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丛书文集   1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92篇
自然研究   1篇
  2024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用X衍射分析、探针分析等方法,对可可西里和芒康岩区透长石和石榴子巨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可可西里粗安岩及芒康粗面英安岩中透长石巨晶内部光性均一,无环带和双晶,X光束见出溶条纹,矿物边部及核部成分变化很小,属高温极低有序度结构状态的钾透长石类型;石榴子石巨晶以Alm和Pyr为主要的二种端元组分,其结晶深度大约相当于中地壳。  相似文献   
42.
本文首先计算了苏北盆地及周围地区30多个地点的150多个玄武岩的岩石化学分析数据的标准矿物值,并进行化学分类,进而探讨了各时期岩浆活动性质。利用地质温度计和压力计对照计算了部分地点玄武岩的形成条件,并综合各种岩石化学特征指数、岩浆来源深度以及微量元素含量等分析结果,着重讨论了岩浆活动的规律及其所反映的大地构造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43.
本文将贵州晚新生代矿产资源分为沉积矿床和层控矿床二大成因类型。重点对层控矿床作了阐述,根据改造成矿作用程度和表生氧化成矿特点,进一步分为沉积——改造矿床、沉积——表生氧化矿床和沉积——改造——表生氧化矿床三类及若干亚类。并从成矿物质、成矿空间和成矿时间三个方面,对贵州晚新生代成矿规律作了探讨。其中,构造变异带成矿的规律至关重要。据此,对贵州晚新生代成矿区域作了划分;为成矿预测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44.
南天山新生代隆升和去顶作用过程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利用磷灰石裂变径迹技术并结合库车坳陷的沉积和变形特征,对南天山的隆升和去顶作用过程进行详细的研究。南天山在中新世早期就开始了现代天山形成的隆升事件,根据样品的磷灰石裂变径迹结果,其隆升年龄为17~25Ma;而且此隆升事件是一快速隆升事件,隆升速率达到138.8~198.8m/Ma。中新世南天山隆升的南部边界并不是前人所认为的北部古生代地层和南部中新生代地层之间的冲断层,而是在南部的中新生代地层中。在库车坳陷的阳霞地区,隆升的界线位于吐格尔明背斜核部的韧性剪切带。通过库车坳陷的新生代沉积和变形特征的分析,提出了天山中新世以来的隆升与库车坳陷的沉积和变形特征存在很好的耦合关系。  相似文献   
45.
In the present decades, lots of Mesozoic and Ceno-zoic paleomagnetic data have been obtained from westernChina and adjacent areas[1—19], however, these results are still not enough to reconstruct a postcollisional kinematic model for each block of the Tibetan Plateau and Central Asia. As a result, it is very difficult to paleomagnetically depict the postcollisional interaction within blocks of Ti- bet and Central Asia in detail. On the other hand, shal- lower inclinations have been repeat…  相似文献   
46.
雷琼新生代断陷盆地构造特征及其演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雷琼断陷盆地构造主要受走向北东东、北西和北东3组断裂控制。新生代不同时期各组断裂活动程度不同。在编制新生代不同阶段的地层等厚图的基础上,讨论了雷琼断陷盆地及其内部次级构造在时空上的迁移、发展和转化特征。根据地层厚度反演,估算了盆地的下降幅度和不同阶段的下降速率、拉张因子以及拉张量。雷琼新生代断陷盆地的构造演化可分为5个阶段,且与南海扩张、深部物质运动以及印澳板块、菲律宾海板块的相互作用在成因上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47.
营口-潍坊断裂带是郯庐断裂带中段一部分,自南向北发育潍北、莱州湾、黄河口、渤中、渤东、辽东、辽中等新生代沉积盆地(凹陷)。构造沉降量计算和作图结果表明,上述盆地的沉降史曲线有4种类型,它们对应不同的盆地类型。沿断裂带走向方向构造沉降速率的变化说明,营口-潍坊断裂带新生代以来构造活动自两端向中部逐渐迁移,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的汇聚速率和汇聚方向的变化以及菲律宾板块的影响控制了营口-潍坊断裂带新生代构造演化和平均构造沉降量的变化,渤海湾新生代盆地是拉分作用和主动裂谷伸展两种作用共同控制形成的复合型盆地。  相似文献   
48.
为明确沙南凹陷新生代断裂活动特征以及对油气富集的控制作用,利用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及钻井资料,对研究区主要断裂的几何学特征、运动学特征开展研究,并对断裂活动对烃源岩、储层、圈闭及油气运移的控制作用进行了探讨。结果认为:研究区断裂可划分为三级及上、下两套断裂系统,孔店组~沙三段沉积期、东营组沉积期是断裂活动高峰期;高活动速率主要同沉积断层下降盘为优质烃源岩发育区,凹陷北侧不同类型断层边界决定了多种类型砂体发育模式,断裂作用控制了构造及岩性圈闭的形成,断裂及断裂砂体耦合是研究区主要的油气运移通道;发育凹陷内部中央隆起区南北两侧“断控”双通道近源成藏、凹陷北侧陡坡带“断-砂耦合”阶梯状网毯输导远源成藏、凹陷斜坡下部“断控”前缘砂体源内成藏三种断裂控藏模式;凹陷北侧深层岩性圈闭、凹陷北侧陡坡带中浅部构造圈闭是后续有利勘探方向。  相似文献   
49.
Cenozoic volcanic rocks from the Haoti, Dangchang County of the western Qinling Mountains, contain a few clearly-zoned olivines. These olivines are relatively big in grain sizes and usually have cracks or broken features. Their cores have similar compositions (Mg#=90.4-91.0) to those for the peridotitic xenoliths entrained in host volcanic rocks and their rims are close to the compositions of olivine phenocrysts (Mg#=85.5-81.9). The CaO contents in these zoned olivines are lower than 0.1%. These features demonstrate that the clearly-zoned olivines are xenocrysts and disaggregated from mantle peridotites. The zoned texture was the result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olivine and host magma. Available data show that the volcanic rocks would have been derived from the mantle source metasomatized by subducted hydrathermally-altered oceanic crust. The formation of these Cenozoic volcanic rocks was perhaps related to the rapid uplift of the Tibetan Plateau.  相似文献   
50.
依据鲁西掀斜断块山区所选16地点地貌形态数据,进行聚类和排序分析,揭示了断块山地形态与山前盆地沉积建造的内在联系,从而探讨该地区新生代地壳运动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