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2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36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27篇
教育与普及   459篇
理论与方法论   79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68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99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88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91.
全球扩散     
长期以来,科学家认为人类起源于非洲,并在那里生活了最初几百万年。但是在某个时候,我们的祖先开始走出他们的故乡,标志着全球扩散的开始。然而,确定他们为何与何时离开非洲这已经证明是件困难的事情,因为早期人类化石稀少。不过如今来自格鲁吉亚共和国的两块古代头盖骨提供了第一批走出非洲的人类的最有力证据。根据5月12日《科学(science)》的一  相似文献   
92.
衍蜓(aeschnidiids)昆虫稚虫的发现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张俊峰 《科学通报》2000,45(2):192-199
首次发现并描述了衍蜒科稚虫化石标本,就其亲缘关系和生态学特征做了推断,国内外曾报道过的这个科的稚虫实际上都不是衍蜓分子,根据稚虫标本所箭蜒科4属5 实际上都是衍蜓科成员,可合并为一个各,并归入Sinaeschnidia cancellasa之中,这个种是“热河生物群”的一个昆虫广布种,出现于晚侏罗世的晚期。  相似文献   
93.
周口店早更新世哺乳动物化石新材料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捷 《科学通报》1995,40(12):1151-1151
1985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曹伯勋等在填制1/5万周口店幅地质图过程中,在周口店距猿人洞地点北东约2km、海拔140m的太平山北坡发现了一个富含哺乳动物化石的早更新世洞穴——裂隙堆积地点(太平山北坡东洞,简称东洞),当时他们在剖面上采到一些哺乳动物化石,后来对该地点的地层、孢粉及古地磁做了研究,认为该地点为早更新世晚期.1992及1993年,作者又用筛洗法在剖面上进行逐层采集,获得了一批以小哺乳动物化石为主的材料,  相似文献   
94.
章森桂 《科学通报》1995,40(23):2178-2178
随着小壳动物化石研究的深入,人们不仅在前寒武系-寒武系界线地层附近找到了小壳动物化石,而且在其后的地层中发现了小壳动物化石.70~80年代,由于我国小壳动物的地质分布,特别是梅树村期以后的小壳动物分布状况研究不够,致使将一些非梅树村期的小壳动物化石都归入梅树村期,如新疆阿克苏-乌什地区玉尔吐斯组小壳动物化石组合、吉林通化黑沟子组小壳化石组合,造成地层划分与对比上的混乱,也妨碍了对小壳动物演化、分区的研究.因此,阐明早寒武世的小壳动物化石组合序列对于了解带壳生物的演变、分布以及正确对比早寒武世地层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5.
《广西科学》2012,(1):9-9
上世纪70年代,人们开始将氢气看成化石燃料的替代品并对其寄予厚望,因为氢气燃烧后得到的副产品只有水,而其他碳氢化合物燃料燃烧后会喷射出温室气体和有害污染物。另外,同汽油相比,氢气的质量更轻,能量密度更大而且来源丰富。但氢气要想作为燃料替代汽油,就必须解决两大难题:如何安全且密集地存储,以及如何更容易获得。科学家一直尝试解决这两个问题。他们试着将氢气"锁"在固体中;  相似文献   
96.
97.
1984年7月1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与古生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侯先光和一位民工冒着小雨、踩着泥泞的山路,来到距云南省昆明市不远的帽天山.民工沿着岩层的剖面逐层剥土取石,而侯先光则不停地劈开岩石,寻找可能隐藏在里面的化石.他最终找到了他想要的化石吗?请听侯先光教授为我们讲述一个惊人的发现故事.  相似文献   
98.
《科技潮》2005,(7):58-58
6月16日,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古发掘,位于宁夏灵武磁窑堡镇的恐龙化石群1号坑内的恐龙骨化石已基本呈现。经考古专家鉴定,磁窑堡恐龙化石群含有至今亚洲已知最大的蜥脚类恐龙。考古人员介绍,2号坑内正在挖掘的一具恐龙化石已确定比1号坑内的还要庞大,有可能冲击世界顶级的巨型恐龙化石。  相似文献   
99.
刘俊 《大自然》2013,(4):16-17
鱼龙起源于2.4亿年前的三叠纪早期,当时的地球生物界刚刚经历地质历史上最大的一次绝灭事件。这场浩劫使中生代之前繁盛的各种生物遭受重创,但是也给此后其他生物的复苏和繁荣开辟了新天地。鱼龙最先发现于英国,17世纪英国博物学家路易德第一次描绘了鱼龙。鱼龙,顾名思义,其外形似鱼。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路易德把鱼龙化石当成了一种鱼类的残骸。直到100多年之后的19世纪早期,鱼龙才第一次被法  相似文献   
100.
Ginkgo is a very important gymnospermous genus that has only one surviving species, Ginkgo biloba L. As a so-called “living fossil“, wild Ginkgo was found only in China, but it once flourished well and had a world-wide distribution in the Mesozoic. The earliest Ginkgo has been known from the Middle Jurassic, based on ovule-bearin gorgans. In the Jurassic and Early Cretaceous, Ginkgo was one of the dominant gymnosperms in floras and possibly one of the coal-forming plants in North China. During the Early Tertiary, it reduced to a circumpolar distribution in the North Hemisphere; only a few reported from the South Hemisphere. From the Pliocene onwards, the Ginkgoales has been represented by the extant monotypic “living fossil“ Ginkgo bilob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