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7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57篇
丛书文集   51篇
教育与普及   281篇
理论与方法论   67篇
现状及发展   11篇
综合类   151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118篇
  2010年   128篇
  2009年   140篇
  2008年   97篇
  2007年   81篇
  2006年   162篇
  2005年   200篇
  2004年   87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59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81.
小芳 《科学大观园》2009,(22):78-78
美国学者小约瑟夫·巴达拉克的新著《沉静领导》,在国外被命名为“第五级经理人”,而国内则把它命名为“沉静领导”。从上世纪80年代的艾科卡N90年代的韦尔奇,人们坚信:外向、张扬是优秀企业家的必备特征;但是那些不为人知的“沉静领导’: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内向、低调、坚韧、平和,甚至动机混杂。归纳起来,沉静领导具有3大品格特征:低调、克制、谦虚和执著。  相似文献   
82.
胡波 《世界知识》2011,(23):69-69
如何解读国际体系中民族国家所面临的安全威胁是国际关系学科自成立以来的主要使命。传统的现实主义等理论学派对国际社会“无政府状态”的界定、对“国家理性”的假设,以及对“国家利益”概念的提炼,一度构建了高度简约、解释力很强的国际政治科学。然而,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越来越多的国家把经济发展、社会安定等问题摆在国家议题的中心位置,  相似文献   
83.
肖栋  李建平 《科学通报》2011,56(4-5):333-341
过去研究表明一次火山爆发可以影响季节到年际尺度的气候变化, 而本文发现1991年皮纳图博火山爆发可能导致了20 世纪90 年代初平流层的年代际变冷. 采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TOMS/SBUV 卫星观测资料, 发现了在平流层长期变冷趋势中, 热带气温和位势高度在20 世纪90 年代初年发生了年代际降低突变. 进一步分析了平流层热带地区年代际变冷突变的时空分布特征, 并探讨了1991 年6 月皮纳图博火山的爆发与此次平流层变冷的关系. 结果表明, 皮纳图博火山所喷发的火山灰在平流层通过硝酸盐和硫酸盐对ClO的活化作用造成了平流层臭氧的年代际减少, 从而可能导致了臭氧在平流层吸收的热量年代际减少, 进而造成此次平流层热带地区的年代际变冷突变. 因此, 20 世纪90 年代初平流层年代际变冷突变可能是由皮纳图博火山爆发导致的, 这就意味着一次强火山爆发也可能导致平流层的年代际气候变化.  相似文献   
84.
以永安石林地区地质、水文地质资料为背景,利用不平衡铀系法,对区内不同高程的钙华沉积物岩样进行年龄测定,确定了永安石林形成年代为中更新世以来,距今约50万年.结合区域地质构造历史及沙溪河谷地貌发育演化过程,认为:永安石林的形成始于早更新世;主要是因地壳间歇性抬升运动且大湖盆地开始处于剥蚀环境,石炭二叠纪碳酸盐岩的上覆岩层逐渐被风化剥蚀后形成.  相似文献   
85.
广都裴氏本《文选》在《文选》版刻史上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本子,然而对其初刊年代却众说纷纭,大量伪本的存在混乱了对其初刊时间的准确认定。从宋代当时科举考试中诗赋一科地位的沉浮、政治文化环境、刻工、避讳等诸方面因素,对诸本一一进行辨伪,基本可以认定广都本《文选》并非初刊于北宋末期的崇宁、政和年间,而是刊于南宋孝宗朝末期。  相似文献   
86.
