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11篇
教育与普及   6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35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针对红外小目标占用像素较少、背景相似性强、网络容易受到背景杂波信息干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的红外小目标检测方法。利用注意力机制模块抑制背景杂波,增强小目标特征,并使用红外小目标检测模块实现检测任务;为了增强网络鲁棒性,通过高斯噪声与原图通道堆叠输入的数据增强方式提升网络抗杂波干扰的能力。实验表明,提出的方法在MDvsFA数据集中的性能超过了目前最新的对比算法。  相似文献   
52.
在人与自然构成的多种关系中,审美关系是人与自然之间诸多关系的一种,具体表现为无功利性,形象性,和以情感为中心特征。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促进了人脑的进化和生理感官的成熟,为审美关系的存在提供了基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审美关系也在逐步向前推进。同人与自然的其他关系相比,审美关系具有兼容性、个体独特性和历史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53.
歌唱艺术既是"声"的艺术,又是"情"的艺术,表达正确的感情,塑造立体而准确的艺术形象是歌唱的最终目的。要想使歌唱感染人,首先就要对声乐作品进行细致的处理;其次以正确的方法进行表达。文章以歌曲《二月里见罢到如今》为例,从感受词意主题、理解作品内涵,运用歌曲旋律予以正确表达以及演唱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希望对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4.
毛泽东既是伟大的领袖,又是杰出的诗人,在他创作的诗词中频频出现的"白雪"、"寒秋"、"昆仑"、"长江"和"大海"等物象是他领袖气魄与诗人情怀的艺术显现和理想寄托.考察这几个审美物象的意义,在于通过他政治家和诗人矛盾的人生现象,揭示出他超凡的人格魅力,感受他灼热的生命光华,进而走进他独特的生命世界.  相似文献   
55.
中国古代的物感说和西方近代的移情说都探讨了艺创作中的主客关系及其美感源泉等问题。它们都表明人在观察外物时,设身处地,从而达到一种物我交融、物我同一的精神活动。但因二所产生的社会化传统不同,二有着明显的差别:一是审美产生的原因不同;二是主客体的关系不同。  相似文献   
56.
成功的电视广告不仅能传达商品信息,而且能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本文从动人的画面美、精彩的语言美以及丰富的情感美这三方面分析和探讨了电视广告表现出的美感。  相似文献   
57.
语文课堂教学是使中学生认识并热爱自己的母语的重要阵地,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进行美育的有效途径。故语文教师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注重课堂教学的美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58.
所谓高峰体验,就是审美感兴的终极层次和最高境界。以许渊冲先生翻译的辛弃疾的诗《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两首为例,把这种体验分为常态型和偶发型,探讨了如何在译诗中传达审美感兴的高峰体验。  相似文献   
59.
在经历最初的喧嚣之后,由于各种内外因素的作用,1920年代初的“新诗”一度十分沉寂。面对这种情势,以徐志摩为代表的诗人意识到,必须在创作上有所作为,才能真正使“新诗”获得一种自立的地位。于是,一群诗歌观念相近的写作者集结于《晨报副镌.诗镌》,为“新诗”的美学合法性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相似文献   
60.
西北的色彩     
西北传统建筑的色彩浓厚,饱和面粗犷,在宗教形式中则尤显夸张,极为华丽和庄重。璀的建筑设计中,空间处理落实到人为感知离不开色彩这一载体。利用手把握其机理实用大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