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5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6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7篇
综合类   23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毛竹枯梢病的发生发展规律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通过人工接种和野外定点试验,竹喙球菌(Ceratosphaeria phyllostachydis)在福建能以菌丝、子囊孢子及分生孢子三种形态越冬。1-3级感病侧枝上形成的有性子实体是主要的初侵染原,子囊孢子萌发后从伤口或自然孔口侵入当年新竹,它主要靠雨水溅散作用传播。在整个生长季节都能释放子囊孢子,以5-7月份释放量最多。温度、降雨量和降雨日是影响病害发生发展的主要因素。6月下旬出现症状,8月上旬至9月上旬为发病盛期,10月下旬以后基体停止信展,病菌进入越冬,毛竹枯梢病是一种具有多侵染点的病害。  相似文献   
22.
目的 采用长期精神紧张刺激建立动物抑郁症模型。方法 选用C57BL/6 J雄性4周龄小鼠17只,体质量(11. 05±1. 65) g,随机分为对照组、长期精神紧张刺激(LTMS)组。LTMS组单笼饲养并连续21 d每天给予猫惊吓3 h和剥夺睡眠12 h。实验组通过测定摄食量变化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旷场实验、强迫游泳行为学变化来判断建模是否成功。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LTMS组摄食量明显降低(P<0. 01),强迫游泳不动时间显著延长(P<0. 01)。旷场试验中,LTMS组小鼠穿越格数和直立次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极显著性(P<0. 01)。高架十字迷宫实验中,LTMS组小鼠闭合臂停留时间明显延长,差异具有极显著性(P<0. 01);进入开臂次数比例减少,差异具有显著性(P<0. 05)。结论 长期精神紧张模型表现出行为绝望、活动能力下降、兴趣丧失、焦虑与抑郁症临床表现相似的症状,可作为抑郁症模型。  相似文献   
23.
收集侧柏21个种源,经繁育定植后,连续3年逐年测其对侧柏绿胶杯菌的抗性。其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地理种源侧柏之间其生长状况的优劣与抗病性关系不大,同一种源内生长势良好者其感病指数较轻;种源之间对绿胶杯菌的抗性存在有明显的差异,其中抗性较强的有河北民寿,山西晋城,贵州黎平,山西交城和陕西华阴种源,但是均未达到可以用以进行病害防治的高度抗病的程度。  相似文献   
24.
目的 从神经内分泌学角度探讨慢性束缚应激的发生机制及疏肝中药对其调节作用。方法 建立慢性束缚应激大鼠模型 ,通过行为学实验评估大鼠应激状态下的行为变化 ,并测定大鼠肾上腺、胸腺指数及体内单胺递质含量变化 ,通过对疏肝中药复方柴胡疏肝散的防治作用的观察探讨中药复方的作用机理。结果 柴胡疏肝散可对抗应激引起的体能及情绪改变 ,并对各种单胺递质有不同的调节作用。结论 柴胡疏肝散在一定程度上调节了慢性束缚应激模型动物的行为表现 ,而且使不同组织单胺递质含量呈现动态变化趋势 ,提示其参与慢性束缚应激的内在调节  相似文献   
25.
目的:了解西藏大骨节病高发地区大骨节病家系的分布特征和遗传特点,并与当地人群正常家系的遗传背景差异进行比较,探讨遗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机制。方法:运用分子遗传流行病学手段,收集大样本量的大骨节病家系和正常的对照家系样本,建立详细遗传样本库和家系系谱,采用家族聚集性、系谱分析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西藏地区大骨节病高发区主要分布在居住条件差的贫困地区,居民以从事农业或半农半牧为主,主要食物以当地青稞为主,饮食结构单一,而且所选择的各高发区间的患病情况也存在差异;发现男女都可发病,男女患病率无明显差异,随着年龄的增长,大骨节病的患病率呈上升的趋势,该病多见于40~59岁年龄段,60岁以上人员患病情况最严重;大骨节病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高发家系中随着亲缘级数的减低,患病风险增高,通过家系分析表明,该病不符合经典的孟德尔遗传规律。结论:应改善病区群众的生活条件,提倡合理饮食;显示大骨节病为多基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一种复杂性疾病,致病原因中仍需考虑遗传因素。  相似文献   
26.
阶段结构种群动力学模型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详述了近年来对阶段结构种群动力学模型的一些研究成果,及这类系统的持续生存、正平衡点稳定性及全局惭近稳定的条件,并讨论了扩散、传染病、环境污染等的影响。  相似文献   
27.
目的 观察复方丹参滴丸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室重构的抑制作用。方法 CHF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3-4例,常规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口受体阻滞剂、利尿剂和地高辛治疗;治疗组3-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滴丸,每次10丸,每日3次,疗程18月。治疗前、后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并计算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Ds)、室间隔厚度(IVSd)、左室后壁厚度(LVPW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心肌质量(LVW)、左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比较组内治疗前后上述超声心动图指标的变化和组间差异。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18月后,两组LVEDd、LVEDs、IVSd、LVPWd、LVM、LVMI、LVEF均有明显改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治疗后,治疗组的IVSd、LVPWd、LVM、LVMI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滴丸,能进一步改善CHF的心室重构。  相似文献   
28.
本文采用电子肺活量计对218名老人进行了肺通气功能的测试。测试结果表明:体育锻炼对老年人肺通气功能有良好影响。本文为老年人肺通气功能的研究、评价及老年人体育运动的研究提供了实验性依据。  相似文献   
29.
连续3年调查发生慢性枯萎病不同发病程度的毛竹,进行了病原的分离、纯化及鉴定。结果表明,毛竹慢性枯萎病的病原菌是一种粘帚霉(Gliocladiumsp.)。该菌初生分生孢子梗轮枝状,长96~128μm,顶端轮生4~5个细瓶形小梗,轮生小梗长约19.2~24μm;次生分生孢子梗青霉状,长64~128μm,瓶梗大小(4.0~4.8)μm×(6.4~9.6)μm;分生孢子大小(2.4~6.2)μm×(1.9~3.2)μm。  相似文献   
30.
以2.5%氨水喷咽部建立大鼠慢性咽炎模型,用HE染色法观察咽部病理形态学改变,用ELISA法检测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1β、IL-6,用RT-qPCR测定咽部组织NF-κBp65mRNA的表达,用Western blot检测咽部组织NF-κBp65和IκBα蛋白的表达,探讨山香圆总黄酮对慢性咽炎模型大鼠 NF-κB、IκBα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山香圆总黄酮能明显改善模型大鼠咽部病理形态学; 与模型组比较,山香圆总黄酮各组能不同程度地下调TNF-α、IL-1β、IL-6和NF-κBp65的表达并上调IκBα的表达,其中高剂量组最显著.这表明山香圆总黄酮能通过抑制NF-κB的表达和IκBα的解离下调炎症因子TNF-α、IL-1β、IL-6的表达,从而减轻炎症,发挥抗慢性咽炎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