过去研究表明一次火山爆发可以影响季节到年际尺度的气候变化,而本文发现1991年皮纳图博火山爆发可能导致了20世纪90年代初平流层的年代际变冷.采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TOMS/SBUV卫星观测资料,发现了在平流层长期变冷趋势中,热带气温和位势高度在20世纪90年代初年发生了年代际降低突变.进一步分析了平流层热带地区年代际变冷突变的时空分布特征,并探讨了1991年6月皮纳图博火山的爆发与此次平流层变冷的关系.结果表明,皮纳图博火山所喷发的火山灰在平流层通过硝酸盐和硫酸盐对ClO的活化作用造成了平流层臭氧的年代际减少,从而可能导致了臭氧在平流层吸收的热量年代际减少,进而造成此次平流层热带地区的年代际变冷突变.因此,20世纪90年代初平流层年代际变冷突变可能是由皮纳图博火山爆发导致的,这就意味着一次强火山爆发也可能导致平流层的年代际气候变化.  相似文献   
87.
周秀骥  赵平  刘舸  周天军 《科学通报》2011,56(25):2060-2067
利用气象仪器观测资料、降水和温度代用资料以及气候模拟结果, 综合分析近1000年东亚夏季风区海陆热力差异和降水的年代际、百年际尺度变化规律, 对比了现代、小冰期和中世纪暖期东亚季风环流和降水的基本特征, 以及与太阳辐照度和全球气候变化的联系, 得到以下结论: 在近150 年里, 用东亚陆地与其周边海域大气温度差异指示的东亚夏季风环流与降水呈现出显著的年代际波动特征, 并且在过去50 年全球增暖最快时期东亚季风偏弱; 在百年尺度上, 中世纪暖期东亚夏季风环流是过去1000 年里最强时期, 而在1450~1570 年期间东亚夏季风是过去1000 年里最弱的时期; 对应于偏弱的东亚夏季风环流, 中国东部季风雨带总体上位置偏南, 伴随着华北降水偏少、长江降水偏多(即“南涝/北旱”型)异常分布特征; 从20 世纪初到20 世纪20 年代, 降水呈现出长江流域偏少、华北偏多的反“南涝/北旱”型特征; 与中世纪暖期相比, 在1400~1600 年期间发生的是一个更长时间尺度的“南涝/北旱”现象; 此外, 东亚夏季风环流和降水变化与全球气温变化的趋势有不同步特征, 在近150 年里, 尽管全球和中国区域表面年平均气温显著增加, 但是东亚季风环流和降水没有表现出一个增强或者减弱趋势, 在过去1000 年里东亚夏季风最弱时期要比北半球最冷时期出现的早, 并与太阳辐照度的最弱时期相对应.  相似文献   
88.
为了对我国气象工作者全面了解和参与热带气旋的研究有所帮助,在大量阅读和调研的基础上,介绍了近20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在季节、年际和年代际尺度上研究的若干主要成果.重点阐述了EN-SO与热带气旋的关系,温室效应热带气旋的数值模拟和观测研究等的最新动态.  相似文献   
89.
王维达 《中国科学(E辑)》2009,39(11):1767-1799
评述了古陶器热释光测定年代的两个标准方法一“细粒混合矿物技术”和“粗粒石英技术”,以及古瓷器热释光测定年代新技术一“前剂量饱和指数法”的研究和进展.着重分析了年代测定中“古剂量”和“年剂量”这两个主要参数的测量原理、技术和方法,对影响古剂量和年剂量测量准确性的一些复杂因素和解决的方法进行了分析和讨论.近50年的研究结果表明,热释光测定年代在古陶瓷真伪鉴定上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是年代测定的精确度和准确度还达不到理想的要求,需要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0.
为了正确的估算瓷器热释光测定年代中的古剂量,对瓷器古剂量的来源、组成和标定进行了分析.在使用前剂量技术的热释光测定年代中,瓷器古剂量的主要成分是来自瓷器内部自然辐照的β剂量,其次是环境剂量,α剂量可以忽略.测量古剂量的样品厚度在0.2~0.5mm之间.当实验室β源辐照这样厚度的样品时,β剂量在样品中的分布是非线性的,所以β剂量只能用平均值来计算.根据β剂量在样品中的积累和衰减效应,得到了β剂量在样品中的分布曲线和平均剂量的计算方法.各种厚度样品的β平均剂量可以用文中公式进行计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