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1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88篇
系统科学   12篇
丛书文集   29篇
教育与普及   5篇
现状及发展   11篇
综合类   1245篇
自然研究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94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是加强农业科学研究和创新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尽管世界各国、各地区会因为在法律制度、产权制度等方面存在差异而导致很难在利益和制度层面上利用别国经验,但在形式和技术层面,却可以加以吸收借鉴.为此,本文通过梳理和研究美国、韩国、加拿大、丹麦、日本等国家在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方面积累的丰富经验,发现这些国家的政府在其中扮演主体角色,十分重视农民组织的作用,注重对农业科技服务人员的选拔和培养,并且拥有完善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和法律法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国外现代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2.
本文针对三维尺寸均处于纳米量级的材料与结构中常见的界面分层破坏问题,利用聚焦离子束技术(FIB)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开发设计了一套研究纳米材料中界面端部裂纹启裂行为的实验方法.采用FIB成功从宏观多层薄膜材料(硅/铜/氮化硅,Si/Cu/SiN)中切割制备出了由硅基体(Si)和200 nm厚铜薄膜(Cu)及1000 nm厚氮化硅层(SiN)构成的纳米悬臂梁试样.利用高精度微小材料加载装置,在TEM中对该试样进行加载实验,并原位观测了不同试样中Cu/Si界面端部裂纹启裂的行为.通过对启裂瞬时Cu/Si界面上临界应力分布的有限元分析发现,不同尺寸试样中的界面上法向应力与剪切应力均集中在距界面端部100 nm的范围内,且临界法向应力远大于剪切应力.对应力分布的进一步分析则发现,距界面端部5 nm区域内的法向应力场控制着Cu/Si界面的分层破坏过程,可用于表征界面分层破坏的局部控制准则.  相似文献   
163.
通过判断抽样选取高端农产品的购买者进行访谈,深入调查消费者购买高端农产品的需求状况。针对消费者在购买高端农产品时所表现出的生理和安全需求、情感和品牌需求、沟通需求、精神和体验需求,提出通过强化消费者的感性和理性认知、塑造个性品牌、拓宽销售渠道、提炼核心卖点、深入开展体验营销、实行差异化营销等策略来打造企业个性化营销方案,全方位满足消费者的各种需求。  相似文献   
164.
Electrospun porous films doped with the green-synthesized CdSe quantum dots were synthesized. Glycerol was chosen to prepare the quantum dots ( QDs), with the highest quantum yield of 78.28%. Polycaprolactone (PCL) was electrospun with CdSe QDs to avoid the QDs' toxicity and improve the QDs' cytocompatibility. The electrospun QDs-doped films preserve the original QDs' fluorescence. Pores can be detected from the SEM of the films, predicting the possibility of loading drugs in the cancer therapy. The cell proliferation assay shows excellent cytocompatibility of the eletrospun CdSe-QDs-doped films. The present eletrospun CdSe- QDs-doped porous films are cytocompatibale, highly-fluorescent and ootential to load drugs in cancer therapy.  相似文献   
165.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Si(100)衬底上制备了3%Co掺杂CeO2薄膜,研究了不同热处理温度对Ce0.97Co0.03O2薄膜结构和光学性质的影响。X射线衍射(XRD)表明,3%Co掺杂CeO2薄膜为多晶薄膜,且未破坏CeO2原有的结构,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晶粒尺寸逐渐增大。椭偏光谱法研究表明,Ce0.97Co0.03O2薄膜的光学常数(折射率n、消光系数k)随着退火温度增加而增大,光学带隙Eg随退火温度增加而减小,这是薄膜结构随退火温度增加发生变化所致。  相似文献   
166.
