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63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140篇
系统科学   33篇
丛书文集   86篇
教育与普及   28篇
理论与方法论   11篇
现状及发展   93篇
研究方法   1篇
综合类   3422篇
自然研究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241篇
  2013年   227篇
  2012年   242篇
  2011年   263篇
  2010年   262篇
  2009年   301篇
  2008年   302篇
  2007年   211篇
  2006年   208篇
  2005年   184篇
  2004年   142篇
  2003年   131篇
  2002年   139篇
  2001年   86篇
  2000年   84篇
  1999年   76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67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提出了并行数据库系统的哈希轮转(Hash-Round-Robin)数据划分方法以及其于该划分方法的并行记录分布B^n树,给出了基于该树的并行连接算法,分析了该算法的效率,这种连接算法充分利用了数据的已有分布及B^n树的特性,还利用了哈希轮转划分的特性,提高了并行连接的效率,该算法已经在自主研制的并行数据库管理系统PAROⅡ中得到实现。  相似文献   
202.
春秋日食考补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立言 《开封大学学报》2000,14(1):62-65,74
对“春秋日食三十七事”记载中有争议的三次日食再予考证。  相似文献   
203.
从26天北京鸭胚胎的腔上囊中分离B淋巴细胞。应用细胞选择性系列抽提方法与DGD包埋——去包埋剂的电镜制样技术相结合,显示出了B细胞的中间纤维的超微结构及分布特点:纤维致密交织呈网络状,其特点是均匀地遍布于整个胞质空间,纤维单丝直径在9—11nm。间接免疫荧光实验结果表明,B细胞的胞质对波形蛋白单抗呈阳性反应,且也显示出了波形纤维呈网络状的结构形式。本文采用单向电泳、双向电泳和蛋白质免疫印迹技术,证实了B细胞中间纤维波形蛋白的分子量约为55KD。  相似文献   
204.
在文蛤(Meretrix Meretrix)体内具有血球凝集活性的凝集素(简称MML),经实验证实仅分布于文蛤外套腔液中。向外套腔液中加入固体硫酸铵达40%时,可使99%的MML沉淀。用不同饱和度的硫酸铵溶液依次对上述沉淀进行抽提,得到MML粗制品溶液,其比活比原始外套腔液提高了约9.95倍,总活力回收达48%。最后用自制的人血浆糖蛋白一Sepharose 4 B亲合层析柱可将上述MML粗制品的比活再提高400多倍。结果与原始外套腔液比较,MML终产品的比活总共提高了4313倍,总活力回收达44.8%,在电泳鉴定时显示出单一的区带。  相似文献   
205.
从理想混合液模型出发,将生物组织看作是主要由水、脂肪、蛋白质所构成的三元理想系统.测量了蛋白、蛋黄及其混合物的声速、密度和非线性声参量B/A,并根据修正后的Apfel混合定则,对该混合物进行水分、脂肪和蛋白质体积含量预测.结果表明,实测体积含量与Apfel混合定则预测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206.
运用面向对象技术,研究了回转类零件中自由曲线CAD/CAM集成方法。  相似文献   
207.
本文用Gordon生成函数法对A_a、B_b、B_1型反应体系的溶胶——凝胶分配进行了理论分析,得到了A_a、B_b、B_1体系的溶胶分数(S)、凝胶反应程度(P'_b),总反应程度(P_b)之间的关系,讨论了凝胶化范围,并用实验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208.
209.
210.
Immune responses to DNA vaccines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DNA vaccines, based on plasmid vectors expressing an antigen under the control of a strong promoter, have been shown to induce protective immune responses to a number of pathogens, including viruses, bacteria and parasites. They have also displayed efficacy in treatment or prevention of cancer, allergic diseases and autoimmunity. Immunologically, DNA vaccines induce a full spectrum of immune responses that include cytolytic T cells, T helper cells and antibodies. The immune response to DNA vaccines can be enhanced by genetic engineering of the antigen to facilitate its presentation to B and T cells. Furthermore, the immune response can be modulated by genetic adjuvants in the form of vectors expressing biologically active determinants or by more traditional adjuvants that facilitate uptake of DNA into cells. The ease of genetic manipulation of DNA vaccines invites their use not only as vaccines but also as research tools for immunologists and microbiologists. Received 26 October 1998; received after revision 3 December 1998; accepted 3 December 199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