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8篇
系统科学   7篇
丛书文集   9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21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用多效唑处理高茎一品红,试验结果表明:在所试施用量范围内,土施效果明显好于喷施.土施可以明显地减少新梢生长、缩短节间长度,促生侧枝,花枝数和花苞片随施用量增加而有所增多,花苞片也有增宽增长趋势.其中,土施2克观赏效果最好,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12.
Branch internodes ofMurraya paniculata flowered in vitro on half-strength MT medium containing 5% sucrose supplemented with cytokinins. The cytokinins only induced vegetative shoots from the epicotyl of seedlings. The highest percentage of flowering (76.7% of the explants) was achieved from branch internodes of flowering plants close to the apex, on half-strength MT medium containing 5% sucrose and 0.001 mg l1 benzyladenine (BA) in light. Flowering required two days' exposure to BA, but shoot formation could be initiated even without exposure to BA.  相似文献   
113.
冰冻灾害后,采取施用复合肥、有机肥、竹类专用肥及清林4种不同复林措施,对孝顺竹竹林的发笋、退笋、地径及高生长的变化进行了连续观测和数据分析。试验表明:孝顺竹发笋期为6月中旬至8月下旬,历时2个多月,发笋量呈偏正态分布,施肥可提高提前发笋量且提前发笋时间相对集中;发笋盛期和末期退笋数明显增加,退笋多发生于高度30 cm以下,成竹率随着退笋率的升高而降低;地径生长主要集中在10 d以内,竹笋-幼竹高生长呈“S”形曲线;处理样地中的发笋量、成竹率、地径、高度指标均比对照样地中的高。各复林措施对冰冻灾害后孝顺竹竹林的恢复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其中施用有机肥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4.
【目的】 笋用竹林经营中合理的竹林结构是保证竹林高产稳产的前提条件,本研究目的在于为优化绿竹竹林结构、进一步提高笋用竹林产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常规母竹留养方式(每年都留养竹,1年竹、2年竹数量比为3∶1)为对照,对长周期母竹留养竹林(每年留养1次,4年时更换全部母竹)进行发笋能力、笋期、产量、经济效益等指标的评价。【结果】 在长周期留养母竹的模式下,割取1只竹笋,能增加1.8~3.0个笋芽;单个留养周期内笋篼可延伸到8个层级;各层级的成笋数量为8.0~10.2,均高于母竹笋目成笋数;新竹与母竹的距离可达64.4 cm,远大于普通竹林的27.0 cm。长周期留养母竹模式能提前15 d出笋,延后15 d停止发笋;产量为37.9 kg/(丛·a),比常规经营方式提高了22.1%;收入504.3元/(丛·a),比常规留养经营提高26.86%;利润281.4元/(丛·a),比常规留养经营提高68%。【结论】 长周期母竹留养模式延长了笋期,提高了产量和经济效益,减少了母竹数量,进而降低了竹篼清理和老竹砍伐劳动强度;株距的增大还有利于机械化作业,因此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实用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15.
因多倍体器官巨型性、抗逆性强及代谢产物含量升高等特性,多倍体诱导常被用于药用植物的育种研究。本研究利用秋水仙素在体外诱导椒样薄荷含芽的茎段,以期获得染色体加倍的变异植株。用不同浓度(50、100、150、200 mg/L)的秋水仙素对椒样薄荷茎段处理不同时间,从茎段的死亡率、再生苗的诱导和生长情况以及变异植株诱导率综合考虑,筛选出最适的秋水仙素处理组合为150 mg/L处理48 h。并对变异植株的生长状况、叶片形态、气孔大小和密度以及染色体数目等进行观察统计,成功获得染色体数目加倍的椒样薄荷植株,为椒样薄荷的品种改良和选育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6.
117.
对种植于贵州安顺市的白玉枇杷的枝梢生长特性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白玉枇杷枝梢一年四季没有明显的休眠季节.1月底开始抽生新梢,一年有3次生长高峰:2月上旬至4月下旬抽生春梢,是第一次生长高峰,生长时间最长,枝梢抽生整齐、数量较多,数量仅次于夏梢,生长量不大;6月上旬至7月下旬抽生夏梢,是第二次生长高峰,枝梢抽生整齐、数量多,生长量为一年之最;8月中下旬至9月上旬抽生秋梢,生长总量仅次于夏梢,是第三次生长高峰.在一定范围内,枝梢的生长量与气温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8.
利用LI-COR 6400测量了不同CO2浓度条件下蓝靛果忍冬(Lonicera edulis)不同枝条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E)、气孔导度(Cond)、瞬时水分利用效率(WUE)及叶面饱和蒸气压亏缺(VPD).营养枝、繁殖枝和萌生枝条的PN,WUE,VPD及E均随CO2浓度升高而增大,PN增加幅度较大,E增加幅度较小.在高CO2浓度(物质的量比为10-3)条件下,繁殖枝叶片最大PN(11.8 μmol·m-2·s-1)与萌生枝(11.7μmd·m-2·s-1)相近,而营养枝的最大PN(11.0 μmol·m-2·s-1)出现在CO2浓度(1.6×10-3)条件下,其PN最大值虽与前两者差异不大,但CO2浓度却差异很大.在果期繁殖枝、萌生枝的各项光合生理指标相近,但与营养枝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19.
【目的】研究不同环境中竹笋壳/脲醛树脂(UF)改性淀粉胶黏剂复合材料的质量损失率、结构及微观形态变化等降解特性。【方法】采用自然暴露法、土壤掩埋法、水性培养液法和纤维素酶法对复合材料进行了降解处理,测定了复合材料在降解过程中的质量损失率,并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了复合材料降解后的相对结晶度、化学结构和微观形貌。【结果】复合材料经过自然暴露、土壤掩埋、水性培养、纤维素酶缓冲溶液浸泡等4种环境降解后,其终质量损失率依次为2.1%、21.7%、25.7%和29.9%,相对结晶度由空白对照组的43.9%依次增大到46.4%、49.7%、53.2%和55.4%,并且特征吸收峰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降低; SEM分析显示,经过4种环境降解后,复合材料表面变得粗糙,竹笋壳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其中以纤维素酶缓冲溶液降解后的变化最为显著。【结论】竹笋壳/脲醛树脂(UF)改性淀粉胶黏剂复合材料在土壤、水性培养液和纤维素酶环境中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特性。  相似文献   
120.
诱导风机系统解决地下车库通风排烟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节能和节省投资的角度出发,依据射流理论,通过几个工程的实践提出了不用风道而利用诱导风机所组成的系统来解决地下车库的通风排烟,这不仅能满足系统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消防规范的要求,而且还能使车库的成本降低,空间利用率增高,进而达到节能和节省投资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