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535篇 |
免费 | 102篇 |
国内免费 | 151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35篇 |
丛书文集 | 51篇 |
教育与普及 | 29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1篇 |
现状及发展 | 8篇 |
综合类 | 2651篇 |
自然研究 | 1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6篇 |
2023年 | 36篇 |
2022年 | 74篇 |
2021年 | 45篇 |
2020年 | 72篇 |
2019年 | 54篇 |
2018年 | 38篇 |
2017年 | 57篇 |
2016年 | 55篇 |
2015年 | 97篇 |
2014年 | 126篇 |
2013年 | 87篇 |
2012年 | 157篇 |
2011年 | 157篇 |
2010年 | 132篇 |
2009年 | 149篇 |
2008年 | 135篇 |
2007年 | 183篇 |
2006年 | 183篇 |
2005年 | 135篇 |
2004年 | 113篇 |
2003年 | 98篇 |
2002年 | 74篇 |
2001年 | 84篇 |
2000年 | 63篇 |
1999年 | 73篇 |
1998年 | 29篇 |
1997年 | 38篇 |
1996年 | 30篇 |
1995年 | 24篇 |
1994年 | 30篇 |
1993年 | 24篇 |
1992年 | 21篇 |
1991年 | 27篇 |
1990年 | 15篇 |
1989年 | 11篇 |
1988年 | 14篇 |
1987年 | 14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2篇 |
198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7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揭示长江经济带水资源空间均衡特征可为水资源利用效率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以长江经济带130个地市级行政区为研究单元,构建水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人口、水资源-经济共3对匹配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水资源负载指数对长江经济带11个省级行政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进行评价,进而揭示长江经济带水资源的空间不均衡特征和时空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长江经济带局部地区水资源与土地资源空间分布存在错位。其中四川-重庆、安徽、湖北地区基尼系数超过了联合国规定的警戒线0.4。(2)长江经济带整体平均匹配差异表现为水资源-经济基尼系数>水资源-土地资源匹配基尼系数>水资源-人口匹配基尼系数,长江经济带水资源空间分布与生产力布局不协调。(3)长江经济带水资源负载指数整体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呈现东高西低的特征,2010-2019年长江经济带整体水资源负载指数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92.
分析非点源污染对于水污染防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运用数学模型模拟是非点源污染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该文为了解犟河流域的非点源污染的时空分布特征,为当地提供污染防治的研究依据,基于SWAT(soil and water asssesment tool)模型,在缺乏水文资料的犟河流域采用参数移植法进行非点源污染模拟.结果表明:可以采用参数移植法,通过上级流域的模拟得到用于犟河流域模拟的各参数.模型模拟精度评价分别为(氨氮R2=0.77,NSE=0.75;总磷R2=0.77,NSE=0.73).研究表明SWAT模型在犟河流域具有适用性,基于SWAT模型进行的非点源污染模拟的时空分布特征明显,犟河流域经过多年治理,其污染负荷量均表现出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93.
分析长江水下三角洲YD 0901孔的粒度、TOC(总有机碳)和TN(总氮),建立全新世以来高分辨率年代地层图(平均分辨率为20a).结果显示,"中全新世大暖期"(距今7ka~6ka)水下三角洲加速营造,同时闽浙泥质区开始缓慢形成.TOC和TN测试数据表明:在距今2.7ka左右,YD0901孔的TN含量逐渐增加,说明流域人类活动逐渐加剧;而TOC由于部分的成岩作用,含量并未明显增加.通过沉积相分析,得到最大海侵面的深度,为准确估算冰后期最大海侵以来水下三角洲沉积总量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94.
95.
近40年来鸭绿江口地区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鸭绿江口地区近40年来河岸、岛屿的变迁,冲刷和淤积情况。以1968年的侦察卫星遥感影像,2000年左右的ETM要遥感影像,2008年的ALOS遥感影像作为数据源,进行河岸岛屿等专题信息的提取,并对提取结果进行GIS空间分析来研究河岸、岛屿的时空动态变化。研究表明:40年来,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朝方和中方的面积都有所增加,但是朝方面积的增长率近我国增长率的80倍。增长速率近我国增长速率的10倍。 相似文献
96.
