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3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8篇
丛书文集   27篇
教育与普及   42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15篇
综合类   54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1.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二维Bi3O4Br纳米片,并将其用于活化过硫酸单盐(PMS)类芬顿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结果表明,所得Bi3O4Br对盐酸四环素(TC)和罗丹明B(RhB)具有优越的降解活性,这主要归因于二维Bi3O4Br纳米片可高效活化PMS,并使Bi3O4Br的光生载流子(e?/h+)有效分离.原位ESR测试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612.
通过两步电沉积方法制备了一种灵敏的铋/多壁碳纳米管复合膜修饰电极.首先用电解代替滴涂法将多壁碳纳米管沉积到玻碳电极表面,然后再把铋膜沉积到多壁碳纳米管上.提出了利用方波阴极吸附溶出伏安法分别测定水中总铬和六价铬的分析方法.在铜铁灵试剂的存在下,Cr(Ⅲ)和铜铁灵形成的络合物在-0.35V时通过吸附富集在修饰电极的表面,然后在阴极扫描(-0.35~-1.10V)过程中被还原.可以利用Cr(Ⅲ)或Cr(Ⅵ)的标准加入法直接测定水中总铬含量,也可以利用阴离子富集柱将Cr(Ⅵ)与Cr(Ⅲ)分离后单独测定水中Cr(Ⅵ)含量,分析结果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相吻合.本法的检测下限在富集时间2min时为0.05μg/L,相对标准偏差为5.2%(n=75).  相似文献   
613.
单分子磁体具有独特的磁学性质,如磁化强度的量子隧穿和量子相干振荡.该实验利用了STM针尖沉积方法,把单分子磁体Fe4沉积到比较惰性的半金属Bi(111)表面,并利用低温扫描隧道显微镜(LT-STM)观察了分子的形貌,发现分子的结构完整;还利用扫描隧道谱(STS)技术测量了分子的态密度分布和HOMO-LUMO能隙,为单分子磁体Fe4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14.
本文采用顶部籽晶熔融织构法(TSMTG)成功地将Bi2O3掺杂到YBCO超导块材中,研究了Bi2O3掺杂含量对单畴YBCO超导块材生长形貌和磁悬浮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YBa2Cu3O7-δ(Y123):Y2BaCuO5(Y211)=1:0.4不变的情况下,掺杂的Bi2O3粉体在样品内部均生成了Y2Ba4CuBiOx纳米粒子.当Bi2O3添加量x≤1.5wt%时,样品均可长成完整的单畴YBCO超导块材,且样品的磁悬浮力随着Bi2O3掺杂量的增加而增大;当x1.5wt%时,YBCO超导块材的单畴区域随着Bi2O3掺杂量的增加而逐渐减小,且随机成核现象严重,磁悬浮力降低;当x=1.5wt%时,样品的磁悬浮力最大.该结果对缩短样品制备的周期及进一步提高超导块材性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15.
采用溶胶-凝胶过程和静电纺丝技术相结合的方法,以聚丙烯腈(PAN)和硝酸铋为前驱物,制备了PAN/Bi(NO3)3复合纤维,该复合纤维经高温煅烧得到了Bi2O3纳米纤维.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等测试技术对样品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Bi2O3纳米纤维为规则的一维结构,直径分布均匀,具有较强的紫外光吸收性能.以罗丹明B为模拟污染物,考察了Bi2O3纳米纤维的光催化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煅烧温度为500℃时,光催化活性最佳,TOC去除率为48.7%.  相似文献   
616.
碧玺作为一种中高档彩色宝石常常进行充填处理来掩盖裂隙,通过常规宝石学测试、红外吸收光谱和X射线荧光光谱对市场上购买的9粒充填碧玺和2粒天然碧玺进行相关检测。结果表明,充填物质为胶类有机物及含Pb和Bi的玻璃,可以通过折射率值的差异鉴别充填碧玺。胶类有机物充填的碧玺在红外光谱2871cm-1、2961cm-1、和3060cm-1位置有吸收,而Pb和Bi玻璃充填的碧玺在X射线荧光光谱中有Pb和Bi的吸收峰。  相似文献   
617.
