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02篇 |
免费 | 12篇 |
国内免费 | 36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1篇 |
丛书文集 | 27篇 |
教育与普及 | 459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79篇 |
现状及发展 | 1篇 |
综合类 | 68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4篇 |
2021年 | 12篇 |
2020年 | 3篇 |
2019年 | 1篇 |
2018年 | 3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4篇 |
2015年 | 13篇 |
2014年 | 66篇 |
2013年 | 70篇 |
2012年 | 84篇 |
2011年 | 99篇 |
2010年 | 85篇 |
2009年 | 79篇 |
2008年 | 78篇 |
2007年 | 63篇 |
2006年 | 62篇 |
2005年 | 88篇 |
2004年 | 58篇 |
2003年 | 43篇 |
2002年 | 29篇 |
2001年 | 45篇 |
2000年 | 31篇 |
1999年 | 17篇 |
1998年 | 17篇 |
1997年 | 26篇 |
1996年 | 21篇 |
1995年 | 23篇 |
1994年 | 19篇 |
1993年 | 24篇 |
1992年 | 15篇 |
1991年 | 19篇 |
1990年 | 22篇 |
1989年 | 14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2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91.
长期以来,科学家认为人类起源于非洲,并在那里生活了最初几百万年。但是在某个时候,我们的祖先开始走出他们的故乡,标志着全球扩散的开始。然而,确定他们为何与何时离开非洲这已经证明是件困难的事情,因为早期人类化石稀少。不过如今来自格鲁吉亚共和国的两块古代头盖骨提供了第一批走出非洲的人类的最有力证据。根据5月12日《科学(science)》的一 相似文献
92.
衍蜓(aeschnidiids)昆虫稚虫的发现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首次发现并描述了衍蜒科稚虫化石标本,就其亲缘关系和生态学特征做了推断,国内外曾报道过的这个科的稚虫实际上都不是衍蜓分子,根据稚虫标本所箭蜒科4属5 实际上都是衍蜓科成员,可合并为一个各,并归入Sinaeschnidia cancellasa之中,这个种是“热河生物群”的一个昆虫广布种,出现于晚侏罗世的晚期。 相似文献
93.
周口店早更新世哺乳动物化石新材料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5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曹伯勋等在填制1/5万周口店幅地质图过程中,在周口店距猿人洞地点北东约2km、海拔140m的太平山北坡发现了一个富含哺乳动物化石的早更新世洞穴——裂隙堆积地点(太平山北坡东洞,简称东洞),当时他们在剖面上采到一些哺乳动物化石,后来对该地点的地层、孢粉及古地磁做了研究,认为该地点为早更新世晚期.1992及1993年,作者又用筛洗法在剖面上进行逐层采集,获得了一批以小哺乳动物化石为主的材料, 相似文献
94.
随着小壳动物化石研究的深入,人们不仅在前寒武系-寒武系界线地层附近找到了小壳动物化石,而且在其后的地层中发现了小壳动物化石.70~80年代,由于我国小壳动物的地质分布,特别是梅树村期以后的小壳动物分布状况研究不够,致使将一些非梅树村期的小壳动物化石都归入梅树村期,如新疆阿克苏-乌什地区玉尔吐斯组小壳动物化石组合、吉林通化黑沟子组小壳化石组合,造成地层划分与对比上的混乱,也妨碍了对小壳动物演化、分区的研究.因此,阐明早寒武世的小壳动物化石组合序列对于了解带壳生物的演变、分布以及正确对比早寒武世地层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5.
96.
97.
98.
99.
鱼龙起源于2.4亿年前的三叠纪早期,当时的地球生物界刚刚经历地质历史上最大的一次绝灭事件。这场浩劫使中生代之前繁盛的各种生物遭受重创,但是也给此后其他生物的复苏和繁荣开辟了新天地。鱼龙最先发现于英国,17世纪英国博物学家路易德第一次描绘了鱼龙。鱼龙,顾名思义,其外形似鱼。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路易德把鱼龙化石当成了一种鱼类的残骸。直到100多年之后的19世纪早期,鱼龙才第一次被法 相似文献
100.
DENGShenghui YANGXiaoju ZHOUZhiyan 《科学通报(英文版)》2004,49(16):1774-1776
Ginkgo is a very important gymnospermous genus that has only one surviving species, Ginkgo biloba L. As a so-called “living fossil“, wild Ginkgo was found only in China, but it once flourished well and had a world-wide distribution in the Mesozoic. The earliest Ginkgo has been known from the Middle Jurassic, based on ovule-bearin gorgans. In the Jurassic and Early Cretaceous, Ginkgo was one of the dominant gymnosperms in floras and possibly one of the coal-forming plants in North China. During the Early Tertiary, it reduced to a circumpolar distribution in the North Hemisphere; only a few reported from the South Hemisphere. From the Pliocene onwards, the Ginkgoales has been represented by the extant monotypic “living fossil“ Ginkgo biloba.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