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8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5篇
系统科学   5篇
丛书文集   9篇
教育与普及   4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700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通过对同心县贫困现状及形成原因的分析,阐述了近年来扶贫开发工作取得的经验,探讨了在扶贫开发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就同心县农村扶贫工作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42.
从农民专业合作社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出发,提出了一些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议。  相似文献   
43.
西藏谢通门县雄村铜(金)矿矿石物质成分研究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藏谢通门县雄村铜(金)矿是新发现的超大型细脉浸染型铜(金)矿.通过详细的岩石学、矿石学研究,表明矿石类型主要分为氧化矿石、次生硫化物矿石和细脉浸染状硫化物矿石三大类型.矿石主要为细脉浸染状.主要金属矿物为黄铜矿、黄铁矿、磁铁矿、磁黄铁矿,其次是辉铜矿等.主要非金属矿物为石英,约占矿物总量的60%~70%;其次是红柱石、钾长石、斜长石、黑云母、白云母、绢云母、绿帘石、石榴子石等.矿石主成矿元素以Cu为主,伴生有用组分为Au,Ag,Zn和Pb等.  相似文献   
44.
戴忱  李升峰 《江西科学》2007,25(4):483-488
回顾了现在城市规划中人口规模预测的几种常用方法,提出在注重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在城市总体规划人口规模的预测中,除考虑经济和社会发展诸因素外,还应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找出其主要的环境制约因素,运用生态平衡原理,推算合理的城市人口规模。本文把水环境容量和人口规模预测结合起来,进行了一种新的环境容量法人口规模预测的应用探索,即水环境容量法,并说明了本方法的适用范围。本方法充分考虑了水体的自净能力,以水环境容量为环境限制因子,预测了水环境容量阈值允许范围内的人口规模。  相似文献   
45.
46.
以1961~2005年多伦县气象站气象记录为主要数据来源,选取气温、降水量、蒸发量、干湿度等指标,采用常规统计分析方法,进行了年均和季度变化的时间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多伦县年均气温趋于上升趋势,降水量波动较大,并且夏季降水量对全年降水量贡献最大.年均蒸发量总趋势是下降的,整体上比较稳定.干湿度趋于上升,呈现变湿润趋势.近50年来多伦县气候呈现增温增湿的趋势.  相似文献   
47.
就河曲县近年来海红果树锈病发生的危害、规律及防治技术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8.
基于改进的两参数月水量平衡模型的月径流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熊立华等提出的两参数月水量平衡模型进行了分析,辨析了模型参数的物理意义,针对模型计算公式中的不合理之处,对原模型作了改进:首先,考虑到降水和流域前期蓄水量对流域蒸散发的共同作用,将两者同时作为影响因子,构造了新的蒸散发计算公式;其次,根据有关参数的变化范围,用线性函数近似双曲正切函数,改进了月径流量计算公式.运用改进后的模型模拟、验证了北运河通县站控制流域1980~1991年的月径流和蒸散发过程.结果表明,较之原模型,改进后的模型精度更高,月径流计算过程与实测过程拟合效果较好,年内最大洪峰流量相对误差明显减小,模拟的月蒸散发和流域蓄水量过程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49.
Mount Everest,the highest point on the Earth is often referred to as the earth's third pole as such the place is relatively inaccessible and little is known about its meteorology.In April 2005,an automatic weather station was installed at the mountain's North Col(6523 m a.s.l.).According to the observational 10-minute mean and daily records,the meteor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were analyzed. All the meteorological elements displayed obvious diurnal variations during May 1 to July 22,2005.The monthly variation of daily meteo- rological elements on Mount Everest coincided with that on Dingri,the closest routine meteorological station,with the high correlation co- efficients of 0.928,0.877,0.682,0.755,0.826 and 0.676(n=83,p<0.001)for mean temperature,minimum temperature,max- imum temperature,relative humidity,pressure and wind speed,respectively.Furthermore,the vertical mean gradient of temperature was above 0.6℃/100 m,especially for the daily maximum temperature.Most weather events on Mount Everest prominently appeared on the same day as those on Dingri,especially those from daily mean pressure,temperature and relative humidity with the cross-correlation coeffi- cients of 0.673,0.485 and 0.487(n=83,p<0.001),respectively.Some other weather events on Mount Everest lagged one-day be- hind those on Dingri.Furthermore,forecasting of the weather events on Mount Everest from pressure on Dingri was more reliable than those from the other meteorological elements.The conclusions are much important for research on meteorology and climate changes in the region.  相似文献   
50.
新疆于田县地处于古代东西方文化的交汇处——西汉扦弥国境内,是古丝绸之路南道上的重镇,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决定了于田县所处文化圈的复杂性和独特性。不同的宗教、文化相互交融、相互影响,深深地渗入到当地民族文化的深层内涵中,使当地民居外表虽然质朴无华,却注重实用性以及功能性。通过对新疆于田县的历史沿革、遗址遗迹、宗教信仰、东西方文化融合、本土民间传说等方面进行研究,探讨多元文化对于田县民居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