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97篇
  免费   102篇
  国内免费   160篇
系统科学   3篇
丛书文集   163篇
教育与普及   105篇
理论与方法论   7篇
现状及发展   18篇
综合类   2563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73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84篇
  2020年   77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126篇
  2013年   110篇
  2012年   146篇
  2011年   143篇
  2010年   152篇
  2009年   195篇
  2008年   206篇
  2007年   161篇
  2006年   140篇
  2005年   118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85篇
  2002年   81篇
  2001年   83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59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61.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N掺杂TiO2光催化剂,并用X衍射、X光电子能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进行了表征,测定了其光催化氧化甲基橙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与未掺杂TiO2相比,N掺杂TiO2在可见光区有更大的吸收,N的掺杂还明显提高了TiO2光催化氧化甲基橙的性能.  相似文献   
62.
试验将已知大肠杆菌噬菌体为阳性的同批新生牛血清,分别用剂量为4、8、12、18、24、28,32、40、44、48kGy的60Coγ射线辐照,检测其中的大肠杆菌噬菌体、总蛋白含量及对促Vero细胞生长效应的影响,以观察辐射对新生牛血清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剂量大于等于8kGy时,噬菌体结果均为阴性;当辐射剂量为8、12、24、28、32、40、44、48kGy时,血清总蛋白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当辐照剂量大于等于16kGy时Vero细胞最大增殖浓度随辐照剂量的增大而降低;倍增时间在8kGy、16kGy、24kGy时没有显著变化 从32kGy开始倍增时间增加 提示用60Coγ射线辐照可使阳性大肠杆菌噬菌体的牛血清转阴,在小于16kGy时对促细胞生长试验无影响;在大于24kGy时对细胞的分裂增殖有影响,并且随辐照剂量的增大影响程度严重  相似文献   
63.
在对中国富勒烯领域的理论研究现状作简要评述之后。侧重介绍本课题组近几年来在富勒烯结构、稳定性、取代型掺杂富勒烯、内嵌金属富勒烯等方面的理论研究工作。最后简述富勒烯的应用,并给出对富勒烯及其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的几点初步看法。  相似文献   
64.
正丁烷氧化制顺酐钒磷氧催化剂的助催化作用及活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有机相中还原五价钒制得钒磷氧催化荆前驱体,然后用漫渍法引入具有与V^4 离子半径相近的Fe、Co、Cu元素,并完成了正丁烷选择氧化制顺丁烯二酸酐的固定床活性评价试验,探讨了助荆对催化荆性能的影响以及反应条件、活性相结构对顺酐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加入助荆可提高催化荆活性和顺酐收率。复合组分的催化性能优于单一组分,适宜的反应条件是提高顺酐收率的前提,活性相(VO)2RO7(O20)晶面适宜失序对提高顺酐收率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5.
Y2O3掺杂对WO3压敏非线性及介电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Y2O3掺杂量(摩尔分数)为0.2%~2%的范围内研究了Y2O3掺杂对WO3的非线性伏安特性及介电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Y2O3掺杂量的增加,样品的非线性系数先增大后减小,在Y2O3掺杂量为0.8%附近达到最大值(3.61);样品的介电常数(在1kHz频率下测量)也是先增大后减小,其最大值(1.16×104)出现在Y2O3摩尔分数为1.2%附近的样品中.测量了各样品的阻抗频率依赖关系,并由此估算了不同Y2O3含量样品的晶粒电阻,利用德拜弛豫关系式解释了Y2O3掺杂引起WO3介电常数与晶粒电阻变化的关系.Y2O3掺杂的WO3陶瓷是一种新型的压敏电容材料.  相似文献   
66.
以CeO2作为改性添加剂、γ-Al2O3为载体、CuO为活性成分,用分层浸渍的方法制备出负载型CuO—Ceo2/γ-Al2O3湿式氧化催化剂;采用TG—DTA、XRD对其进行表征,研究了Ce的掺杂对载体及活性成分高温稳定性的影响并得出结论:在湿武氧化反应过程中,Ce的掺杂有效抑制了γ-Al2O3向α-Al2O3转变的高温相交,以及活性成分CuO与载体间相互作用形成CuAl2O4昀过程。通过对苯酚的湿式氧化降解实验,获知CeO2的加入可明显提高催化剂活性,其中6%CuO-6%CeO2/1—100%Al2O3的质量组分比对苯酚的催化活性最佳,反应30min,苯酚溶液COD的去除率为91.31%。  相似文献   
67.
采用溶剂热法成功制备La(OH)_3和La(OH)_3:Eu~(3+)纳米材料,表征了样品的晶体结构、微观形貌、宏观磁性及发光特性。结果表明,所制备样品是微观尺寸均匀,分散性良好,直径约为14 nm、长度约为107 nm的一维线状结构。纯La(OH)_3和La(OH)_3:Eu~(3+)纳米线均表现出室温铁磁性能,且其饱和磁化强度和荧光发射随掺杂浓度的提高先升高后降低。Eu~(3+)掺杂浓度为3%时,所制备的La(OH)_3:Eu~(3+)纳米线的饱和磁化强度最高(43.1 memu/g),是纯La(OH)_3纳米线(2.04 memu/g)的22倍。该掺杂浓度的样品同时表现出了优异的荧光发射性能,在589 nm,616 nm和696 nm处具有Eu~(3+)的特征荧光发射谱线。此类材料在特殊纳米功能器件、磁性荧光靶向药物等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8.
建立铁磁条调制下含有δ掺杂的磁纳米结构模型,计算不同δ掺杂位置及高度时电子的透射几率及自旋极化率,重点研究了该纳米结构中电子的自旋输运性质。结果表明,该磁纳米结构中可实现较显著的自旋极化效应,且δ掺杂的位置及高度均会对其中的电子输运性质产生影响。因此,理论上可以通过控制δ掺杂的位置及高度来获得实际需要的自旋极化强度,有助于新型自旋电子学器件的开发。  相似文献   
69.
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向SrTiO_3中掺杂不同含量La制备光催化剂,通过XRD、SEM、UV-Vis等手段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并以罗丹明B(RhB)为模拟污染物,研究掺杂不同含量La所制催化剂对RhB的光催化降解能力的影响,从而评价所制催化剂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随着掺La含量的增加,所制催化剂的晶体结构从SrTiO_3的立方晶系逐步向La_2Ti_2O_3的单斜晶系转变;La掺杂使得所制催化剂的禁带宽度减小、对紫外光的吸收阈值增大,使其光催化性能得到显著提升;掺La含量越高,所制催化剂的光催化性能越好。  相似文献   
70.
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纯Ti O_2与不同Co浓度掺杂的Ti O_2纳米粉体,并对样品进行了450、550、650℃保温2 h的热处理.采用X射线衍射仪对制得的纳米粉体进行了晶体结构表征,研究了热处理温度以及Co掺杂浓度对Ti O_2晶粒尺寸以及锐钛矿金红石相变的影响.结果表明:纯Ti O_2与Co-Ti O_2在450℃时为单一的锐钛矿;550℃时,纯Ti O_2有微量金红石生成,Co-Ti O_2仍然全部为锐钛矿;650℃时纯Ti O_2大部分转变为金红石,当Co掺杂量较低时,Co能促进锐钛矿相向金红石相的转变,而当掺杂浓度为8%时,Co抑制锐钛矿相向金红石相的转变;热处理温度升高以及Co掺杂浓度增加有利于Co Ti O_3相的生成,相同温度下,Co掺杂后Ti O_2晶粒尺寸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