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37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77篇
系统科学   10篇
丛书文集   232篇
教育与普及   137篇
理论与方法论   58篇
现状及发展   7篇
综合类   2620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143篇
  2013年   87篇
  2012年   91篇
  2011年   144篇
  2010年   128篇
  2009年   150篇
  2008年   165篇
  2007年   194篇
  2006年   151篇
  2005年   111篇
  2004年   118篇
  2003年   134篇
  2002年   105篇
  2001年   118篇
  2000年   106篇
  1999年   88篇
  1998年   76篇
  1997年   89篇
  1996年   63篇
  1995年   66篇
  1994年   58篇
  1993年   65篇
  1992年   88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41.
142.
记述首次发现的黑胫悠背蚱E up ara tettix n ig ritibis Zheng et Jiang雌性。雌性的构造和体色与雄性相同,但体型较大,体长7.5~8.0 mm,前胸背板长10.5~11.0 mm,后足股节长5.5~6.0 mm。标本采自广西北海和钦州。模式标本保存在河池学院动物标本室和陕西师范大学动物研究所标本室。  相似文献   
143.
再引入黑颈长尾雉的产卵、孵卵行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3年5月至2005年7月,在广西百色岑王老山自然保护区对再引入黑颈长尾雉Sy rm a ticus hum iae的产卵、孵卵行为进行研究。遥测了4只雌性个体,对5窝正在孵化的雌鸟进行观察,结果表明:黑颈长尾雉有盖卵行为;平均窝卵数6.3个,产卵间隔1~2 d,产下最后一枚卵前一天开始孵化,孵化期27 d;巢温(37.7±1.16)℃;雌鸟单独孵化,每天都离巢,平均离巢时间(102±74)m in,53.84%发生在早上,23.08%发生在中午,15.35%发生在下午(另有7.73%无法确定,故不计算在内);离巢的雌鸟有较固定的取食地。多元线性回归检验表明:天气状况与离巢时间长短有显著相关(t=3.717,P=0.001);卵质量与孵化时间有显著的负相关性(F=21.847,P=0.000)。  相似文献   
144.
目的:探讨中医药清热解毒法联合西药抗菌药物治疗羊布氏杆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收集靖远县2020年1月-2020年10月期间确诊为羊布氏杆菌病患者,共78例,根据其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单纯使用抗菌药物(头孢曲松或头孢呋辛或庆大霉素或左氧氟沙星+利福平+多西环素)进行临床治疗,观察组患者...  相似文献   
145.
1病例患者,男,49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痰5 d,多为阵发性干咳,有时痰中带少量鲜血。发病以来无发热、胸痛、胸闷等症状。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2·92×109/L,中性粒细胞72·7%,淋巴细胞17·3%。门诊以咯血原因待查而行CT检查。CT表现为左肺下叶基底段紧邻后胸壁处团块状致密影,最大层面约3.1 cm×3.7 cm,边缘毛糙,其内密度不均匀、无钙化,平扫CT值15~53 Hu(图1),增强扫描病灶不均匀强化,强化值0~70 Hu,并有多个周围有环形强化的低密度区(图2);病灶周围肺组织内见片状模糊影;纵隔内多发小淋巴结,最大者直径约0.8 cm。所见肋骨无骨质破…  相似文献   
146.
目的:回顾分析11例川崎病(KD)的临床资料,观察其临床特征。方法:参照第三届国际KD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分析11例KD患儿各种临床表现出现的时间及发生率。结果: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指(趾)末端脱皮、双球结膜充血、唇红皲裂的发生率分别为100%、64%、91%、91%、55%、91%。指(趾)末端脱皮出现在病程第10~15 d,肛周皮肤潮红在病程第13d出现,阴囊皮肤潮红在起病第7 d出现,病程4~9 d内发生心脏冠状动脉病变达45%。本病主要用阿司匹林和大剂量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结论:发热、淋巴结肿大、皮疹(包括出现卡癜红)、唇和口腔粘膜改变是川崎病的早期主要临床表现。肛周潮红及其脱皮、阴囊脱皮、血小板(PLT)增高、C反应蛋白(CRP)和血沉(ESR)升高有早期诊断的价值。疑似病例应尽早行二维超声(2DE)检查,心脏冠状动脉的病变可为该病确诊提供有力的佐证。  相似文献   
147.
为筛选适宜冀东地区种植的高产优质黑果枸杞新品种,以诱变选育的5个黑果枸杞品系为试验材料,嫁接在适应性强的本地红枸杞品种宝杞2号砧木上,对黑果枸杞3年生植株的形态性状(树干粗、枝条长度、棘刺长、果柄长和叶面积),产量性状(单株果枝数、单枝结果数、百粒质量、单株产量)和花青素的质量分数进行了比较.结果 表明,参试的5个黑果...  相似文献   
148.
黑荆树皮中缩合单宁的提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微波法、超声波法和高压蒸煮法从黑荆树皮中提取缩合单宁,探索了它们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并对这些提取方法进行了比较.实验发现微波法是提取缩合单宁的最佳方法.用IR、UV、TG-DTA分析和XRD分析对微波法在最佳条件下提取的缩合单宁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49.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在鸡胚细胞上的优化繁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在鸡胚细胞上繁殖上的优化条件,结果表明,鸡胚细胞体外增殖培养后对IBDV的敏感性并不减弱,而且有提高。维持培养基中血清浓度的变化对病毒的繁殖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50.
目的 为苹果斑点落叶病的防控提供新颖的杀菌剂及其增效组合。方法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7种化学杀菌剂、拮抗菌发酵代谢物及其复配剂对苹果斑点落叶病菌的抑制活性。结果 7种化学杀菌剂均对病菌有较强的抑制活性,其中戊唑醇、苯醚甲环唑和丙环唑3种药剂对病菌抑制效果最佳,EC50分别达0.21、0.30和0.81 μg/mL,其次为吡唑醚菌酯、代森锰锌和嘧菌酯。多菌灵的抑菌效果最差,EC50为15.03 μg/mL。生防菌发酵上清液和发酵上清粗提物对病菌的EC50分别为2.38 μL/mL和0.53 μL/mL。发酵上清液粗提物和代森锰锌、吡唑醚菌酯的复配均表现为增效作用,其中体积比6∶4和7∶3达最大毒性比,分别为1.39和1.41。结论 戊唑醇、苯醚甲环唑和丙环唑对苹果斑点落叶病菌的毒力最大。解淀粉芽孢杆菌SJ1606所产粗提物对化学杀菌剂代森锰锌和吡唑醚菌酯具有增效作用,为后续农药新制剂研发提供了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