英语教学的终期目标的实际出发,不仅阐述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设置词汇课的必要性,而且提出了具体设想以及这一设想的实现对大学英语教学将会产生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6.
本文通过对韶关大学94级少数民族预科班学生五项身体素质成绩的差异研究及将他们的身体素质与同年级汉族学生进行比较分析,为粤北少数民族地区普教及我校少数民族预科班的公共体育课教学提供有针对性的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37.
本文分析了大学英语中语法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探讨了语法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处的恰当位置及其作用,提出了语法教学中所采取的一些具体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38.
江西高校体育院系专选健美操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江西高校体育院系专选健美操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发现:各高校体育院系专选健美操开课率高,教师总体职称结构不合理,学历结构偏低,男女教师比例相差太大,专业与非专业毕业的教师比例不合理,健美操选用教材不统一,教学内容单一,授课时间、形式不同,教学设备不完善和教学条件的好坏制约着教学内容的安排与实施。  相似文献   
39.
课堂教学模式好坏将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本文根据职业院校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提出“双向选择”教学内容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40.
教育科学学院应坚持为教师教育改革服务的办院方针,将教师教育研究与反思肾密结合起来;按照教师培养终身化的要求构建课程体系,实现职前教育、入职教育和职后教育的一体化;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进程,提高教师教育的水平和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