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90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及其载体在污水处理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冰  赵全升  曲洋 《科技信息》2010,(1):306-307
本文就现有的固定化微生物技术进行了分类,介绍了各种固定化微生物技术所常用的载体在污水处理中的研究与应用,对各种固定化微生物技术的优劣性和适用范围进行了比较与总结.最后对该方法在污水处理中的实际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2.
唐楠  王骁  陈非 《科技资讯》2010,(26):2-4
以人造板厂生产废水为实验对象,探讨利用微电解法处理木质素废水。结果表明在适当的条件下,微电解是一种有效的处理该类废水的方法,COD去除率可达89.2%。微电解处理时废水的pH对处理效果的影响最大,其次还有铁炭比和反应时间等。最佳反应条件为:进水pH值在3左右,最终出水pH值调为8~9,温度为室温,铁炭比为1:1(100ml废水用铁量为5g),反应的最适时间为40分钟。  相似文献   
43.
三相分离器是UASB反应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叙述了一种新型高效三相分离器的研究情况。常温下(20~30℃)采用人工合成葡萄糖废水与装有传统结构三相分离器的UASB反应器作平行实验。小型试验结果表明,在保证沉淀区固、液分离的条件下,影响分离器效率的主要因素是产气量,传统结构在有机负荷高于15kRCOD/m ̄3·d时,即会出现污泥流失而导致工艺失败,而采用新型结构三相分离器,预先排除大部分气体,即使有机负荷高达50kgCOD/m ̄3·d,水力停留时间低主2小时仍能稳定运行。新型三相分离器结构简单,易于推广,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4.
利用天然高分子羧甲基纤维素钠(CMC),环氧丙基三乙基氯化铵为原料,制得了两性羧甲基纤维素絮凝剂,对马铃薯淀粉废水进行了处理.从处理的效果来看,絮凝性能明显增强,当水体的p H在7左右时,对废水的COD去除率可达50%以上,从处理后的废水外观来看,对废水的脱色、除悬浮物的效果均不错.  相似文献   
45.
Biogenic particles discharged by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s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receiving water because of the large specific surface area and good mobility of the particles. In this study, the changes induced in biogenic particles by natural sunlight were investigated to understand the phototransformation of the particles in the receiving water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photoexposure resulted in significant decreases in the sizes of the biogenic particles but that photoexposure did not impact the zeta potentials. In addition, the photodissolution of biogenic particulate organic matter(POM) led to the generation of biogenic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DOM). Characterization using excitation–emission matrix(EEM) spectroscopy showed that photoexposure changed both the shapes and the intensities of the EEM spectra of the biogenic POM; the regions of the T1 and T2 peaks were susceptible to photoexposure. Modeling by parallel factor analysis(PARAFAC) decomposed the EEMs of the biogenic POM into four valid components, i.e., terrestrial or microbial humic-like substances, tryptophan-like proteins, tyrosinelike proteins and hydrophobic proteins. The humic-like substances in the biogenic POM from the effluents were subject to lower decreases(17.0 % and 11.6 %).Throughout the entire incubation time, the PARAFAC components in the biogenic DOM were dominated by elimination mechanisms rather than by production through photodissolution of the biogenic POM.  相似文献   
46.
石征锦  陈超  项阳 《科技信息》2009,(25):87-88
本文通过在污水处理工艺中生物过滤器加热风机的控制实例,简要介绍了交流电动机软起动器的基本特点,并总结了工程现场中应用软起动器控制交流电动机起动电流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47.
通过静态实验研究对苯二酚废水(300mg·L-1)在复极性三维电解槽中的电化学氧化过程,考察了填料质量比例、电解电压、支持电解质浓度以及初始pH值对对苯二酚和CODCr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施加电压的增加,对苯二酚和CODCr去除率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在弱碱(pH=8.5)条件下,对苯二酚CODCr去除率最高;电解质浓度和填料质量对对苯二酚降解影响较大。当电解质Na2SO4浓度为0.03mol·L-1,电压值为6V,初始pH值为8.5,填料质量比例为1:2时,对苯二酚和CODCr去除率分别达到83.96%和39.9%。  相似文献   
48.
利用生物-生态修复技术治理城市污染河道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开发生物-生态水体修复技术,是当前水环境技术的研究热点之一。这种技术具有投资省、能耗低、效果好、长期稳定等优势,因此在污水治理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主要介绍了生物-生态水体修复技术的原理和主要方法,给出了利用此技术修复温州滨海园区蓄水河(10 000 m3/d)的工艺设计方案。实际运行结果表明,各项出水水质指标均可达到应有的设计水质标准。  相似文献   
49.
胡晓峰  胡睿 《江西科学》2007,25(6):762-764,794
对几种城市污水处理工艺方案作了比较,结合南昌市的气候特点、水质条件等,最终选择了卡鲁塞尔氧化沟工艺。然后对其进行初步设计,并对重要的构筑物进行设计计算。  相似文献   
50.
以废FCC(催化裂化)催化剂为原料,制备催化氧化催化剂,来处理炼油液态烃碱渣废水,考察处理前后废水COD的变化,探讨了处理工艺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废FCC催化剂经过700℃焙烧处理,其比表面积和孔隙基本恢复;在氧分压为0.6MPa,催化剂用量为2g/L,反应温度为190℃,反应时间为1h,搅拌速度为300r/min时,碱渣废水处理效果最佳,其COD去除率为74.12%,比单纯湿法氧化效果提高近30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