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89篇
  免费   100篇
  国内免费   109篇
系统科学   8篇
丛书文集   138篇
教育与普及   98篇
理论与方法论   30篇
现状及发展   8篇
综合类   3116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116篇
  2013年   102篇
  2012年   97篇
  2011年   111篇
  2010年   113篇
  2009年   117篇
  2008年   131篇
  2007年   144篇
  2006年   107篇
  2005年   103篇
  2004年   108篇
  2003年   145篇
  2002年   114篇
  2001年   119篇
  2000年   142篇
  1999年   109篇
  1998年   112篇
  1997年   113篇
  1996年   119篇
  1995年   94篇
  1994年   102篇
  1993年   106篇
  1992年   113篇
  1991年   99篇
  1990年   89篇
  1989年   64篇
  1988年   42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2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21.
研究认为草玉梅为中国 -喜马拉雅分布种 ,小花草玉梅为华北分布种 ,二者形成明显的地理替代分布格局 .小花草玉梅系由草玉梅演化而来 ,其迁移路线是由喜马拉雅和我国西南经黄土高原向北至河北北部和阴山一带 .这为内蒙古植物区系起源提供了证据 .  相似文献   
222.
芍药属牡丹组植物心皮的形态和解剖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皮是植物是繁殖器官,性状相对稳定,是划分类群和阐明演化关系的重要依据。通过对牡丹组9个分类群心皮的形态解剖比较研究,发现四川牡丹柱头卷曲度大,形呈圆环状,柱头脉纹较清晰,子房壁内维管组织外侧的机械组织明显发达,花盘革质,与革质花盘亚组的分类群相近;而心皮基本无被毛,受粉面分布广及花柱的分化不明显等又相似于肉质花盘亚组,其地理分布位于2个亚组分布区的过渡地带,基于此,提出了牡丹组亚组划分的新观点。研究结果还表明,把紫牡丹、黄牡丹和狭叶牡丹等3个分类群合为一个种的观点更为合理.进一步论证了牡丹组植物的原始性,并指出紫牡丹和黄牡丹是牡丹组植物中更为原始的分类群。另外,讨论了有关性状的演化趋势,分析了导致牡丹组植物濒危的可能因素。  相似文献   
223.
Ornithogalum virens细胞分裂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苏木精及石炭酸——品红染色法,对 Ornithogalum virens 的花粉母细胞的减数分裂和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过程进行了观察,描述了其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在各分裂期的形态。同时,还观察了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核仁的变化。  相似文献   
224.
225.
本文发表了文昌县昌洒镇附近天然生长的一种新植物,名为平昌锥。它的果可食;木材可供建筑与制家具,因此,它的发表,无论对生产实践或科学研究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26.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国产苜蓿属(Medicago)11种植物花粉形态进行研究,在对比、观察的基础上,总结该属花粉的特征,讨论了该属国产11个种间的进化趋势等问题。  相似文献   
227.
根据历年在四川各地收藏的伏翼属87号标本,进行分类研究,发现伏翼 Pipistrellus pipistrellus、萨氏伏翼 P.savii 和印度伏翼 P.cormandra 等3种为四川省新记录,并进行了记述.  相似文献   
228.
本文通过对国产八角科植物的分类和地理分布的研究,首次确认国产八角科有28种,2变种(包括作者先后发表的3新种:地枫皮,假地枫皮,闽皖八角),1新交种:(百山祖八角),1个新等级,2个新记录,并报道了分种检索表和地理分布.  相似文献   
229.
毛竹枯梢病的发生发展规律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通过人工接种和野外定点试验,竹喙球菌(Ceratosphaeria phyllostachydis)在福建能以菌丝、子囊孢子及分生孢子三种形态越冬。1-3级感病侧枝上形成的有性子实体是主要的初侵染原,子囊孢子萌发后从伤口或自然孔口侵入当年新竹,它主要靠雨水溅散作用传播。在整个生长季节都能释放子囊孢子,以5-7月份释放量最多。温度、降雨量和降雨日是影响病害发生发展的主要因素。6月下旬出现症状,8月上旬至9月上旬为发病盛期,10月下旬以后基体停止信展,病菌进入越冬,毛竹枯梢病是一种具有多侵染点的病害。  相似文献   
230.
本文报导采自江苏宜兴的小蜉属(Ephemerella Walsh)一新种,宜兴小蜉(Ephemerella Yixingensis sp.nov.)并对新种形态特征作了详细描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