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8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46篇
丛书文集   73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1563篇
自然研究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91篇
  2006年   83篇
  2005年   87篇
  2004年   87篇
  2003年   69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89篇
  1999年   77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1.
【目的】考察温度、固体含量对预固化脲醛树脂分子质量和化学结构的影响,为预固化行为的调控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凝胶色谱(GPC)和13C-NMR分析了脲醛树脂在相同预固化处理时间,不同温度、固体含量条件下的分子质量分布及主要官能团的变化,对比了温度、固体含量对树脂羟甲基、亚甲基和醚键的贡献率。【结果】在相同预固化处理时间下,随着固化温度的升高,树脂的数均和重均分子质量均显著增大,伴随二亚甲基醚键总量先增大再减小趋势,端基羟甲基以及链状羟甲基结构含量下降,链状和网状亚甲基基团含量增大。在相同预固化处理时间下,高固体含量树脂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低固体含量树脂的低,但高固体含量树脂间分子质量相差不大,尽管固体含量的增大使链状羟甲基结构、二亚甲基键和二亚甲基醚键含量略有上升,但对端基羟甲基结构和总量影响不大。【结论】通过对比温度和固体含量对羟甲基、亚甲基和醚键的贡献率可知,与固体含量相比,温度对树脂预固化行为的影响更显著。  相似文献   
212.
【目的】探究毛竹材导管细胞壁上纹孔结构的主要特征,为深入认识竹类植物生理输导作用和竹材横向渗透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观测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Carr.)J.Houz.)材导管及导管树脂铸型的扫描电镜图像,研究纹孔的几何形态、分布规律和纹孔膜结构等特征。【结果】依据纹孔缘与纹孔口的相对位置和大小关系,将毛竹导管具缘纹孔分为两侧均没有纹孔缘(PⅠ)、仅在单侧有纹孔缘(PⅡ)和两侧都有纹孔缘(PⅢ)3种类型。纹孔内口和外口(短轴方向)尺寸分别为0.9~2.7 μm和1.1~3.8 μm; 纹孔膜有微纤丝暴露与被覆盖两种状态,多数具渗透性; 后生木质部导管上的纹孔呈选择性分布,总是密集于靠近维管束几何中心的一侧管壁; 毛竹维管束内分散有小导管,且相互以具缘纹孔对连接; 部分导管内含有侵填体。【结论】综合运用常规解剖方法和树脂铸型技术,不仅可以较系统地研究导管主要特征,还发现了毛竹材中特殊的导管结构和纹孔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213.
【目的】为获得具有良好机械耐磨性的超疏水木材,构建了木材表面SiO2/环氧树脂/氟硅烷复合超疏水膜。【方法】采用两步法在木材表面构建有机/无机复合超疏水涂层,在木材基底预置透明环氧树脂底层以覆盖木材表面天然微沟槽结构,然后构建SiO2/环氧树脂/氟硅烷(FAS)复合超疏水薄膜。采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以及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对超疏水涂层的微观形貌和化学组成进行表征,并测试其疏水、疏油和机械耐磨性能。【结果】木材表面复合超疏水涂层具有精细的微/纳米二元粗糙结构,该结构协同低表面能物质FAS,使木材表面不仅具有良好的超疏水性能(水静态接触角为153°,滚动角低于4°),而且疏油(乙二醇接触角为146°,滚动角低于11°); 经砂纸多次磨擦后木材表面水接触角和滚动角基本不变,超疏水性能保持稳定,超疏水涂层的微纳米结构及疏水物质依然保留,表现出良好的机械耐磨性。【结论】有机/无机复合超疏水涂层体系中,环氧树脂由于黏结作用使得SiO2纳米粒子与木材基底形成牢固的结合,从而赋予涂层良好的机械稳定性。  相似文献   
214.
金银花叶茎藤中黄酮与绿原酸同时提取分离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声辅助乙醇提取金银花叶茎藤中的绿原酸与黄酮,乙酸乙酯萃取分离黄酮与绿原酸,D101大孔树脂梯度洗脱绿原酸与黄酮,乙醇及正己烷分相法纯化黄酮与绿原酸.结果表明,乙酸乙酯萃取可将金银花叶茎藤中的黄酮与绿原酸较好的分离,经D101大孔树脂吸附、50%乙醇洗脱、浓缩过滤、沉淀用乙醇重结晶后得到的水溶型黄酮纯度达84.5%;经D101大孔树脂吸附、70%乙醇洗脱、浓缩干燥、pH值2.97条件下乙酸乙酯萃取、正己烷分相后,得到的绿原酸纯度达91.2%.方法已用于金银花叶藤中黄酮与绿原酸的同时提取、分离与纯化,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215.
