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6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18篇
系统科学   14篇
丛书文集   14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96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31.
宽带钢热连轧工作辊热辊形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实现工作辊热辊形的在线预报是板形控制的难题之一.采用一维有限差分方法建立了工作辊热辊形在线计算模型,并利用该模型计算了热轧过程中和下机后任意时刻工作辊温度场及其热辊形.仿真和在线应用结果表明,此在线模型计算速度快,精度高,能满足板形在线过程控制的需要.  相似文献   
32.
为了解决保护地面建筑物与煤炭资源回采率的矛盾,充分利用了宽条带开采和全柱开采这两种采煤方法的优点,结合地表移动与变形的规律,提出了宽条带跳采的采煤方法.通过数值计算,分析了宽条带跳采过程中地表下沉和水平变形对地面建筑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建筑物只承受跳采阶段的静态变形和全柱开采阶段的动态变形,避免了全柱开采阶段静态变形对建筑物的影响.说明了宽条带跳采的可行性,为建筑物下安全开采提供了新的开采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33.
为了从结构力学角度揭示纤维缠绕复合材料夹芯圆柱体在轴向压缩载荷作用下的复合吸能机制,建立了该结构的轴压力学模型,在考虑静力学平衡条件以及表层和芯材间位移协调条件的基础上,建立了表层侧向约束应力和芯材轴向压缩变形间的关系,重点分析侧向约束应力对结构损伤吸能机制的影响,探讨了表层和芯材设计参数间的影响规律.进一步开展的试验研究和破坏模式分析结果表明,该力学模型有效揭示了纤维缠绕复合材料夹芯圆柱体的复合吸能机制,指导了该结构的参数化设计.   相似文献   
34.
以国内某热轧带钢厂的新建项目为背景,分析了影响热轧中宽带钢凸度的主要因素,介绍了凸度预设定模型、工作辊热凸度和磨损计算模型及凸度和平直度反馈控制模型的主要功能及架构;针对典型产品的轧制过程设计了精轧机组工作辊的正弦辊形曲线.根据某产品轧制过程的工程记录数据,绘制了精轧机组的比例凸度分配曲线,结合多功能仪实测数据分析了模型的控制效果,带钢出口凸度保持在(40±20)μm的比例占带钢全长的100%,平直度为(0±10)I的比例占带钢全长的98%以上.  相似文献   
35.
采用条元法分析了异步轧制条件下金属在变形区内的变形情况,建立了适用于异步轧制的轧制压力公式及中性点坐标公式,并在计算摩擦力时考虑了粘着区的存在。通过仿真分析,得到了异步轧制条件下变形区内摩擦力的分布规律及应力、应变的分布规律,最后分析了不同速比对等效应力的影响以及不同入口厚度对轧制压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36.
对采用真空导入工艺的泡桐木夹层梁进行4点弯曲疲劳试验,研究发现泡桐木夹层梁的破坏形式主要有界面的脱黏、芯材的剪切破坏、面板分层等。试验过程中采集试件的S-N曲线,采用3种寿命预测公式对其进行线性拟合,得到该泡桐木夹层梁的寿命预测公式。基于S-N曲线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引入失效率的概念,采用双参数的Weibull函数分布,对不同应力等级下的失效率进行研究,从而得到泡桐木夹层梁P-S-N曲线。  相似文献   
37.
目前密集冷却工艺已广泛用于生产高强度带钢,但是该技术冷却速率较快的特点易造成带钢冷却不均匀等问题,导致带钢残余应力过大,进而产生边浪等板形缺陷。本文利用有限元方法,使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某700 MPa级高强度带钢在密集冷却工艺下的模型,实现温度-相变-应力耦合计算,并进行多个实验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通过修改有限元模型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研究边部遮挡和初始温差对带钢层流冷却阶段产生的残余应力分布的影响规律。对于减小带钢层流冷却过程中产生的残余应力,减小带钢进入层流冷却前的初始温差更加有效。本研究成果经过现场试验验证,可靠性较高,可用于指导该种类型高强带钢生产,以减少带钢的残余应力,提高带钢板形质量。  相似文献   
38.
通过水热方法合成了2个夹心型磷钼簇基有机-无机杂化化合物(C4H14N3)(C4H15N3)4{Na[Mo6ot5(H2PO4)4]2)·8H2O(化合物1)和{Ni[Mo6O15(H2PO4)4]2}(4,4'-bipy)3·H2O(化合物2,其中4,4'-bipy为4,4'-联吡啶),并对其进行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  相似文献   
39.
针对橡胶薄层与空腔的声学耦合,提出一种结构?声耦合解析模型,并基于该模型对密封条的材料与几何参数进行优化.通过加入余弦辅助函数,得到空腔的声学模态振型函数.利用瑞利?里兹法,建立简支双薄层结构振动与空腔声学耦合的解析模型.利用该模型分别计算单点激励的均方响应和扩散声场激励的隔声.通过与阻抗?迁移率方法和混合有限元?统计...  相似文献   
40.
冷轧带钢表面质量评价模型构造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冷轧带钢表面质量评价是一个与多种影响因素相关的十分复杂的问题,其中表面缺陷种类繁多,其成因复杂,与之相关的数量、等级、位置、分布特性等不同程度地影响着表面质量.将带钢表面质量抽象成多因素、多层次和多方案情况下的系统,从而将质量评价问题转化成了分析决策问题.通过各层次对质量影响因素权值的确定,提供了一个比较完善的表面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该方法保证了带钢表面质量评价的科学性与精确性,给出了应用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