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1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6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243篇
自然研究   4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291.
利用反映热带季风环流系统流场特征的季风建立指数IWH和NCEP再分析的 1982~1996年及 1998年SCSMEX试验期间的风场和高度场资料 ,计算、确定和分析了东亚季风区和印度季风区逐年热带季风的建立时间 .并与其他作者用不同指数所得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IWH是一个能够反映亚洲热带夏季风环流主要特征、适合用于确定季风建立迟早的指数 ;在 1982~ 1996年期间 ,在东亚季风区 ,热带季风建立较早 (比平均情况早 2候或以上 )的年份有 1984、 1994和 1996年 ,建立较迟的年份有 1982、 1985、 1987、 1991和 1993年 ;东亚热带季风建立时间的年际变化 (标准差为 2 3候 )比印度季风大 ,反映东亚季风区环流变化较印度季风区更为复杂 .  相似文献   
292.
利用1958-1998年NCAR/NCEP再分析资料和美国海军联合台风警报中心JTWC (Joint Typhoon Warning Center)提供的同时期南亚边缘海域(包括阿拉伯海、孟加拉湾和南海)热带气旋资料,分析了这3个海域热带风暴高发期气候上100hPa和850hPa风矢量特征,以及100hPa纬向风强度分别与这3个海域热带气旋年频次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阿拉伯海及孟加拉湾热带气旋生成数与100?hPa东风气流强度之间存在极好的正相关关系,即东风气流加强热带气旋数目增多,反之减少。而南海由于位于南亚高压东南侧,经向风的显著地位使南海热带气旋与100hPa经向风强弱变化有联系而与纬向风的关系减弱。  相似文献   
293.
利用p-σ九层区域气候模式进行高原隆升对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影响的敏感性试验,分析高原隆升过程中西风急流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的变化,并对其变化的原因进行初步分析.数值试验结果表明,在西风急流垂直结构上,高原隆升后冬季沿90°E高原南侧由低层到高层西风增强,沿115°E经圈在35°N以南中高层西风增强,35°N以北中高层西风减弱,夏季沿90°E高原南侧中高层东风明显减弱,沿140°E在35°N以南中高层西风增强,35°N以北中高层西风减弱.在西风急流水平结构上,冬季沿40°N从100°E到120°E一带200 hPa西风风速显著减弱,而孟加拉湾至华南至日本南部海上一带200 hPa西风风速则显著增强;夏季沿42°N从120°E到150°E一带200 hPa西风风速显著减弱,而沿25°N从120°E到150°E一带200 hpa西风风速则显著增强.冬季高原冷源作用加强和日本西南海上潜热增加所导致东亚500至200 hPa平均温度发生变化以及高原隆起后对西风急流绕流作用的增强共同导致东亚西风急流发生变化,夏季则是高原热源作用加强以及朝鲜半岛和日本西南海上潜热减少导致东亚500至200 hPa平均温度发生变化,进而导致东亚西风急流发生变化.此外,无论冬季还是夏季,对流层中上层温度变化及其所导致的200 hPa风速变化均是在从高原隆升高度为现在高度的1/4至1/2期间变化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294.
在当前的世界政治格局中,大国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在地区和全球事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东北亚,中俄作为两个力量较为强大的邻国,两国关系的发展对该地区的和平和稳定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因而,在东北亚合作的背景下,力图突破中俄两国合作中的各种障碍,深化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维护该地区的和平与发展成为两国共同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295.
 韧性城市建设已逐渐成为中国城市管理者应对复合型灾害风险的实践选择和发展趋势。基于全球100韧性城市项目(100RC),对该项目已公布的亚洲韧性城市实践策略文本进行梳理,从目标愿景、策略内容、实施框架3方面总结了东亚、东南亚、南亚与西亚地区的不同城市所制定的韧性策略特征,并结合城市特点,以社区作为韧性抓手,提出了中国在韧性城市实践中可借鉴的经验与启示,并探讨了全球化背景下中国韧性城市建设的本土化实践方向。  相似文献   
296.
刘巍 《科技促进发展》2016,12(4):505-510+516
伴随着我国高科技产业的迅速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主要的高科技产品出口国之一。高科技产品出口以加工方式为主,集中在计算机、电子及通信等产业,外资企业是出口的主力军。这种状况与我国参与东亚国际分工的方式与程度密切相关,日本企业主导的垂直统合型分工和以欧美企业为制高点的全球生产网络,给我国带来光鲜的出口数据的同时,通过产业链中低端锁定、降低产业关联程度等方式一定程度上阻隔了技术外溢效果。因此,要通过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加强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开展海外并购和跨国科技合作以及突破产业链锁定重塑分工格局等方式提高我国科技产品的技术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