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18篇
  免费   862篇
  国内免费   323篇
系统科学   466篇
丛书文集   210篇
教育与普及   33篇
理论与方法论   45篇
现状及发展   25篇
综合类   8210篇
自然研究   14篇
  2025年   28篇
  2024年   102篇
  2023年   87篇
  2022年   116篇
  2021年   148篇
  2020年   143篇
  2019年   137篇
  2018年   116篇
  2017年   127篇
  2016年   146篇
  2015年   255篇
  2014年   597篇
  2013年   405篇
  2012年   611篇
  2011年   673篇
  2010年   468篇
  2009年   501篇
  2008年   589篇
  2007年   668篇
  2006年   570篇
  2005年   506篇
  2004年   357篇
  2003年   269篇
  2002年   247篇
  2001年   223篇
  2000年   150篇
  1999年   136篇
  1998年   108篇
  1997年   113篇
  1996年   77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50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33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4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体验式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基础”,在研究图示理论和体验式教学的主要内涵的基础上,有效地将两者融合于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提出一种“引导—自主—合作”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并从课堂教学、课外实践活动与后续课程三个方面对这一模式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62.
《电子设计》课程的教学模式设计与实践探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电子设计》课程的教学模式设计与教学实践,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团队精神。  相似文献   
63.
“三位一体”的自然地理学实验教学模式及其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自然地理科学体系和教学体系的改革需要,提出自然地理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工作思路。在实验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三位一体的自然地理学实验教学模式。该文按照一定程序和标准对该模式实施效果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64.
浅谈高校实验技术队伍建设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分析了高校实验技术队伍现状,论述了高等教育发展对实验技术队伍的新要求。提出以创新观念为载体、以改革运行和管理模式为手段,全面加强实验技术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65.
转变农业增长方式途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发展现代农业的具体要求和内容。现代农业是以资源节约、可持续发展和从事绿色生产为其最高理念,以土、肥、水、药和劳动力等资源投入的节约化和高效化为重要特征。相对于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的传统农业来说,现代农业是农业发展一次质的飞跃。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必然贯穿始终。  相似文献   
66.
栗红梅 《科技信息》2009,(19):227-227
根据国内外先进的职教模式,结合我校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电类课程的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67.
“北川模式”与几种纠纷解决机制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各类社会矛盾纠纷日益凸显,不断探索解决社会矛盾纠纷的新机制,成为当前法学研究与法律实践中的热点之一。“北川模式”、“南通模式”、“厦门模式”、“陵县经验”、“枫桥经验”是几种有代表性的社会矛盾纠纷解决机制,通过对它们各自基本内涵的异同进行比较后发现,“北川模式”更符合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要求,更值得借鉴与推广。  相似文献   
68.
独立学院是新近诞生的新的教育办学机制,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面临许多问题,表现为师资力量薄弱、学生参与度不高、教学方式单一等。独立学院的思政课教学必须充分结合学生特点,扬长避短,贴近生活,加强互动,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等先进手段进行教学,并建立合理有效的考评机制。  相似文献   
69.
对云贵高原的降水量序列进行多尺度分析,可为喀斯特地区流域的综合治理、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及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证。 利用互补集合经验模态分解算法 (complete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CEEMD)结合快速傅里叶变换分析(fast Fourier transform,FFT)的特征提取方法。 选取云贵高原 60 个站点 20 年、时间间隔为 12 h 的降水量观测数据进行周期识别。 结果表明:CEEMD 算法能够有效提取序列中的月、半周年、周年等特征分量,结合各气象站点位置,发现地理位置上临近站点的周期变化趋势数相似。 与云贵高原的柯本-盖革气候分类指数图相对比,符合地区的气候特征,证明该分解方法可有效应用于气候统计;探讨在不同周期性特征影响下,实际降水序列如何响应于各种气候驱动因素,利用自相关函数(auto-correlation function,ACF)分析降水序列与准两年振荡(quasi biennial oscillation,QBO)、Niño3. 4 指数、热带气旋之间的时滞和相关性。 发现区域的降水序列受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l Niño-Southern Oscillation,ENSO)以及准两年期振荡的影响。 区域 48. 3%站点固有模态函数(intrinsic mode functions,IMFs)呈现双峰年周期,使用极端降水事件与热带气旋降水事件对比,发现云贵高原降水序列双峰值周期的产生受热带气旋影响。  相似文献   
70.
围岩位移监测值具有复杂性和非线性动态变化特征,且以往优化算法结合单一回归模型的静态一次学习无法表现真实场景下的实际应用,而自相关性使围岩位移预测作为时序问题更具现实意义,但单一模型的泛化性能易受历史监测数据的干扰,导致测试应用预测不准确。该文提出一种结合监测时序数据预处理的围岩位移时序动态预测方法,首先,将截取后的稳定监测数据利用3次样条插值等距化,并通过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 VMD)信号处理,将监测数据分解为趋势项与随机项位移分量;其次,Adaboost集成多个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 network, LSTM)构建时序预测集成优化模型,并在一次训练学习后单步动态预测;再次,分别对滇中引水工程段围岩位移分量进行预测,并与传统时序预测模型进行对比;最后,通过FLAC 3D数值模拟工程段得到围岩位移时序完整数据,验证集成优化模型的应用表现。结果表明:集成优化模型在各分量与累计位移均有良好表现,且与传统模型相比,受变形速率波动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