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98篇
  免费   124篇
  国内免费   158篇
系统科学   44篇
丛书文集   115篇
教育与普及   101篇
理论与方法论   23篇
现状及发展   54篇
研究方法   1篇
综合类   4242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60篇
  2022年   67篇
  2021年   92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70篇
  2016年   80篇
  2015年   100篇
  2014年   175篇
  2013年   161篇
  2012年   171篇
  2011年   194篇
  2010年   179篇
  2009年   220篇
  2008年   266篇
  2007年   222篇
  2006年   188篇
  2005年   162篇
  2004年   140篇
  2003年   190篇
  2002年   194篇
  2001年   191篇
  2000年   131篇
  1999年   152篇
  1998年   142篇
  1997年   136篇
  1996年   103篇
  1995年   101篇
  1994年   95篇
  1993年   72篇
  1992年   80篇
  1991年   69篇
  1990年   65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36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4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01.
三元共聚物(SMAE)衍生物是一种新型的低温流动性改进剂,不仅广泛应用于原油及燃料油的降凝,而且还能较好地降低燃料油的冷滤点。本文报道了应用方面的试验结果,并提出了提高低温流动改进剂适应性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02.
根据粒径和流量的不同,管内竖直各上固液两相流动可能会出现四种基本流型,即固定床模式,局部流化模式,充分流模式和水力输送模式,在充分流化模式中,固相存在着明显 向分布不均匀性,通过对轴向分布不均匀性现象的详尽的观察与分析,提出逐层流化-壁面效应机理模型,给出了床体膨胀曲线的测量结果,并指出,稳定化的流量操作范围窄是固液流化床的固有特性。  相似文献   
103.
采用双流体模型计算了液氮在垂直管内的上升流动沸腾过程,考察了壁面热通量和液体流量对流动及传热传质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垂直上升流动沸腾中重力压降占主导地位;根据截面液体温差的变化可判断沸腾模式的转变;壁面热通量与液相流量的相对大小决定了沸腾过程中的传热传质特征.  相似文献   
104.
含油制冷剂在小管径换热管内流动沸腾换热特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对含油制冷剂在6.34和2.50 mm换热管内的流动沸腾换热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测试质量流率为200~400 kg/(m2.s),热流密度为3.2~14 kW/m2,蒸发温度为5°C,进口干度为0.1~0.8,干度变化0.1~0.2,平均油质量分数为0~0.05.定量分析了不同质量流率和干度时,润滑油对制冷剂在小管径换热管内流动沸腾换热的影响.与大管径换热管相比,油的换热增强效果在小管径换热管内减弱甚至消失,在高干度和高油浓度区,油的存在使换热严重恶化.对于上述换热管,换热系数、油影响因子以及基于制冷剂物性的两相换热增强因子随油浓度的变化规律缺乏一致性.采用局部油浓度下的制冷剂-润滑油混合物性计算得到的两相换热增强因子能较好地反映润滑油对制冷剂流动沸腾换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5.
通过对常温下具有不同晶粒直径的微型铜圆柱体进行镦粗实验,研究了微小尺度下流动应力波动尺度效应现象.结果表明,在应变量相同条件下,流动应力波动幅度随晶粒尺寸的增大而线性增大;在晶粒尺寸相同条件下,流动应力波动幅度随应变量的增大而增大.基于晶体塑性理论及数理统计理论,建立了流动应力波动幅度与晶粒尺寸和坯料几何尺寸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6.
基于制冷剂-润滑油混合物管内流动沸腾局部压降实验数据,定量分析了不同质量流率下油影响因子和两相增强因子随整体油浓度、局部油浓度以及干度的变化规律,局部油浓度考虑了含油制冷剂在流动沸腾过程中的非平衡传质.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制冷剂-润滑油混合物性的两相增强因子与局部油浓度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度,不同干度下斜率变化一致性良好;基于局部油浓度和混合物性的两相增强因子压降模型能较好地反映润滑油在制冷剂中的实际存在状态及对制冷剂压降的影响规律,且物理意义明确,其预测值与95%以上实验数据的偏差均在10%以内.  相似文献   
107.
水平管气液环状流在新型分配器中的分配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设计了一种新型三通型两相分配器,该分配器主管侧壁均匀分布着直径均为3.5mm的8个小孔,主管中的气液混合物通过安装在主管外壁上的环室进入侧支管.通过在空气一水实验台上对水平管气液环状两相流通过该分配器进行的实验研究发现:与传统三通分配器的分配特性不同,该分配器的液相会优先进入侧支管.建立了相分配模型,认为对于环状流,通过管壁小孔的液膜将被小孔捕获,从而进入侧支管.该模型还提出了分配影响区修正系数,实验发现该系数与入口干度成线性关系.预测的气液相分流系数、主管出口与直通管间压力损失与实验结果吻合得很好,最大误差为7.24%.  相似文献   
108.
流动注射分析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与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简单地介绍了流动注射分析检测技术在化学中的应用和发展,特别是在化学计量学中的应用也作了一些描述,同时对流动注射分析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9.
基于高产气井向井流的流动规律,从描述非达西流动的Forchheimer二次方程出发,建立了考虑非达西流动边界影响的产能方程,给出了相应的非达西流动系数与表皮系数的计算方法,从而完善了由稳定试井评价气井非达西流动效应的方法.流动边界对非达西流动系数影响的分析结果表明,当非达西流动半径与井筒半径可比时,忽略该流动边界影响,非达西流动系数明显偏大,会导致高估非达西流动效应.实例计算结果证实了非达西流动边界对非达西流动效应评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0.
注入比对水平井筒压降影响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定常湍流N-S方程,数值模拟了水平井筒湍流变质量流场,通过分析轴线压降和孔眼附近三维流线图,研究注入比对水平井筒压降的影响规律及混合压降产生的机理.结果表明,存在一个临界注入比,当注入比小于临界注入比时,射孔入流流动形式主要表现为紧贴壁面的附体流动,对主流扰动小,此时混合压降很小甚至可以忽略,总压降损失近似等于没有孔眼入流情况下的摩擦压降损失;当注入比大于临界注入比时,孔眼入流可以深入主流并在孔眼下游出现低压分离区,引起混合压降损失,该压降损失随注入比的增大而显著增大,从而导致总压降随注入比增大而急剧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