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3篇
综合类   82篇
自然研究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Outcrossing rate in a natural population of Caldesia grandis was estimated by the dominant 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sm DNA (RAPD) marker using 10 open-pollinated progeny arrays of 24 individuals. The multilocus outcrossing rate estimated based on all 25 RAPD loci was 0.872 ±0.033 and the single-locus outcrossing rate was 0.795 ±0.032. Multilocus estimates did not differ significantly from the single-locus estimates. The fixation index, F, in the progeny estimated from RAPD data was -0.142 ±0.000. The estimates of multilocus outcrossing rates (t_m) and single-locus outcrossing rates (t_s) obtained from MLDT clearly indicate that outcrossing is predominant in the open-pollinated C. grandis population. An empirical analysis suggests that 15 should be the minimum number of dominant marker loci necessary to achieve robust estimates of t_m.  相似文献   
12.
香榧是我国特有干果树种,常以香榧-中药材复合种植模式开展经营作业。通过测定香榧-艾蒿、香榧-黄精、香榧-前胡、香榧-掌叶覆盆子的林药复合种植模式的香榧生长变化指标及土壤含水量变化特征,探究香榧生长最佳、水土保持能力最优的香榧-中药材复合种植模式,为香榧复合种植不同中药材的合理性提供借鉴。研究结果表明:香榧-艾蒿、香榧-黄精是香榧树干基径增长率最高的2种模式。不同复合种植模式、不同坡位与不同的复合种植模式的中介效应可以联合解释83.4%的林下土壤含水量变化。香榧-艾蒿复合种植模式下的香榧生长情况较好、水土保持效果最佳,开展香榧经济林的林药模式复合经营时,可以考虑采用艾蒿作为药材植物。  相似文献   
13.
采用微波提取技术,提取陈皮中3,5,6,7,8,3',4'-七甲氧基黄酮.含量测定以KromasilC18(150mm×4.6mm,5μm)为固定相;乙腈-水-醋酸(500∶500∶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47nm;流速1mL/min,柱温25℃.结果表明3,5,6,7,8,3',4'-七甲氧基黄酮在0.025~0.4mg/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8,平均加样回收率98.74%(n=5),RSD为0.93%.产自广州的陈皮中的3,5,6,7,8,3',4'-七甲氧基黄酮含量高于另外两地.用微波提取与传统回流、超声提取相比具有简便、快速、节省溶剂、设备简单的优点.  相似文献   
14.
以重庆市三峡库区柑橘典型种植区域——开县为例,利用开县1991—2010年的柑橘生长发育期观测资料、气象资料和产量资料,分析了低温、高温对柑橘生长发育的影响,确定了影响柑橘生产的主要生长发育期的危害温度指标,并对柑橘一个生长周期内的累积危害积温与气象生理产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二者为显著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660.在此基础上,以累积危害积温和上一年气象生理产量为影响因子,建立开县柑橘的气象生理产量预报模型.利用同样的方法,建立库区其余地区柑橘的产量预报模型.利用模型计算的结果,对库区各主产区的柑橘产量进行模拟和预报,平均准确率超过92%.  相似文献   
15.
沙田柚和酸柚花粉壁蛋白的双向电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摘沙田柚(Citrusgrandisvar.shatinyuHort)以及野生酸柚(CitrusgrandisL.)盛花期的雄花,将两者的花粉放入冷的pH6.7,1%NaCl缓冲液[10%蔗糖,0.45mmol/LCa2+(CaCl2·6H2O),1.63mmol/LB(H3BO3)],分别在5,10,20,30,40,50,60,180min时间提取后抽滤,滤液含壁蛋白.双向电泳(IEF/SDS-PAGE)对沙田柚和酸柚花粉壁不同时间蛋白提取物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两者的蛋白质分布格局明显不同:沙田柚花粉壁的蛋白质斑点主要分布于pH7.2~5.8之间,而酸柚的花粉壁蛋白质斑点密集于pH8.0~6.5和pH5.8~4.0两个区域范围之间;就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区域而言,沙田柚花粉壁的蛋白质斑点主要密集于14.4~43.0ku,而酸柚在20.1~43.0ku和66.2~97.4ku两个区域内分布有较多的蛋白质斑点.  相似文献   
16.
对柚子的老叶和嫩叶的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并探讨其差异,为柚子叶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采用无溶剂微波萃取法提取柚子老叶和嫩叶的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并以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个成分的相对含量.从柚子老叶和嫩叶的挥发油中分别分离鉴定出了59、51个化合物,分别占其挥发油总量的91.29%、87.45%,且2个部分的挥发性成分及含量差异性较大.柚子叶中的挥发性成分非常丰富,其中,许多化学成分具有芳香性或药理药效作用,在香精香料或医疗领域具有一定的利用价值.另外,柚子老叶的得油率比嫩叶高,其挥发性成分也比嫩叶的丰富,故柚子叶的采收宜在生长后期.  相似文献   
17.
以新鲜柚子花和干柚子花为原料,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或超临界CO2萃取法对干柚子花和新鲜柚子花的挥发油进行提取,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并测定各化学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相同方法提取的新鲜柚子花和干柚子花的挥发油的组成成分基本一致,但各化合物的相对含量不同,不同方法提取的干柚子花挥发油的组成成分与相对含量都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8.
建立测定枳壳中金属元素含量的分析方法。用V(浓硝酸)+V(高氯酸)=16+2的混合酸作为消解剂进行消化样品,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进行测定。枳壳中K、Mg、Ca、Fe、Zn、Mn、Cu、Cr的含量(μg·g-1)分别为4912、11236、3303、104.0、22.50、15.96、15.90、6.200,加标回收率(n=6)在97.6%~104.9%之间,各元素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0.11%~1.10%。该方法是一种快速、灵敏、准确的分析方法,可以为枳壳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利用100个10bp的随机引物对龙柚的4个芽变系的基因组DNA进行RAPD扩增分析,探讨芽变系遗传物质的变化.在这10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能在4个芽变系中扩增出稳定多态性片段的引物11个,一共扩增出了63条片段,其中多态性片段有19个,占30.16%.聚类分析的结果,芽变系2和4的遗传距离最小(0.1001),相似系数最大(0.9048).表明了芽变引起的遗传物质的改变能够通过无性繁殖的方式存在,用RAPD的方法来分析不同芽变系的遗传关系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采用体外培养的方法首次从患柑桔黄龙病的柑桔树叶中分离并培养出柑桔黄龙病的病原——类细菌(BLO),测定了BLO最适培养条件及形状、大小和壁膜厚度.将培养出的BLO回接到指示植物长春花,2个月后长春花表现症状,且能重新培养出该BLO。健康柑桔树叶片及长春花均未培养出BL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