The treatment of 100 MeV Ag swift-heavy ion(SHI) irradiation with five different fluences(3 1010, 1 1011, 3 1011, 1 1012, and3 1012ions/cm2) was used to design optical and structural properties of amorphous(a-) As40Se60 chalcogenide thin films. Swanepoel method was applied on transmission measurements to determine the changes in optical bandgap, Tauc parameter and linear optical parameters, i.e., linear optical absorption, extinction coefficient and linear refractive index. Dispersion of the material was determined by Wemple–DiDomenico relation.Changes in nonlinear optical parameters of third-order optical susceptibility and nonlinear refractive index were determined using semi-empirical relations. Changes in surface morphology of the films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SEM observation, which indicated that fluence 3 1012ions/cm2was upper threshold limit for these films for ion treatment. It is observed that optical bandgap reduces from 1.76 eV to 1.64 eV, and nonlinear refractive index increases from 1.31 10 10[esu] to 1.74 10 10[esu]. Linear refractive index initially increases from 2.80 to 3.52(for fluence3 1010ions/cm2) and then keeps decreasing. The observed changes in optical properties upon irradiation were explained in terms of structural rearrangements by Raman measurement. The study was compiled with the previous literature to propose SHI as an effective optical engineering technique to achieve desired changes according to the need of optical/photonic applications.  相似文献   
167.
采用电化学方法制备了钽电解电容器阳极.通过场发射扫描电镜和理论分析对钽阳极断面的曲面结构特征及其形成机理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发现Ta/Ta_2O_5的薄膜曲界面存在间隙层(1nm),该间隙层为氧空位及其缺陷离子迁移所致;曲面结构的应力模型表明曲面薄膜界面的电化学生长过程生产缺陷浓度高于平面系统,讨论了钽电解电容器曲面薄膜的形成过程对电场应力畸变屏蔽的机理.  相似文献   
168.
在不同氩气分压下,用直流溅射法在室温Si基片上制备了不同厚度的Al膜。用光学干涉相移法和X射线衍射技术,对薄膜应力和微结构进行了测试分析。微结构分析表明:制备的Al膜均呈多晶状态,晶体结构仍为面心立方;氩气分压分别为1Pa和3Pa的Al膜相比,1Pa下制备的薄膜结晶程度明显优于3Pa下制备的薄膜。1Pa下Al膜平均晶粒尺寸随膜厚的增加由17.9nm逐渐增大到26.3nm;晶格常数由0.4037nm增大到0.4047nm,均比标准值0.40496nm稍小。应力分析表明:同一工作气体压强(氩气分压)下,Al膜的平均应力随着膜厚的增加变小,应力分布趋向均匀。相同时间1Pa和3Pa的Al膜,其微结构和应力有较大差别。  相似文献   
169.
使用脉冲激光沉积(PLD)技术制备了系列无氢类金刚石(DLC)薄膜,测量了样品的Raman光谱、光吸收和光致发光,研究了光致发光与制备条件的依赖关系。结果表明,这种薄膜是有少量sp^2键和sp^2键组成的非晶碳膜。薄膜的光学带隙在1.68~2.46eV,发光在可见光区呈宽带结构。沉积温度对类金刚石薄膜的结构和发光性质有较大影响。当沉积温度从室温升高至400℃时,sp^2团簇的长大使C原子的有序度增强,从而导致薄膜的光学带隙变窄,发光峰红移且半高宽变小。  相似文献   
170.
以纯铝为靶材,在不同溅射气压下采用直流磁控反应溅射方法制备了Al2O3薄膜。用扫描电镜(SEM)、能谱仪(EDS)、X射线衍射仪(XRD)、台阶仪、绝缘电阻仪和精密阻抗分析仪等分析了薄膜的表面形貌、化学成分、结构、薄膜厚度和电学性能。结果表明,随着溅射压力增大,薄膜的颗粒尺寸和厚度减小,组织细密;薄膜的化学成分主要为Al、O元素,铝氧原子比接近2:3,在250℃的低温下,溅射态的Al2O3薄膜均为非晶结构,溅射压力对Al2O3薄膜的结构和化学成分影响不明显;溅射压力为1.0Pa时的薄膜,其电阻和电阻率较大,介电性能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