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3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10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本文探讨了肾衰合剂加用中药灌肠对慢性肾衰(CRF)患者血清瘦素(leptin)等生化指标影响的作用机理。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口服自拟。肾衰合剂加用中药灌肠;对照组口服包醛氧淀粉,观察治疗前后血清leptin贫血和肾功能的变化。结果表明治疗组服药2—3疗程后患者肾功能及贫血程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该方剂可改善贫血程度,有降低血清leptin、尿素氮(BUN)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2.
用小剂量干扰素诱导剂>PolyI:C及免疫刺激剂刺五加配伍,治疗慢性乙肝感染者32例(慢迁肝12例,无症状HBsAg携带者20例),同时以26例(慢迁肝11例,无症状HBsAg携带者15例)作为治疗对照。三个月后,治疗组病例血清HBsAg滴度显著下降,而对照组则反见滴度上升,两组比较HBsAg滴度下降率分别为59.38%及7.69%(P<0.0001)。治疗组无滴度上升者,对照组有30.77%的病例滴度上升(P<0.001)。此外,治疗组肝功能絮状试验有明显好转,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血清中的HBsAg滴度降低,可能间接反映出降低了的病人及携带者的传染性,值得进一步研究提高其疗效。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Leep刀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检查确诊为慢性宫颈炎的患者200例,随机分成Leep刀治疗组及激光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治疗效果.结果Leep刀治疗组与激光对照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治疗效果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Leep刀治疗慢性宫颈炎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治愈率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人工肝支持系统(AISS)-血浆置换(PE)在慢性重型肝炎治疗中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74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内科综合治疗相同,治疗组加用PE疗法,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血氨(NH3)等指标来判断临床疗效及相关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临床好转率68.42%,对照组36.1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E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疗效显著,早、中期治疗效果更好,较为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5.
研究慢性间歇运动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康复影响,选择某医院住院的90名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划分成慢性间歇运动组和对照组,令两组进行相应的实验方案。结果:慢性间歇运动组实验后胃泌素(GAS)、胃动素(MTL)、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 A)和白细胞介素2(IL-2)均明显高于实验前和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实验后慢性间歇运动组血浆胰高糖素(GLU)和血管活性肠肽(VIP)明显低于实验前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是慢性间歇运动有助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康复。  相似文献   
106.
萎缩性胃炎实验动物模型的研究状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物理、化学因素、免疫法和外科方法及综合法等 5个方面对萎缩性胃炎动物模型制作的现状进行了综述和评价。认为CAG实验动物模型建立的研究应向快速、高成功率、稳定、可靠和经济等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107.
Chronic granulomatous disease is an inherited disorder of the NADPH oxidase characterized by severe bacterial and fungal infections and disordered inflammation. We propose that NADPH oxidase has a key role in regulating acute neutrophilic and T cell responses, which in turn restrains fungal growth and calibrates the inflammatory response to minimize injury and allergy. In this model, superoxide-induced activation of indoleamine 2,3-dioxygenase (IDO) is a central mechanism by which the optimal balance of antifungal host defense and immune tolerance occurs. This model is based on studies in mice and requires correlation in humans. Received 18 August 2008; received after revision 29 November 2008; accepted 16 December 200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