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系统科学   3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46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通过显微电泳、粒度分布、流变性等实验,证明单一氢氧化物及其机械混合物都有增粘作用,且效果与氢氧化物电性基本无关,氢氧化物/粘土体系的颗粒沉降过程呈飞跃式。分析结果表明;氢氧化物颗粒通过水化链外的氢与粘土水化链外端的氧相连接。构成封闭型水分子链空间网络,产生了较高的粘度和切力。混合金属氢氧化物产品不能完全脱水,影响颗粒水化的处理剂难以与其它泥浆较好地配伍。  相似文献   
132.
目的 对丘陵油田陵二区三间房组注水开发生产状态下的剩余油分布做进一步的分析研究。方法 以地质研究成果为基础,结合生产动态资料,运用动态分析等方法对丘陵油田陵二区三间房组油藏的剩余油进行研究。结果 受地质因素和生产状况双重作用的控制和影响,纵向上三间房油层组顶部动用程度差,剩余油相对富集,中下部动用程度高,剩余油饱和度低;平面上剩余油主要分布在主相带的侧翼、断层附近、注水井间压力平衡区和采油井之间的死油区。结论 为加密井井网调整提出理论指导,最终达到稳产、增产,提高采收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3.
目的 为保护储层以及提高油层采收率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真实砂岩微观模型对木钵延10油层进行了水敏伤害研究。结果 该油层黏土含量4.4%~11%,黏土组成以伊利石为主,伊/蒙混层和高岭石黏土矿物次之,不含或极少含有绿泥石;黏土矿物具有膨胀、分散、运移的特性,易造成储层的水敏和速敏伤害;目前的注入水将对储层造成中等程度的水敏伤害,采取高矿化度盐水及逐渐降低矿化度的注入方式,对减弱储层水敏伤害有利,最佳注入水盐度为15.6~5.2g/L。结论 水敏伤害是造成木钵延10区块注水压力高、注水量低的不可忽视的原因,应尽量使注入水矿化度高于注入流体的矿化度阈值(5.2~2.18g/L),以减轻水敏伤害。  相似文献   
134.
地层元素测井 (ECS)是一种实时测量地层中元素含量的新型测井方法。介绍了ECS的方法和原理 ,根据王庄油田 4口井的ECS资料及氧化物闭合模型和综合处理解释结果 ,确定出该区的地层矿物含量 ,依据矿物含量并结合自然伽马能谱测井方法确定出研究区的粘土含量及类型。结果表明 ,研究区沙三段碎屑岩储层粘土矿物以伊 /蒙混层为主 ,其含量平均为 5 0 % ;其他矿物含量依次为 :高岭石平均为 2 0 % ,伊利石平均为 15 % ,绿泥石平均为 8%。伊 /蒙混层比平均为 76 % ,粘土成分以蒙脱石为主。将测井解释得到的粘土含量及类型与X 衍射分析结果进行了对比 ,验证了测井解释结果的可靠性。根据研究区的粘土含量和类型 ,提出了该区储层改造时应采用的几项措施。  相似文献   
135.
胜利油田罗家地区砂砾岩体具有多种岩性并存、成分复杂的特点。在缺少成像及特殊测井资料的情况下 ,以岩心、岩相分析结果为依据 ,对比了各种岩相的地质特征 ,总结了常规测井资料在砾岩沉积体中反映出的特殊的响应特征。用多测井参数交会法划分出砾岩相、砂岩相和泥岩相 ,用多元统计分析法划分测井相 ,建立了测井相与岩心、岩相的对应关系。赋予测井相与岩心资料类似的岩石结构特征 ,将砾岩进一步划分为颗粒支撑砾岩、杂基支撑砾岩、混合支撑砾岩 ,这有助于准确地划分储集层和非储集层。应用砂砾岩体岩相分析方法在计算机上处理了研究区内 4口取心井的资料 ,其处理结果与岩心剖面对比分析 ,符合率达到 87.5 %。这说明该方法可以在该区未取心井中应用。将研究区内 6 7口井的测井资料解释结果用于划分储集层和确定沉积相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6.
近期的新钻加密井发现鄯善油田三间房组油藏油水界面与开发初期所认为的形态有明显不同.通过对油水界面分布情况及地层水矿化度、化学成分、水型等方面的研究,认为造成这种状况的主导因素是鄯善油田正好位于地下水排泄区内,地下水自西北部侵入鄯善油田,使西区、北区油水界面严重抬升,地层水矿化度及化学成分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这对确定新钻加密井井深,提高水淹层解释符合率具有现实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7.
通过试验研究了氧化塘处理采油废水的生化降解规律,求取了生化降解动力学方程。研究结果表明:主要污染物COD生化降解过程近似为一级动力学规律,COD_b降解可表示为COD=COD_b·e~(k_Tt),生化降解速度与温度有关;细菌是有机物降解的主要作用者,蓝藻(蓝细菌)是吸收和吸附石油类的主要贡献者;塘内复氧主要依靠大气与水面的直接扩散溶解过程来实现。  相似文献   
138.
以岩心分析和测井解释为依据 ,对胜坨油田二区沙河街组沉积微相与剩余油分布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胜坨油田二区沙河街组二段发育典型的河控三角洲沉积 ,其中 7砂层组为三角洲平原沉积 ,发育水下分流河道、天然堤、分流间湾微相 ,各小层及韵律层网状河道特征明显 ;8砂层组为三角洲前缘沉积 ,发育河口砂坝、远砂坝微相 ,每个韵律层从岸向盆地依次出现坝顶部、坝主体和坝侧缘及远砂坝。在本区 ,沙河街组二段沉积微相控制了油藏的剩余油分布 :在纵向上 ,剩余油主要富集在分流河道的中上部、河间薄层砂体和河口砂坝中下部 ;平面上 ,剩余油富集在河道边缘、坝侧缘、坝顶部的砂层中  相似文献   
139.
安塞油田长 6油层的地质特征及油井生产状况显示 ,该油层存在着含水率上升快、区块内产量和压力分布严重不均等问题 ,这直接影响了油田的开发效益和最终采收率 ,对油田稳产造成严重威胁。针对长 6油层的特点 ,采用了蜡球暂堵端部脱砂的压裂改造技术。该技术主要通过在原裂缝内形成新的裂缝和沟通部分天然微裂缝来增加泄油面积 ,提高裂缝导流能力。现场试验表明 ,蜡球暂堵端部脱砂重复压裂技术能够解决长 6油层侧向井重复压裂改造的难题 ,使油井产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并取得了明显的压裂效果  相似文献   
140.
李永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9):2209-2213,2245
数字油田已经成为石油行业关注的热门话题,油田数字化已是石油行业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针对油田的实际需求,我们设计并实现了基于WebServices的分布式油田远程监控系统。该系统结合相关嵌入式技术和WebServices技术,实现客户端、应用端、服务端的通信以及相互之间的控制,并且可自动连续计量油田各类环境数据、实时监控油田状况。通过WebServices 技术,使用不同语言开发、运行在不同平台上的客户可以无缝的获取所需的应用,从而达到资源效率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