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8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52篇
系统科学   4篇
丛书文集   30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8篇
综合类   680篇
自然研究   10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探讨了控轧控冷改善16Mn钢性能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合适的控轧控冷工艺,可细化晶粒,消除带状组织,显著提高16Mn钢的强韧性。此外,依据回归处理得出的冷速与晶粒尺寸及强度之间的关系式,可预报一定冷速下的晶粒尺寸与强度。  相似文献   
62.
基于16S rRNA和POMC基因部分序列研究了中国北方林蛙属动物的系统发生关系.利用ClustalX软件对序列进行对位排列后,长度为1148bp,内群变异位点259,简约位点110.利用MP法、ML法和BI法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林蛙属物种构成单系群,其中东北种群聚为一支,中国林蛙聚为一支,支持东北林蛙为有效物种.桓仁林蛙和核型为2n=26的林蛙属物种聚为一支,因此不支持核型为2n=24的林蛙形成单系群.桓仁林蛙、昆嵛林蛙、黑龙江林蛙单独聚为一支,表明三者之间的亲缘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63.
通过比较第一性原理计算总能量得出碱金属离子Ba2+和Ca2+取代占据氟氧化物晶体Sr3AlO4F中两种不同Sr格位时,Ba2+倾向占据10配位的Sr(1)位,而Ca2+倾向占据8配位的Sr(2)位,与实验分析结果一致.基于上述优化结构,通过键价求和计算和畸变指数分析,得出Sr3AlO4F中Sr(1)格位离子严重未饱和成键,倾向于被较大Ba2+离子取代占据;而Sr(2)格位离子略微过饱和成键,倾向于被较小Ca2+离子取代占据.  相似文献   
64.
淀粉质β(amyloidp,Aβ)多肽是阿尔兹海默症(Alzheimer’Sdisease,AD)的致病蛋白,其疏水核心Aβ16—22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以Aβ16—22为模型多肽,利用毛细管电泳检测方法,分析了Aβ16—22在水溶液和海藻糖溶液中的聚集过程.结果表明,毛细管电泳法不仅能够很好地分离Aβ16-22聚集过程中单体和部分聚体,实现对多肽聚集过程的快速鉴定和分析,同时也可检测海藻糖对Aβ16—22聚集的抑制作用.研究结果可为Aβ聚集抑制剂的高通量筛选和AD治疗中的快速诊断提供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65.
不同方法提取鳗鲡病原茵DNA模板的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吸光值、琼脂糖电泳及PCR差异扩增等指标,对酚一氯仿法、水煮法、碱裂解法3种方法制备的鳗鲡病原菌DNA模板进行了差异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方法提取的病原菌模板DNA的浓度、纯度及分子质量大小存在差异,但以这3种方法提取的病原菌DNA为模板,均能成功扩增到细菌16SrD.NA和外膜蛋白的保守序列.其中,酚一氯仿提取的模板DNA浓度较低、纯度较高;水煮法和碱裂解法提取的模板DNA浓度较高、纯度较低.2)电泳显示,3种方法获得的模板DNA扩增出的16SrDNA保守序列条带均一,没有显著差异,但在外膜蛋白保守序列的扩增中却因菌种和模板提取方法的不同而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66.
梭鱼和鲻鱼线粒体16S rRNA和COⅠ基因片段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PCR技术,扩增了梭鱼和鲻鱼线粒体16S rRNA和COⅠ基因片段,并比较分析了其种间的序列差异。获得16S rRNA基因的540~560 bp碱基序列,出现26个碱基的插入与缺失位点;获得COⅠ基因的602~604 bp碱基序列,出现2个插入缺失位点;16S rRNA和COⅠ基因的序列中G平均含量最低,且(A+T)含量高于(G+C)含量,与其他鱼类中的16S rRNA和COⅠ基因片段研究结果相一致。在16S rRNA基因片段中,梭鱼出现1种单倍型,鲻鱼为2种单倍型;在COⅠ基因片段中,梭鱼样品中检测到3个单倍型,鲻鱼样品中检测到5个单倍型。以Takifugu poecilonotus为外群,构建的NJ系统发育树,基于16S rRNA和COⅠ基因序列获得的NJ系统树基本一致,鲻鱼和梭鱼种内个体分别聚为一支,显示16S rRNA和COⅠ基因适合于梭鱼和鲻鱼的物种鉴定。  相似文献   
67.
CDC16Hs是细胞周期末期促进复合物(APC)的亚基.利用基于LexA的酵母双杂交系统,把它作为诱饵蛋白筛选人胎脑文库,发现它与DNA双链断端修复蛋白Ku80的羧基端相互作用.CDC16Hs和全长Ku80的结合通过pull down实验在体外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68.
目的 探讨菌群感应信号分子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N-acyl homoserine lactones,AHLs)对小鼠肠道微生物菌群构成的影响,为感染状态下肠道微生态的紊乱补充理论依据。方法 3-oxo-C10-HSL分子经腹腔注射小鼠后,于24 h分别在小鼠十二指肠及空回肠部位用拭子涂抹法取样,并通过Illumina Hiseq 2500高通量测序平台对样品16S rDNA测序,并进行微生物菌群分类构成及多样性分析。结果 在实验小鼠肠道内共检出22个细菌门,109个细菌属;对照组和3-oxo-C10-HSL处理组小鼠肠道不同部位菌群均以厚壁菌门(>50%)和变形菌门(>20%)为主,但两组在属水平菌群构成有明显差异,对照组优势菌属依次为葡萄球菌、埃希氏-志贺菌、乳球菌、假单胞菌、肠球菌,3-oxo-C10-HSL处理组优势菌属主要为肠球菌、埃希氏-志贺菌、葡萄球菌;多样性和丰度分析提示3-oxo-C10-HSL处理组肠道菌群多样性均有提高,大肠埃希菌属等主要优势菌丰度显著上升,而且空回肠部位的菌落丰度最高。结论 AHLs对小鼠肠道菌群构成影响较小,而对菌群内部某些特定类群结构变化影响较明显。  相似文献   
69.
ABSTRACT

A multispecies approach may reveal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genetic differentiation of coexisting species along a wide geographic area. Our aim was to compare the genetic differentiation of mangrove crabs coexisting along the western Atlantic in order to verify if there are common barriers, using two mitochondrial DNA markers to quantify genetic differentiation, variance and diversity. In addition, we included a mismatch distribution to check demographic history. Our data revealed that species with similar pelagic larval duration had either high genetic differentiation or the absence of genetic structure. These results can be explained by factors that contribute to genetic differentiation, such as the presence of large estuarine areas (acting as barriers), ocean currents, and larval behaviour. Also, historical events that promoted the isolation of some areas in the past, such as glacial cycles during the Pleistocene, could have caused the observed high levels of genetic divergence in some species.  相似文献   
70.
结合形态学和16S rRNA 基因测序的方法,对一株溶藻细菌 M T22进行菌种鉴定.结果显示, M T22菌体呈杆状,革兰氏染色阳性,产芽孢.在LB平板培养基上,菌落呈白色、圆形.16S rRNA 基因序列分析表明,与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的序列同源性达9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