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4篇
系统科学   11篇
丛书文集   8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16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本文提出了三种改进型矩量法/双正交模法混合技术,并将这种技术用于对线天线的分析。通过对八木天线的若干实例的分析表明,这种混合技术姓实用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92.
向量小波变换预滤波器设计的评价准则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在研究比较了现有几种向量小流变换预滤波器的设计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向量小波变换预滤波器的评判准则,为它们的设计与选择提供了一种标准,从而使向量小变换在实际工程应用中设计适合不同要求的预滤波器时,有了一种新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3.
本文指出对称-反对称正交多小波和与它相关的长度为4N的单小波之间的关系.介绍两种利用低通矩阵序列来构造高通矩阵序列的方法,并利用这两种方法给出两种通过单小波来构造对称-反对称正交多小波的方法.  相似文献   
94.
 提出功率分布优势小波包变换(PDP-WPT)和扩展BP神经网络(EBPNN),并基于两者提出针对直扩系统(DSSS)的变换域信息信号提取(TISI)干扰抑制算法。首先采用PDP-WPT高效跟踪直扩系统中的敌意干扰,提高算法收敛速度;然后通过EBPNN对变换系数进行信息信号的自适应识别达到干扰抑制的目的,具有复杂度低、鲁棒性好的特点。理论分析得到采用TISI后的扰信比(ISR)抑制量、信噪比(SNR)损失量和误码率(BER)的数学表达式。仿真结果表明:在相同干扰信号的情况下,与两种传统算法相比较,本算法的扰信比抑制量分别提高了43.8%和20.8%,信噪比损失量分别降低了62.5%和34.8%。  相似文献   
95.
本文利用多小波的优良性质结合人眼对蓝色不敏感的特性,提出了一种双彩色图像的水印算法.算法合理选择嵌入区域和嵌入强度,将彩色水印信息的各分量分别嵌入到彩色载体图像蓝色分量多小波域的中低频上,这样既可以保证算法的透明性又可以实现其鲁棒性.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具有透明性好、嵌入信息量大等特点,且对于多种常见攻击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如:JPEG压缩、图像剪切、椒盐噪声、高斯噪声、speckle噪声、泊松噪声等.  相似文献   
96.
针对现有电泳荧光信号去噪处理方法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最优小波包基的信号去噪方法.该方法采用Shannon熵准则选择最优小波包基,选取Penalized阈值,用量化后的系数重构得到去噪后的信号.仿真实验表明:基于最优小波包基的电泳荧光信号去噪方法在使信噪比得到提高的同时,电泳荧光信号的峰值误差也进一步减小.  相似文献   
97.
刘占卫 《河南科学》2011,29(4):383-387
研究了多小波子空间中的规则与非规则抽样定理,建立了基于Parseval框架的规则抽样定理成立的充分条件;考虑到非规则抽样的实用性,研究了与Parseval框架相关的非规则抽样定理,得到其成立的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98.
介绍了WinPcap和网络数据包捕获的工作原理,详细地设计了系统的体系结构,开发了在Windows平台下基于WinPcap的以太网数据包捕获工具,并对捕获的数据包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9.
自适应冗余多小波及其在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机械设备在运行过程中萌生的故障尚在特征不明显、特征信息微弱且往往被机械设备运行过程中的强噪声所淹没等给故障特征提取与故障定位带来了很大困难,提出了自适应冗余多小波的故障诊断方法.基于Chui-Lian多小波,依据信号特点采用两尺度相依变换方法,以谱熵最小为优化目标、遗传算法为优化方法,实现了冗余多小波的自适应构造.同时,对振动信号进行了冗余多小波分解,从而实现了对故障的准确定位及特征提取.将提出的方法应用于滚动轴承的故障分析和烟汽轮机的碰摩故障诊断中,结果显示,该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对机械设备在运行中产生故障的诊断能力.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明显地优于传统的傅里叶变换、Db6单小波变换和原始CL3多小波变换等方法.  相似文献   
100.
明渠湍流中的主要相干结构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自主开发的高帧频明渠湍流粒子图像测速(PIV)系统测量了3种Reynolds数下的恒定均匀流时间序列流场,运用本征正交分解能够给出数据集的最优模态的特性,分析了明渠湍流的主要相干结构模式及其能量关系。湍动能主要集中在少数几个低阶模态上,第1阶模态含有约30%以上的湍动能。Q2(Q4)事件是明渠湍流中除平均流动外含能最多、最主要的大尺度结构,湍动能主要通过Q2(Q4)事件向其他结构传递。它并不完全是发夹涡群诱导的结构,相反从能量的角度来看,发夹涡群的产生与维持与它有关键关系。Q2(Q4)事件可能存在大范围独立维持的大尺度机制。同时本征正交分解(POD)技术成功提取了发夹涡群结构,流向范围达到约3.4h,垂向尺度从交叠层一直到水面附近,整个结构与壁面呈约10°夹角。发夹涡群载有约23%的平均湍动能,并主要集中在处于对数区的中间部分。其他含能较少的大尺度结构有水面涡旋、单双涡结构、独立涡包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