对7种商品化大孔树脂吸附分离八月瓜果皮齐墩果酸的性能进行对比筛选,发现XDA-1型树脂最适合八月瓜果皮齐墩果酸的分离.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用响应面优化法考察了固液比、吸附温度和吸附时间对齐墩果酸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固液比为 1∶8(g/mL),40 ℃温度下吸附 315 min,齐墩果酸的提取率为0.265 6%.模型预测值为 0.243 2%,实验结果与模型预测值吻合.  相似文献   
216.
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自制柔性不饱和聚酯/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FUP/MMA)和柔性不饱和聚酯/甲基丙烯酸甲酯/T-60改性粉煤灰(FUP/MMA/CFA)复合体系的固化过程.利用Kissinger法、Ozawa法求出FUP/MMA和FUP/MMA/CFA两体系固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分别为81.578 kJ·mol-1和77.231 kJ·mol-1;用ASTM E698-79标准方法求得两体系固化反应的指前因子lnA分别为20.40 s-1和19.15 s-1;结合Crane方程得到两体系的反应级数n分别为0.9377和0.9359;最终确定了固化反应的动力学方程.用T-β外推法确定了凝胶温度、固化温度和后固化温度等固化工艺温度.  相似文献   
217.
以碳酸钠为催化剂,通过改变原料配比并加入合适溶剂,制备了液态硼改性酚醛树脂.对配方工艺进行了优化、对产物结构进行了鉴定,同时研究了残炭率随单因素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固定硼酸苯酚比的情况下,随着甲醛用量的增加,残炭率C2先增大后减小;固定甲醛苯酚比的情况下,在硼酸苯酚摩尔比为0.3∶1时,残炭率C2最大,综合分析最佳配方为:苯酚∶甲醛∶硼酸=1∶1.4∶0.3.  相似文献   
218.
以乙烯裂解副产C9馏分为原料,采用热聚合反应C9制备石油树脂.探讨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反应压力对石油树脂收率、色度的影响.树脂的收率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和反应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当反应温度超过240℃,反应时间超过8h后,石油树脂的收率趋于稳定;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树脂的软化点逐渐降低,树脂的色度逐渐增大.综合分析得适宜的C9石油树脂制备工艺条件为:反应时间8h,反应温度230℃,反应压力0.6MPa.  相似文献   
219.
聚氨酯-环氧树脂-松香复合乳液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聚已内酯二醇、甲苯二异氰酸酯、二羟甲基丙酸为基料, 以三羟甲基丙烷为交联剂,采用环氧树脂和松香对水性聚氨酯进行改姓,制备出环氧树脂和松香改性的聚氨酯复合乳液。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粒度分析仪、凝胶渗透色谱、综合热分析仪等对其进行了表征。红外分析表明,环氧树脂中的羟基与异氰酯基发生反应,生成了氨基甲酸酯基,同时环氧基进行了开环反应,接枝到聚氨酯分子上;松香中羧基也参与了体系的反应,最终形成了环氧和松香改性水性聚氨酯。环氧树脂和松香含量增大,都会导致乳液粒径增大。改性后聚氨酯复合乳液的相对分子质量有一定程度的增大,达7.43Х105g.mol-1。三羟甲基丙烷用量对剥离强度有显著影响,其用量以不超过2.7%为宜。改性后聚氨酯的相容性好, 其胶膜分解温度高达260℃。采用该乳液制成的胶粘剂对多种复合薄膜具有较强的粘接能力。  相似文献   
220.
微波辐射制备PMMA-BMA树脂及其吸附油烟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应用微波辐射法制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丁脂(PMMA-BMA)吸油烟树脂,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吸油烟树脂的表面形貌和孔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单体配比、引发剂用量、交联剂用量、微波功率对树脂吸附气相油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MMA/BMA配比为0.8:1,引发剂、分散剂和交联剂的用量分别为0.4%、0.3%和0.35%时,所合成的树脂其吸油烟率达到最大,此时树脂表面形成了较多和较深的孔.与常规条件下的合成方法相比,使用微波辐射合成WRT树脂不仅可缩短一半以上的反应时间,而且其吸附气相油烟率也高于普通合成法得到的NR树脂.此外,微波辐射合成的树脂其吸附气相油烟性能还优于普通活性炭和商品的G-1651型高吸油树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