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77篇
  免费   237篇
  国内免费   430篇
系统科学   35篇
丛书文集   152篇
教育与普及   25篇
理论与方法论   8篇
现状及发展   85篇
综合类   6038篇
自然研究   1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91篇
  2021年   109篇
  2020年   101篇
  2019年   100篇
  2018年   97篇
  2017年   109篇
  2016年   110篇
  2015年   128篇
  2014年   215篇
  2013年   173篇
  2012年   305篇
  2011年   277篇
  2010年   236篇
  2009年   297篇
  2008年   302篇
  2007年   410篇
  2006年   364篇
  2005年   307篇
  2004年   299篇
  2003年   279篇
  2002年   264篇
  2001年   201篇
  2000年   188篇
  1999年   152篇
  1998年   116篇
  1997年   133篇
  1996年   141篇
  1995年   111篇
  1994年   117篇
  1993年   108篇
  1992年   100篇
  1991年   100篇
  1990年   73篇
  1989年   64篇
  1988年   39篇
  1987年   34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6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41.
有机添加剂对电沉积Ni-Fe纳米合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糖精、香豆素、十二烷基硫酸钠、柠檬酸钠、抗坏血酸(维生素C)、氨基乙酸(甘氨酸)6种有机添加剂对电沉积Ni—Fe纳米合金的综合影响。通过对所制合金中镍、铁含量,耐腐蚀性和结合力的测定,经扫描电镜对合金表面微观形貌表征证实,所获得的合金镀层为颗粒细致、尺寸均匀、表面平整、光亮、致密,热力学性质稳定,具有硬度大、耐腐蚀性能优良的Ni-Fe纳米合金。  相似文献   
142.
基于协议分析的Ipv6网络入侵检测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协议分析技术入手,围绕Ipv6网络的新特点,构筑了基于协议分析技术的Ipv6网络入侵检测系统的结构模型,并对实现方案作了具体的研究。在保持原有IPv4入侵检测系统检测引擎优点的基础上,挖掘IPv6特性,深入研究下一代网络体系结构,采用Ngrep解决了IPv6下的数据捕获问题,为IDS的进一步发展积累了一些经验。对协议分析的流程和基于数据挖掘的特征数据库的动态更新做了较详细的研究,对入侵检测系统的平台移植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3.
建立了N'-(4,6-二甲氧嘧啶-2-基)-N-β-吡啶甲酰基硫脲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采用ODS色谱柱,以乙腈∶水=90∶10(v∶v)为流动相,流速1 mL/min进行分离,以紫外检测器在波长224 nm下进行测定.该方法回收率在98.76%~100.18%之间,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6,标准偏差为0.119,变异系数为0.123%.  相似文献   
144.
研究了大体积AZ91D镁合金在SIMA法制备半固态浆料过程中组织的演变规律,并对半固态组织球状化演变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合金在550℃等温处理时,α相在升温阶段就开始由树枝晶向团块状转变,随等温时间的延长再由团块状逐渐演变为多边形状,最后演变为球状晶;若等温时间过长,晶粒会发生合并长大;随着等温温度的升高,组织的球状化速度加快,相同等温时问下晶粒的平均尺寸减小;随着保温时间延长,晶粒圆整度明显改善;增加预形变量将促进半固态等温时枝晶形貌的转变,形变量越大的试样转变为球状晶的速度越快,所需时间越短。  相似文献   
145.
为正确分析切削介质的强化冷却对金属切削过程的影响,应用通用商业有限元软件Deform-2D,对航空用钛合金Ti6Al4V进行了强化冷却条件下的正交切削有限元模拟.通过几何建模、网格划分、边界条件的设定以及材料本构模型的选取等,模拟了Ti6Al4V合金锯齿状切屑的形成过程;文中还分析和探讨了不同强化冷却条件下的切屑形成、切削力以及切削温度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换热系数的增大,刀具前刀面的平均温度逐渐减小,而换热系数的高低对切削力及前刀面最高切削温度的变化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46.
采用稳态极化法、循环伏安法和恒电位库仑法研究了1,3-二甲基-5-亚硝基-6-氨基脲嘧啶(ANDMU)在镍电极上的电化学加氢机理,实验体系为pH 3的硫酸硫酸钾水溶液。结果表明,在镍电极析氢电位之前,在-0.7~-0.8 V(相对于Hg2SO4参比电极)ANDMU即发生加氢反应。随着pH值降低,还原电流增大,加氢反应速度增大,还原电位正移。反应受扩散控制,增大搅拌速度和提高温度都可以提高反应速度。ANDMU在镍电极上的电化学加氢反应机理与在铂电极上的情况相似,都是溶液中氢离子在电极表面得电子生成原子态氢还原ANDMU的EC(电化学反应后耦联有化学反应)过程。  相似文献   
147.
一种制备纳米多孔金膜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制备纳米多孔金膜的新方法.将金和铜的合金进行热退火处理,然后利用稀酸进行腐蚀,制备纳米多孔薄膜;比较了合金配比和稀酸种类对薄膜形貌的影响;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光电子谱(XPS)对薄膜的形貌和组分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48.
通过金相观察、扫描电镜、X衍射分析和拉伸实验等方法,研究了Mg-(6~8)A1-0.7Si合金的铸态组织和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添加了少量Sb和RE的Mg-(6~8)%A1-0.7%Si的铸态组织主要由α-Mg基体、Mg17A l12相、Mg2Si相、Mg3Sb2相和少量针状A l4Si2Mn2Y相组成,并且随着A l含量的增加,试验合金组织中的Mg17A l12相增多,共晶析出物变得更加连续.同时,力学性能的测试结果表明:A l含量变化对于试验合金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延伸率的影响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49.
本文采用机械合金化法(MA)制备Fe-Ti-Cu系三元非晶合金.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振动样品次强计(VSM)对样品的结构及磁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Fe、Ti、Cu元素之间发生相互扩散,当扩散速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来不及形成有序结构,而形成Fe-Ti-Cu非晶合金.球磨得到的Fe-Ti-Cu非晶合金在高温下发生晶化,最后晶化的产物为FeTi、Fe2Ti、CuTi2的混合物.Fe-Ti-Cu非晶合金在高温下的磁性能随晶化产物的不同而变化.  相似文献   
150.
通过超弹性形状记忆合金(shape memory alloy,简称SMA)拉伸试验研究,建立了SMA四折线本构模型.利用SMA超弹滞回耗能特性,提出一种拉压型SMA阻尼器,并给出其最大输出控制力的计算公式.针对某七跨连续刚构桥,分析了桥梁伸缩缝在无限位器、安装钢棒限位器和安装超弹性SMA阻尼器3种情况下的地震位移.结果表明:安装SMA阻尼器后,伸缩缝处相对位移降低80.3%,中跨跨中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分别降低78.8%和65.9%.因此,SMA阻尼器可以有效控制桥梁结构地震位移,对桥段相对位移的控制效果优于钢棒限位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