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3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7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描述了义宁话的音系,分析了义宁话的音韵特点,并在此基础上着重讨论了义宁话的归属,认为义宁话从语音特征上看,不宜划入平话融柳片,而应划入桂林片,进而归入桂北平话。  相似文献   
72.
小说《醉太平》里边的主人公精明沉稳 ,在部队机关大院里 ,出于权欲的需求 ,不得已屈从于世俗 ,压抑着自己的个性。在自尊与权欲碰撞时 ,个人的情感和自尊出现了扭曲 ,动机和行为结果出现悖离。可见 ,世俗虚伪的人性是扭曲人物性格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3.
春秋吴楚争衡时期,楚平王在内忧外患中为巩固统治,对内实行与民休息的政策,对外恢复了陈、蔡诸侯国的地位,减少对外战争,实行"城州屈"和筑采菱城"为舟师伐濮"的措施。历史文献和汉寿出土的文物,显现出沅水下游常德、汉寿在楚国及屈氏家族地位的重要。由此可见,屈原祖籍汉寿说并非臆说。  相似文献   
74.
从上海这个城市的"文化"或者说"气质"入手来描述上海的历史,是王安忆最近两个长篇<长恨歌>与<富萍>的写作主旨所在,也是其在上海谱系的作品中的特色所在.从作品的内在逻辑来看,<富萍>的产生可以看作是王安忆对<长恨歌>第二部文字的充实.  相似文献   
75.
丁耀亢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文人,因其小说《续金瓶梅》被诬告有影射清朝廷的言论而下狱。出狱后,丁耀亢写下了许多与此事有关的诗歌。分析这些诗歌,可以了解丁耀亢对"《续金瓶梅》案"的态度以及这件事对丁耀亢的生活、创作的影响,同时对了解丁耀亢晚年的思想也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