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4篇
系统科学   17篇
丛书文集   9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理论与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259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填补了我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立法空缺。该法承袭了国际公约的精神和要旨,结合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和特点,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为保障该法立法目的的顺利实现,必须针对保护工作的各环节制定具体的规范,明确各方权利义务,加强对传承人的扶持,合理开发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充分发挥生产性保护的优势,加大宣传力度,在实践中不断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132.
本文从社会生产力的内涵及其构成谈起,首先指出了社会生产力的内涵及其构成因素,进而提出了判断先进的生产力的标准及其发展要求是什么,指出了中国共产党应如何“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133.
从四个方面阐述了施工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主要特点,并着重论述了这些特点对施工企业会计核算所带来的影响.这样,便有利于搞好施工企业会计核算,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相似文献   
134.
科学技术的意识形态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兰克福学派认为,科学技术不能仅对生产力发展这样一个价值信息做出反应,还应充分关注应运而生的意识形态后果。对科学技术意识形态意蕴的科学认知,有助于科学技术自身的健康发展,摒弃片面的“单向度”式的科学技术发展观。  相似文献   
135.
水电站拦污栅水头损失和清污机械研究现状和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水电站拦污栅水头损失的机理 ,拦污栅水头损失与发电水头的关系 ;介绍了国内外水电站清污机械的种类、特点及应用情况。建议开展对已建大中型水电站拦污栅锈蚀、堵塞状况的调查研究 ,为清污机的制造和适时清污提供水力学依据 ,以保证水电站的安全和高效运行  相似文献   
136.
介绍了生产高碱度烧结矿的意义,分析了高碱度烧结矿的冶金性能和生产工艺特点,提出了生产高碱度烧结矿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7.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抗战时期,为坚持抗战,国民政府和共产党对西部进行第一次开发,六七十年代,因国际形势严峻,中共中央决定以备战为指导思想对西部进行第二次开发,先后二次开发都取得了巨大成就,起了重要作用,同时,留下了深刻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38.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浩浩荡荡、不可阻挡的潮流,任何国家或地区都无法置身其外。不过,由于西方发达国家在经济全球化处于先发乃至主导的优势地位,使得许多学者误认为经济全球化是资本主义的。笔者认为经济全球化包括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两个层面,或许生产关系的全球化不可避免地带有资本主义的烙印。但生产力的全球化并非如此,并不带有意识形态内涵。参与全球化,中国可以较快地提高自己的生产力水平,加速现代化进程。因此。参与全球化,是社会主义中国实现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为了统一思想,扫除认识上的障碍,坚定参与全球化的信念,有必要进一步厘清经济全球化的性质。  相似文献   
139.
亚当.斯密和马克思从不同的角度对原始积累问题做了代表性的论述。我国学界关于原始积累的主流认识持批判的态度,并把原始积累、资本的原始积累和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混同起来。这种认识遇到了现实的挑战,必须根据不断发展的实践对原始积累进行新的定位。原始积累的历史意义在于为市场经济的建立创造条件;过程实质表现为生产要素存在方式的转变;手段具有经济性和非经济性双重特征;历史过程的终结则需要政治力量的介入。  相似文献   
140.
从劳动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不可替代的积极意义的角度看,人类一切价值的源泉只能是活劳动;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的角度看,人类社会的发展及人的需求是有导次性的,因此劳动也是层次的,满足最基本层次需求的劳动是生产劳动,满足新增需求的劳动是非生产劳动。这样的划分,可以摆脱纯经济的一些无谓纠缠,而把精力放在应该大力发展的生产劳动上,所以,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认识不能只从经济学的视角进行,从哲学的视角或许是中一种更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