干旱区景观格局综合优化:黑河中游案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选择黑河中游为研究区,通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景观连接性和生境质量识别核心生态源地,根据显性阻力、隐性阻力、地形和道路数据构建生态阻力面,基于最小累积阻力模型识别生态廊道网络与节点,并进行生态功能分区,进而从点、线、面进行景观格局优化。结果表明:1)黑河中游生境质量较好的斑块仅占总面积的13.77%,主要由湿地、高-中覆盖度草地和耕地构成,集中分布在东南部大起伏中高山以及黑河干流两侧;2)主干生态廊道呈东南-西北走向贯穿整个研究区,辅助生态廊道主要连接核心生态源地与主干生态廊道,分支廊道主要分布在东部,连接相邻主干廊道(或是源地),生态节点多分布在生态廊道薄弱的地方;3)根据累积阻力值频率突变与空间分布特点,将黑河中游分为生态缓冲区、生态连通区、生态过渡区和生态边缘区4个功能区,并在此基础上针对生态源地、生态廊道和生态节点提出建设策略。研究结果可为黑河中游生态系统管理提供切实可行的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97.
结合耦合抖振分析有限元完全正交组合(CQC)方法,编制了大跨度桥梁结构三维抖振分析模块,并选择薄平板截面简支梁结构的耦合抖振问题作为算例进行验证,从分析中发现,此方法的分析结果与Scanlan方法的结果相当吻合,还对主跨跨度1385m的江阴长江大桥的耦合抖振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振动模态的气动耦合对系统复模态的阻尼比有较大的影响,在大跨度悬索桥中,对于主梁的竖向和扭转位移抖振响应多模态效应和模态耦合效应非常显著,在高风速区传统的SRSS方法将低估这些抖振响应。广义抖振力的交叉功率谱密度对大跨度桥梁结构耦合抖振响应的作用不可忽略。此外,对江阴悬索桥来说,在设计风速下纵向和竖向脉动风速的交叉风谱对结构抖振响应有明显的影响,在以后研究分析中应该给予重视。 相似文献
98.
在分析水土流失对洪水、河道影响与洪灾形成的基础上,通过比较分析与实地考察,阐述了四川省域水土保持在长江上游生态建设中的地位。指出了长江上生态修复的重点区域,并就治理对策作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99.
长江上游枯水期及10月径流情势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非参数统计检验Mann-Kendal法分析了长江上游寸滩、宜昌站枯水期及10月的流量变化趋势,并用有序聚类分析法分析了两站枯水期及10月流量序列的跳跃点.结果表明:两站枯水期流量均呈上升趋势,10月流量均呈下降趋势;两站枯水期流量序列的跳跃点均为1989年,10月流量序列的跳跃点均为1991年.枯水期和10月流量序列的跳跃点基本吻合,初步判定,跳跃点的产生可能是由于长江上游流域水库运行引起的. 相似文献
100.
珠江三角洲城市尺度规划对大气环境的影响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城市尺度规划对局地气象环境的影响,以珠江三角洲不同时期的下垫面为例,选取2001年3月的气象条件,采用数值模拟手段,模拟并分析比较该地区城市群的发展对城市气象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珠江三角洲城市化发展过程带来热岛强度和范围的扩大,城市区域风速减小,小风面积增大。利用城市尺度规划大气环境评估体系,对广州城市发展规划进行评估,给出影响和优劣比较的定量结果,城市发展对气象环境影响较明显的是城市热岛强度、小风区分布、大气自净能力3个指标,即城市热岛增强,风速减小,大气的自净能力下降。综合评价指数表明在不利天气条件下,城市化过程带来的大气环境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