采用力学性能测试、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技术、切削性能测试、电镀试验对自行配制的含Bi易切削变形Zn-Al合金铸态、挤压态的组织与性能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低熔点的Bi相在Zn-Al合金中以针状弥散分布,改善Zn-Al合金的切削性能;Bi含量超过0.5%(质量分数)时,Bi对Zn-Al易切削变形合金电镀性能产生不良影响;自行配制的Zn-10%Al-0.3%Bi-X合金,切削性能良好,抗拉强度达到351 MPa,伸长率为18%,电镀不易起泡,表现出较好的综合性能,可作为部分铜合金替代材料,用于轴承、连接件、五金、家电等结构件.  相似文献   
618.
以Bi( NO3)3·5H2O为原料,利用弱碱并流沉淀法制备Bi2O3粉体,实验结果表明最佳的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为30℃,Bi(NO3)3溶液的浓度为0.20 mol/L,最佳反应pH为8.XRD分析结果表明产物为α - Bi2O3,晶粒尺寸约为34 nm.  相似文献   
619.
以Sn-5Wt%Cu无铅焊料合金为研究对象,探索了熔体过热对合金熔体结构、凝固组织和焊接性能的影响.运用四探针电阻法发现合金熔体过热至758℃附近后发生了明显的不可逆结构突变;熔体过热处理后的金相组织观察表明,该不可逆结构转变使合金凝固组织明显细化和弥散化、合金焊接接头的界面化合物层变得更薄、且界面粗糙度也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在260℃左右的铜基板铺展实验中,焊料合金的铺展面积增大了5%,润湿角减小了13%,其润湿性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620.
结晶器内的界面现象对连铸过程的顺行和铸件的质量有很大的影响,虽然钢–渣之间的界面特性已经被许多研究者研究过,但是这些研究大多是已钢或铁为研究对象。传统的CaO–SiO2系保护渣在参与高铝钢连铸时会与钢中的Al发生化学反应,导致保护渣的成分和性能发生变化,从而影响连铸顺行。因此,性能稳定的非反应型CaO–Al2O3系保护渣,成为高铝钢连铸过程的一种潜在功能材料。本文采用卧滴法,研究了BaO和MgO含量对非反应型CaO–Al2O3系保护渣润湿行为的影响,测量了渣-钢之间的接触角,并计算了界面张力。此外,还利用XPS测定了钢-渣界面处的氧种类,以证明保护渣成分和界面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结果表明:BaO和MgO对保护渣的润湿行为有着不同的影响,具体而言,当BaO含量从3wt%增加到7wt%时,渣与IF钢的接触角从62.4°增加到74.5°,界面张力也从1630.3 mN/m增加到1740.8 mN/m。 XPS的结果表明,随着BaO的加入,钢–渣界面处的熔体结构发生聚合,O?(非桥氧)和O2?(游离氧)的比例降低,而O0(桥氧)的比例增加,这说明BaO的加入会降低熔剂对IF钢的润湿性。而当MgO含量从3wt%增加到7wt%时,渣与IF钢基体的接触角从62.4°减少到51.3°,界面张力也从1630.3 mN/m降低到1539.7 mN/m。加入MgO时,钢–渣界面处的熔体结构发生解聚,由于部分O0分解为O?和O2?,导致O0的比例减少,这说明MgO提高了IF钢的润湿性,使熔剂更容易在IF钢表面浸润。引起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Mg2+离子半径小于Ba2+离子,Mg2+的静电势也高于Ba2+,较高的静电势导致O2?和Mg2+之间产生较强的极化效应,导致熔体中Mg–O键由离子键向共价键转变,从而使得Mg2+的电荷补偿效应远远小于Ba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