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6篇
  免费   109篇
  国内免费   109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128篇
教育与普及   55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12篇
综合类   2236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85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90篇
  2020年   135篇
  2019年   92篇
  2018年   126篇
  2017年   73篇
  2016年   76篇
  2015年   86篇
  2014年   114篇
  2013年   104篇
  2012年   119篇
  2011年   116篇
  2010年   129篇
  2009年   139篇
  2008年   133篇
  2007年   118篇
  2006年   114篇
  2005年   120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110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81.
开发了一种新型光催化反应器——多级串联槽式光微反应器,其中包含16个串联的微型圆柱槽,每个单元槽内有一个微型搅拌子从而实现充分搅拌.停留时间分布测试结果表明:无论是均相液体物料,还是含有固体颗粒的悬浮液物料,在反应器中都能够实现接近平推流的流动状态.制作了透明度高、化学稳定性好的石英玻璃反应器,在反应器中进行TiO2光...  相似文献   
982.
采用光原位还原法制备了一系列Ag沉积的氯氧化铋(Ag/Bi12O17Cl2)二元复合半导体材料,并对其进行表征。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证实了样品中存在Ag单质,由于Ag颗粒的局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使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图中可见光吸收能力明显增强,扫描电子显微镜图表明制备的材料具有纳米片堆积形成的三维立体形貌。与纯Bi12O17Cl2样品相比,复合材料可见光照射下对甲苯醇的光催化选择性氧化性能明显增强,这主要与复合材料中形成了金属−半导体异质结以及Ag的等离子体共振效应相关。  相似文献   
983.
近年来,后石墨烯时代许多新型二维材料表现出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同时以二维半导体材料为基础构建的二维范德华异质结复合材料为改善光催化剂性能开辟了新的研究方向。二维范德华异质结光催化剂可以增强对可见光的吸收和降低电子和空穴的复合,极大提升光催化性能。氮化镓(gallium nitride,GaN)材料具有禁带宽度大、电子漂移速度快、抗腐蚀性强和耐高温等优点,这为其作为半导体光催化剂提供了可能。介绍了光催化剂材料筛选和二维GaN基范德华异质结研究进展等,通过第一性原理密度泛函理论对二维GaN基异质结体系的光催化性质进行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984.
利用简易溶剂热—球磨法制备了n型半导体Bi7O9I3,并对其组分、光学性质、电化学性质进行了分析表征。结果表明:球磨使粉末材料的颗粒尺寸减小、带隙略微变宽,产生的光生电子和空穴更容易迁移和分离,这都有助于增强体系的光催化氮氧化物(NOx)的去除能力。在可见光照射下,溶剂热—球磨法制备的Bi7O9I3可去除体积分数40%的NO,明显高于溶剂热法制备的Bi7O9I3的活性。物种捕捉试验表明,光催化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超氧自由基和空穴,据此初步推测了Bi7O9I3的光催化机制。重复试验表明,溶剂热—球磨法制备的催化剂具有良好的重复利用性和结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85.
半导体光催化技术在太阳能转换以及环境治理方面具有巨大潜力。TiO2由于其高的光催化效率、良好的稳定性以及合适的带边电位等,成为了当前研究最多的光催化材料。但TiO2是宽带隙半导体,对可见光几乎不响应,这极大限制了TiO2的应用。为了提高TiO2对可见光的响应能力,提高太阳能的转化效率,相继开发了一系列由TiO2衍生的Ti基可见光催化剂。首先简单地介绍了半导体光催化机制,然后综述了Ti基半导体光催化剂的分类、增强可见光响应策略以及Ti基可见光催化剂应用现状,最后总结了Ti基可见光催化剂制备及应用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同时也对未来Ti基可见光催化剂的合成及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86.
利用半人工光合系统(非光合微生物-纳米半导体生物杂化体系)将二氧化碳转化为高热值的甲烷有助于缓解全球温室效应和能源危机.作为生物杂化体系的关键组分,纳米半导体颗粒的结构及性质显著影响生物杂化体系的性能.本研究以油菜花粉为原料,成功构建Methanosarcina barkeri-天然碳基半导体生物杂化体系(M.bark...  相似文献   
987.
开发高效稳定的半导体光催化材料是推动半导体光催化技术应用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钛酸铟作为一种新型的光催化材料,其所具有的特殊晶体结构使其具有优良的光催化性能,可被广泛应用于水分解、有机污染物降解和气体传感器等领域.本文阐述了钛酸铟材料在制备技术及各应用领域的研究进展,并对这类材料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期望能为相关研究人员...  相似文献   
988.
人工湿地已成为广泛运用的污水处理方式,但仍存在效率较低等缺陷,而以人工湿地耦合多种强化工艺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分别构建了磁场强化和光催化强化的人工湿地,针对不同进水浓度和水力停留时间(hydraulic retention time,HRT)(24、48、72 h),探究在磁场和光催化强化作用下的人工湿地对污水中TP、PO43--P、NH4+-N和CODCr的去除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施加磁场后可促进人工湿地系统对NH4+-N和CODCr的去除,当HRT为24~72 h时,磁场强化的人工湿地对NH4+-N和CODCr的去除率分别能达到58.77%~96.91%、41.16%~85.42%。光催化作用由于大量自由基的生成,对污水中部分污染物降解效果明显,其对TP的去除率最大能达到59.85%,相比传统的人工湿地去除率提高了27.82%;去除NH  相似文献   
989.
TiO2光催化反应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纳米TiO2是一种高效节能的光催化功能材料,本文对TiO2光催化技术研究现状及反应机理进行了综述。重点介绍了纳米TiO2晶型、粒子尺寸、表面贵金属沉积、金属离子掺杂、半导体的复合、表面羟基等因素对TiO2光催化活性的影响,并分析了纳米TiO2光催化技术所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990.
正2013年6月4~7日,2013环境科学与技术国际会议在中国大连高级经理学院召开。大连理工大学环境学院全燮教授和美国辛辛那提大学Dionysios Demetriou DIONYSIOU教授担任会议主席。大连理工大学副校长郭东明院士、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杨树兴教授、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秘书长助理侯雪松、北京理工大学冯长根教授等分别代表主办承办单位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