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8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61篇
系统科学   71篇
丛书文集   57篇
教育与普及   17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现状及发展   12篇
综合类   171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84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99篇
  2011年   105篇
  2010年   89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96篇
  2006年   100篇
  2005年   88篇
  2004年   85篇
  2003年   98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对文题内容研究表明,Na_2CO_3对生物质的湿式裂解是良好的催化剂。Ni-Mo催化剂有利于甲烷生成,Ni-Mo和Na_2CO_3混合催化剂效果最好。可使气体转化率达55%以上。生物质的湿式裂解气化可得气体、液体和焦三种产品。其中气体产品主要含CO_2、CO、H_2、CH_4和少量的C_mH_n。脱(?)CO_2后可得热值为12500~16700kJ/m~3左右的中热值煤气。对液体产品的组分用荧光光谱法进行了分析,发现有菲、(?)醌等几十种物质。湿式裂解气化的最佳反应时间为150min、反应温度380℃以上。若以液体产品为主,则反应时间为80min较佳,反应温度相对降低。讨论了不同催化剂及Na_2CO_3用量对甘蔗渣湿式裂解气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92.
以添加不同数量胶质或沥青质的胜利减二线为原料油,采用2~#热载体,在固定流化床反应装置上考察了胶质、沥青质的转化。结果表明,在通常的反应条件下,胶质大部分转化为液体,沥青质大部分转化为焦炭。采用热接触改质,可脱除渣油中40~60%的S、N,90%左右重金属Ni以及85%以上的残炭,约90%的胶质和近乎100%的沥青质。  相似文献   
93.
用两种不同波长、不同功率的单色光作为激发光源,研究非晶硅PIN太阳能电池的光电特性,测试并计算了有关数据,发现在高功率强光照射下,PIN太阳电池光电转换呈现一种异常的现象,对此作了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94.
本文研究了矿井中漏泄电缆电磁波传播问题,给出了场分布公式解及单线模式和双线模式传播常数数值解。现场实测表明文中所给理论成果正确。  相似文献   
95.
96.
本系统采用一台TP801单板机,自行设计和研制了相应的接口电路及8K字节内容的控制程序。运用模糊控制器原理,通过实际系统的调试总结出一种行之有效的温度与压力控制算法。能够同时控制6台杀菌锅,性能价格比较高;既有数字与曲线的直观显示,又有打印输出,功能齐全:操作方便、灵活,工作可靠。  相似文献   
97.
本文较详细地介绍了所设计的A/D板的硬件组成及应用软件。实践证明:该板是最廉价的又是最实用的。  相似文献   
98.
导出了非线性聚焦梯度折射率光纤中高斯光束模式变换的新公式。数值结果表明,足够大的入射光束的功率对模式变换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9.
利用微生物转化丙烯腈生产丙烯酸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长期受工业污水污染的河水、污泥中分离到47株能以丙烯腈或丙腈为唯一碳、氮源或氮源生长的菌株.经高压液相色谱(HPLC)测试发现有5株菌在以0.15mol/L丙烯腈为底物的转化反应中,产物除丙烯酸外几乎无副产物.探索了菌株6-13的基本培养特性及其酶促反应条件.在选定条件下.通过分批补加丙烯腈,连续反应4h,反应液中累积丙烯酸0.526mol/L,未检出丙烯酰胺,丙烯腈转化率高于96%,丙烯酸由红外光谱和质谱确证.  相似文献   
100.
热声制冷效应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热声能量转换的物理机制,并在此基础上,研制了一套热声能量转换的实验验证装置,从而不仅验证了热声制冷效应的确定存在,而且指出了这一新颖制冷方式的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